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诚 《文教资料》2012,(33):159-161
对于“也”而言,前后的关系是若P则q1成立时,若-p,q1还是可以成立,即含有“也”的命题中,前者为后者的充分条件。对于“才”和“就”,则是只要若p则q2或者若p则q3成立,那么若~p则q2或者若~p则q3一定不成立,即含有“才”或“就”的命题中.前者为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细分才和就,对“才”而言又有若p则可能q,对“就”而言则是若p则一定q,。表达式如下 也:p→q1,则~P→q1 才和就:p→q2,~p-/〉q2;p→q3,~p-/〉q3 才:-p→-q,E x∈p,y∈q,x→y 就:p→q  相似文献   

2.
说“若”     
本文从一篇铭文中"百年以来,若国运之衰兴,历岁月之苍桑"一句所用"若"字使用不当而失义出发,对"若"字的形体演变、初始义的表达及其孳乳、派生进行了全面探讨,认为"若"之本义应为顺、顺从、和善。  相似文献   

3.
《唐雎不辱使命》中有段文字写唐雎欲以命相拼来挟制秦王,十分生动有力:“‘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其中“若士必怒”中的“若”“必”二字,人们理解往往有误,解“若”为“如果,连词”,解“必”为“真的”或“一定”。例...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二册《桃花源记》中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句,句中“仿佛若有光”一语,课本未注,其中的“仿佛若”究竟如何理解,有一些研讨文章或以为是“好像像”之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篮子里装有几十个苹果,若每次取两个,最后剩下一个; 若每次取三个,剩两个;若每次取四个,剩三个;若每次取五个,剩四个;若每次取六个, 剩五个;问篮子里装有多少个苹果?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2012,(8):98
兰州市城关区榆中街小学座落在风光秀美的兰州市中心地段——东方红广场南面。学校传承"爱"的文化,提炼出"上善若水"的核心文化,通过借水喻德,在校园中营造"若水文化",致力于"若水校园、若水管理、若水教师、若水德育、若水课堂、若水学子"六大工程,从而树立起鲜明的学  相似文献   

7.
数与形是中学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尤其在坐标系建立以后,数与形的结合更加紧密,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若就数而论,缺乏直观性;若就形而论,缺乏严密性。当二者结合往往可优势互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显伟 《新高考》2011,(11):41-43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我们解三角形的两个有力工具.但在利用这两个定理解题时,若审题不清或考虑不周,就会出现一些错误.一、不熟三角变换例1在△ABC中,若tanAtanB=a2b2,试判断△ABC的形状.错解尝试将边转化为角来考虑.  相似文献   

9.
王永昌 《考试周刊》2009,(51):178-179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若没有从本质上把握住问题特征,就会使思维陷入误区而不能从最佳角度切入,若学会观察问题特征并加以把握,再结合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最佳点切入,往往便可突破问题障碍,迅速获取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孟子·梁惠王上》中“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的句读后世一直有争议,前贤各持观点。对“若”的解读是断句的关键。“若”当训“其”,是指示代词“它”,指代“牛”。基于此探讨断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些数学题目若全盘考虑难度太大,为此可动中觅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这种方法若处置得当,既能优化解题过程,又能提高思维品质,为难题巧解铺就坦途.1静中求动有些题目参数较多,不妨让一些参数“动”起来,引入新的变量,从而打开解题突破口.例1已知正数a,A,b,B,c,C满足条件a A=b  相似文献   

12.
要把书读好、读活的辩证法是:始入于“迷”,终出于“迷”。所谓始入于“迷”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把全副身心都“迷”到学习中去。“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学家韩愈,就曾在《答李翊书》里。用处若忘(静居时如有所忘),行若遗(走路时若有所失),俨乎其若思(看来好象在思考什么问题),茫乎其若迷(茫茫然理不出一个头绪)这样几句话,来形容自己读书时入“迷”的神情。世界上众多学有所成的著名人物,在  相似文献   

13.
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曲线过某点的切线方程不同,在解题过程中,这是一个易混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所给点是否在曲线上.若在曲线上,可用求切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求解;若不在曲线上,可先设出切点,写出切线方程,结合已知条件求出切点坐标或切线斜率,从而得到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正>有这样一段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可见,勇敢精神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勇敢"在词典里这样解释: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意思。勇敢是人生最宝贵的品格之一,很多人都读过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写的《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中的一段话:"日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讲课的形式是我当演员,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看戏,当观众。若讲得精彩,还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若讲得平淡,学生的思想就溜号了。而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式的方向不变.若a>b,则a±c>b±c;若a≥b,则a±c≥b±c;若a相似文献   

17.
<正>1试题呈现(重庆中考A卷第25题)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60°,点D,E分别是边AB,AC上一动点,联结BE交直线CD于点F。(1)如图1,若AB>AC,且BD=CE,∠BCD=∠CBE,求∠CFE的度数。(2)如图2,若AB=AC,且BD=AE,在平面内将线段A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M,联结MF,点N是MF的中点,联结CN,  相似文献   

18.
暗示泛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启示。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暗示有接受能力。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用。脉脉传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是很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教师若当场点名批评,学生可能会产生顶撞行为和逆反心理,使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堪。若教师能用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萨特“自我选择”的思想在一些青年中不胫而走。在有的大学中,“自我选择”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讨论中,“自己设计自己”、“自己选择自己”成为某些人交流思想的时髦语汇;有人甚至以为“自我选择”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而奉其为警世格言或座右铭。与此同时,在某些文艺作品中,也若隐若  相似文献   

20.
赵万年 《成才之路》2010,(24):84-85
对“菜鸟”来说,硬盘在计算机系统中显得那么“神秘”,同时又是那么的“弱不禁风”。在计算机故障中很大部分都是由硬盘引起的,若能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维护维修,不仅能节约资金。而且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