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化学中“酸、碱、盐”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章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如何让学生很好地学习,以掌握这一章的知识内容呢?1抓住关键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以及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是这一章关键的两节。因为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大都在溶液中进行,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因此酸、碱、盐在水中电离的相关知识很重要,既可帮助理解酸、碱、盐的概念,又可帮助理解这一章的化学反应,如BaCI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Ba2 SO42-=BaSO4↓。另外酸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对这一章起着至关重…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专门介绍溶液知识的有两章,分别在初三、高一讲授,新教材将其合并处理,放在初三介绍,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和循环。我体会新教材中的《溶液》一章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的复习有三个难点:一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指一、二章的知识;二是溶液一章,溶质和溶液关系复杂,不易理清;三是第五章,如何运用反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第一、三章的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黑体字概念有四十多个,元素符号三十多个,由它们组成的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则已无法用数字统计,要完成这样多的任务,应该在两个字上多下功夫,即多“记”和多“练”。  相似文献   

4.
溶液的知识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有关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是第七章学习的难点 ,要突破难点 ,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溶液是中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以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为核心引出其他有关溶液的知识,融概念、计算、实验为一体,侧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这一章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有:溶液的概念及组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溶液的配制.溶液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把溶液这一章编排在比较适当的位置,学生们在学习了氧、氢、碳有关的章节以后,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和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这也是学好本章的有利条件和必要的基础,同时溶液是常用的重要的分散体系,为高中进一步学习电解质溶液、胶体溶液和各主族元素的性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电解质溶液的一部分 ,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教材共四节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电离平衡 ,主要介绍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以及电离常数 ,这部分是本章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和第三节 ,第二节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的知识 ,对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 pH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下一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是盐类的水解 ,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是电解…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特点本章知识有两个显著特点,可概括为两多,即概念多和计算多。《溶液》一章要学习15个概念,占全书概念的l/4还多。其中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是该章的4个重要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切实加以掌握。初中化学共有四大类计算,即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本牵涉及后列的二大类计算,并且每大类计算又分若干类型。例如,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就有有关概念的计算和溶液的稀释、混合、配制的计算等。计算问题很多。二、学习重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  相似文献   

9.
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盐类的水解》一课是高中化学第三册(选修)第三章《电解质溶液胶体》的第四节.这节课是盐的性质知识的发展.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水的离子积及弱电解质的有关知识对盐在溶液中的行为进行全面阐  相似文献   

10.
“圆”是初中平面几何的最后一章,是知识综合性很强的一章,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章,也是初中毕业重点考查的部分,因此,学好这一章,在学习平面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圆”这一章是在小学学过的一些圆的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圆的概念、性质、圆与直线、圆与角、圆与圆、圆与正多边形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全章共分四大节: 1.圆的有关性质;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4.正多边形和圆。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特点本章知识有两个显著特点 ,可概括为两多 ,即概念多、计算多 .《溶液》一章必学概念有 1 3个 ,占全书概念的 1 /4还多 .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这章最重要的概念 ,必须深刻理解其含义 ,掌握其应用 .初中化学中有三大类计算 ,即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本章要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该类计算又涉及有关概念的计算和溶液的稀释、配制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等 .计算问题较多 .二、学习重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要很…  相似文献   

12.
通用教材初中化学(全一册)第五章“酸碱盐化学肥料”的教学,是在前四章学习了一定量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氢、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和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溶液及其有关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可以应用前几章学过的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复习分子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有关化学用语,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巩固溶液浓度及其计算,把所学物质知识系统化起来。同时,本章的教学还可为高中学习物  相似文献   

13.
对初中化学第四章《溶液》的复习,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一、专题复习,系统知识。复习课不是讲得越多越好,应本着“舍枝强干”的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组织专题复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一章,我们抓住“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化学电离平衡一章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根据水的电离来计算溶液的pH及理解盐的水解,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下面为考生对这一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5.
倪冬梅 《教师》2012,(9):108-108
复习不是单纯地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化学新课程的复习课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从而真正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笔者在“溶液”一章的复习课中,采用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对溶液的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知识学习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1 组合体组合体是从几何角度出发观察物体(机件)形状结构的结果,是机械零件结构的雏形,因此是应给予重视的一章,也是画法几何知识与机械制图知识联系最多的一章。由于基本立体组成组合体的形式千变万化,所以,掌握这一章的知识没有条文记忆,全靠形象思维和理解,多看图和多画图是熟练掌握该章内容必不可少的手段。组合体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读、画组合体的  相似文献   

17.
《糖类蛋白质》一章在以往传统的高考中涉及的内容寥寥无几 ,但《糖类蛋白质》一章与生物学科联系密切 ,并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现行的综合能力测试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 ,对本章的教学应引起足够重视。1 疑点解析(1)果糖能否发生银镜反应 ?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 ?果糖虽然是多羟基酮 ,但由于果糖在碱性溶液中可转变为具有醛基结构的单糖———葡萄糖和甘露糖。而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溶液 ,所以果糖在碱性条件下也能被新制Cu(OH) 2 悬浊液和银氨溶液氧化。当然也就不能用这两种方法鉴别葡萄糖和…  相似文献   

18.
1 组合体 组合体是从几何角度出发观察物体(机件)形状结构的结果,是机械零件结构的雏形,因此是应给予重视的一章,也是画法几何知识与机械制图知识联系最多的一章。由于基本立体组成组合体的形式千变万化,所以,掌握这一章的知识没有条文记忆,全靠形象思维和理解,多看图和多画图是熟练掌握该章内容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 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 制法,同时又与前几章学习过的氧气、氢气等知 识紧密联系.因此这章知识的特点是较为分 “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 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 制法,同时又与前几章学习过的氧气、氢气等知 识紧密联系.因此这章知识的特点是较为分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物质的量浓度》这部分知识是人教版教材的第一册第三章的最后一个部分。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这种表示方法,从而对于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方法,对化学的认识更加进步。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使用容量瓶来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体会其在科研和生产中的重要性。用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