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5,(35):F0004-F0004
建国初,毛泽东刚进北京城,尽管政务繁忙,仍特地拍电报邀请身在南方的徐特立去北京会晤。徐老到中南海后,毛泽东专备了几样家乡菜为老师洗尘。席上,一碗湘笋,一碗青椒,这是两人都很爱吃的。毛泽东抱歉道:“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  相似文献   

2.
徐特立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今天我们纪念徐老诞辰一○五周年,不仅要认真学习徐老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而且要认真学习徐老的光辉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入地研究它,发展它,这对于办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徐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为革命办教育和以革命精神办教育的一生。正如谢觉哉同志所称誉的:“孔子不足高,墨翟差可比”。徐老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之长,范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杨开慧谈恋爱时,曾作《虞美人》词一首,赠送杨开慧。词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相似文献   

4.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9月6日下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沙坪坝南开中学访柳亚子、张伯苓。柳亚子告诉毛泽东,他准备将其七律《长征》收入《民国诗选》一书中,并将当时该诗词流传的版本抄录请毛泽东本人校对。可让柳亚子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索润之写《长  相似文献   

5.
徐老逸事     
不仅仅是他的学生和同事,所有和徐光宪打过交道的人都会从他那充满睿智的言谈和平易近人的处事中阅读到一种知者的风范和幽默,就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徐老的评价--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  相似文献   

6.
徐老代课     
徐特立同志在长沙师范当校长时,生怕耽误了学生的光阴,哪个教师缺课,他都争取亲自去代教。他不但能教语文、数学、地理,还能教物理、化学、历史。当时,长沙一家报纸曾刊载这么一条新闻:“某校校长,年老博学,无论什么教员缺课他都去代。他什么课都能教,只有音乐不行,因为牙齿缺了,唱起歌来关不住风。”文中说的这位校长就是徐老。  相似文献   

7.
回忆徐老     
2007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同志130周年诞辰。吴子桂,徐老家乡——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原五美乡)特立村人,著名钢琴调律师,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他以默默为党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实践回答了“无职无权如何当好共产党员”的时代课题,其先进事迹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众多媒体的报道。吴子桂同志曾四次亲眼见到徐老,接受徐老教诲,并深受其影响。这里,特刊发他撰写的一篇回忆徐老的短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徐老挂牌     
徐特立同志在长沙稻田师范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几个学生在厨房与工友吵起来,打烂一篮碗。工友很生气,坚决要求徐校长挂牌开除这几个学生。第二天,徐老挂了牌,但上面写的不是开除学生的公告,而是一首诗:“我愿诸生青胜蓝,人力物力莫摧残。昨夜到底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原来,这是徐老在对学生进行诗教。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同志,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徐老的实践经验之一,是认为“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基础不巩固,上边就建筑不起来.”“青年的特性如青丝,染书则苍,染黄则黄,在这种不定性的性质下青年工作者的责任就特别重大.”徐老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徐老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校长时,还兼任中小学课程.他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宰宰学子”.他最喜欢那些勤勤恳恳,认真负责,重视学生学习的教师.他对教员随意请假缺课很不满意,认为“没有万不得巨的事情而轻易请假缺课,是不热爱学生,没有尽到教师起码职责的表现.”有的教师请假缺课,他总是主动去代课.  相似文献   

10.
用分析批判法读八股徐特立同志二十岁时开始读八股。但他在学习八股中,采用了分析批判的方法。他学明朝亡国时汉奸的八股,发现了汉奸的阴谋言论,如项水心在其《心不正》的题目上说:“身不正窃恐有人窥我也,窃恐有人疑我也。”徐特立从这里看出了汉奸的假面貌,他们的道德和漂亮的言论,只是卖国烟幕弹。他又在八股中发现了民族英雄的言论,如黄淳耀在《见义不为无勇也》一文中写道:“畏祸深,则中情回感,反并其可以获祸者而蹈之。”金声在《井有人焉》一文中写道:“不避万物之怨者,乃能任万物之德,不畏物议之饥者,乃能求一心之安。”徐特立同志说“……他们为国牲牺的精神,增加了我的反满情绪。”  相似文献   

11.
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的革命传统。四十年前我国约有一千多个青年留法勤工俭学,他们一方面在法国工厂里做工,一方面求学。徐特立同志就是那时到法国做勤工俭学学生的。在这批青年学生里后来还产  相似文献   

12.
徐特立同志一生十分重视学习,学习起来非常勤奋刻苦,从来不怕困难。这里说的是徐老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勤学的一段趣闻。当时徐老已将近50岁了,记忆力远不如年轻同志,但他毫不畏难,决心用三年时间攻下法文这个堡垒。按照学习计划,他先学字母和拼音,然后每天学习六个单词,到能  相似文献   

13.
徐老与田汉     
田汉十四岁时,到长沙师范读书,得到徐老各方面的关怀培养。一天,黄竹村和首元龙两位先生,气冲冲地跑到校长室说:“徐校长,学生尊敬你,可也不能奚落我们呀!”原来,田汉和几个学生,写了一些打油诗,贴在自修室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的“赠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毛泽东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列主义者的转变》一文中,谈到这样一件事:刚刚从少年时代跨入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曾经改写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送给父亲。这首诗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文章发表以后,有些报刊公开或内部刊用这首诗,标题《赠父诗》,署名毛泽东,几乎把诗变成是毛泽东写的;有些读者来信询问日本西乡隆盛是什么人?原诗是怎样写的?毛泽东当时是在什么书刊上读到此诗?或者提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道德感人深徐特立同志九岁时入蒙馆读书。在蒙师指导下,读了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感到其中的道理既易懂又有用。随后又读了杨椒山绑赴杀场以前给儿子留下的遗书,这份遗书极有感情,徐读后流了泪。解放后他对人说:“使  相似文献   

16.
徐老教坛风范启示录○赵盛昌“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时,针对有的学生读书贪多求快的毛病,他提出“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主张。徐老认为,读书要守一个“少”字诀,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看通、看透,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  相似文献   

17.
18.
徐特立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当过蒙馆、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校长,负过重要的教育行政方面的责任。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苏联学习了两年,一九三○年底到江西苏区工作。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他便担任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具体领导苏区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我有幸参加了徐老藏书的清理工作。徐老的书收藏在原徐老居住的北京西单堂子胡同二十号二楼的一间房子里,共约一万五千余册。其中有马列、毛主席著作,哲学、政治、文化教育,数理化、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