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9):F0002-F0002
第十九讲社会思维场的作用社会思维场作为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维相对相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总体功能系统,以一种总“合力”、总惯力、统摄力对个体思维和个别群体思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在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维场作为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维相对相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总体功能系统,以一种总"合力"、总惯力、统摄力对个体思维和个别群体思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在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  相似文献   

3.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1):2-2
“给力”登《人民日报》头版,社会接受年轻人思维 2010年“热词”榜单中少不了“给力”一词,《人民日报》一位年轻编辑把2010年11月10日的头版头条标题拟成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现在整个社会已坦然接受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给力”是网络“热词”“溢出”后普及大众的最新案例。  相似文献   

4.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7):I0005-I0005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群体中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群体动力场。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对社会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各种社会力都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行为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中,人一旦组成群体,就会在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基础上形成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必然影响个体行为并最终影响群体行为。卢因认为,这种类似于“力场”的现象是群体行为的动力,他把这种理论称之为“群体动力场论”,也有人把它称为“场”理论或“场学习论”。按照卢因的看法,人的行为反应不仅为单独某一刺激所引起的,也由当时整个环境即“场”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12):18-20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场”的概念,有重力场、电场、磁场,这些“场”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位置能,即“势能”,把这种场也称之为“势场”。“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奥妙之处在于物质之间无须接触就可以通过“场”的作用、将力和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在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情况下物质实现了相互问的力和能量的传递,打破了“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这就是物理学中“势能效应”。同样学校也存在着一种“场势效应”,即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校园文化和环境、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形成的“学校文化环境场效应”,它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述思维的三种“内力”,即:思维运动的内控力、思维组合的内现力和思维创造的内化力,同时着重叙述了如何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这三种“内力”。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有这样一个实验:把铁屑散放到磁场中,它就会有规律地沿着磁力线方向排列,这就是磁场力的作用。这种场我们看不见,但处在其中的物体却受到场力的影响。班级中也存在一种场,我在此称之“情绪场”。“今天,我本来就生气,到班里收作业,张三没带,刚说他几句,他倒更生气,和我顶了起来,竟然还摔门走了……”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生气”的情绪形成了场,控制并影响着场中的那位老师与学生。如果老师能意识到“情绪场”的作用,可能会更中性地看待学生没带作业的事实;如果学生不被“生气”的情绪所左右,也就不会在本该抱歉的情况下,莫名地…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两个重要的矢量分解的技能:一个是“力的分解”;一个是“速度的分解”。力的分解和速度的分解的本质都是按实际效果分解。但许多学生往往受“力的分解”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产生一种负迁移,对“速度的分解”找不到其实际效果,而与“力的分解”的表面现象混为一谈,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思维定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采取分步推进、合成提炼,形成了速度分解的优选法——垂直分解法。  相似文献   

9.
求异思维强调“多解”和“求异”,具有思路广阔、运用灵活、变通性大的特点,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但求同思维在创造思维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求异思维是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科技、社会等因素制约的。求异思维实质上也是一种多维度的求同。“求异”与“求同”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如果空间某处同时存在重力场和电场,就可以把它们合成,合成后可看作一个新的场,称之为“复合场”.带电体同时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可以看作受二力的合力——“复合场力”的作用;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即复合场力所做的功;带电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运动,可看成是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带电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代数和可称为“复合场势能”.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概念的内部表征中,除了精确的形式定义外,还有一种成分发挥着重要(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成分是一种场或思维流,它不同于精确的语言定义,但能与语言相互转换,并具有“不一致性”、“变化性”、“整体性”、“可分性”、“歪曲性”等特性.这种成分称为数学概念意象.  相似文献   

12.
论环境育人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任何行为或任何发生在心理场的变化仅仅取决于那个时候的“心理场” ,取决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行为会随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亦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必将产生不同的行为。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 ,因此人可以说是这种环境中的场态“物质” ,既受场力的作用控制 ,又同时产生一种力作用于社会 ,这种场力可称为环境心理场 ,简称环境场。一、环境场影响人的因素要建设一个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环境场 ,关键是要了解环境场通过哪些因…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一种感性思维。在教学中,举例子是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我们自然教学中教师举例子时,必须要注意到,有时列举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点的例子,对学生探索新知会起到一种“误导”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力》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这一知识,她列举了这样两个例子加以证明:一是用手指按压海绵,一是手握环形的橡皮握力器。她所举的这两个例子,就其单个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是很好的,但如果同时把这两个例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来总结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的内涵更为丰富,有人认为,语文课堂应是“诵读场”,重要的是要“书声琅琅”;有人认为语文课堂应是“情感场”,重要的是要“情意浓浓”;也有人认为语文课堂应是“对话场”,重要的是要“议论纷纷”……但我认为,语文课堂更应该是“思维场”,重要的是要“灵思飞扬”。当然语文课姓“语”,语文课堂应以“学语言”为中心,要听、说、读、写并重,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脱离了思维训练而进行的所谓“语言训练”,常常会成为一种虚华的外在形式、费时的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应该从“重构教材,营造宽松和包容的氛围”“引入‘学术争鸣’,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和“树立‘全面性’评价观,提供正确的思维导向”三方面构建批判性思维的历史与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带电粒子的B=0,A≠0,的场中运动时将受到一种新型力作用,这种力不是静电场子、涡旋电场力,也不是洛伦兹力,也许是电荷可能受到的第四种作用力,从这种力的表达式出发可以对A—B效应作出一种新的解释。结果与实验一致。从而直接证明矢势场是物理场,它对运动电荷有直接作用力。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问题”这一语词的分析中可知:教育问题须先是需要我们运用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获取方案解决的;其次须是发生和存在于学校教育场域的,而且问题所涉的“教育力”是教育者产生或可控制的。教育问题的基本类型是教育理念问题、教育操作问题和教育环境问题。在理清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思考教育改革,其性质和结构就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变得清晰起来。就其性质来说,教育改革无疑是使教育从“现有”到“应有”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就其结构来说,就是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技术革新和教育环境改良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的理念,带来了一场教学革命,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语文课堂成了“诵读场”、“情感场”、“对话场”……我觉得语文课堂更应成为学生神思飞扬的“思维场”。最近听了几节课,教师努力体现新课程思想的“课堂语言”,笔者印象深刻,但又为教师人为地干扰学生“思维”的现象痛惜不已。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先生指出:"社会思维学要研究人作为一个集体来思维的规律,他与集体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研究社会思维学,就要研究个人跟集体和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思维方面的相互作用。因此,社会思维场应成为社会思维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场"首先是个物理学的概念。爱因斯坦提出"把场的观念作为实在的代表",认为"‘没有场’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场是自然中的一种基本物质形态。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相互作用中形  相似文献   

20.
一、换一种异向思维方式看待传统。二、儒学传统对现代社会的主要阻力——儒学传统的基本层面;对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张力作用;主要阻力作用。三、儒学传统对现代人性的主要负面效应——“内圣外王”传统对现代领导人的濡化;“官本位”价值观念对现代人的腐蚀;“克己复礼”、“天人合一”传统定格对现代人求同思维、保守心理的浇铸;“中庸之道”、“均安”道德对国民惰性无为、平均主义社会心理的浸淫。四、转化传统文化二难选择中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