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菱是《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她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她在前四回的不幸遭遇与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这一回的内容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共同预示了众多青春女儿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而其独特的多重身份和遭遇不幸的多样性又使之具备了典型形象的条件,体现了青春女儿"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必然性。同时,香菱又是全书贯穿始终的形象,她于第一回出场,最后一回退场,见证了大观园青春女儿的悲剧和贾府由盛而衰的更替过程,在叙事结构中起到了穿针引线和贯穿始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巾,曹雪芹对香菱的改名可谓煞费苦心,隐含深意.香菱原名为英莲,第一回中甄士隐说"如今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但"一僧一道"要度英莲时,那僧念了"惯养娇生笑你痴,菱仡空对雪渐澌".  相似文献   

3.
香菱是《红楼梦》这个女儿国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小说作对她的名字、容貌、性格和身世的描写,都作了精心的安排,而“香菱学诗”这段生活插曲对揭示其幽雅而天真的性格及其一生的遭际、命运,更是表现出作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4.
王飞 《文教资料》2007,(20):86-87
《红楼梦》运用了复杂多样的叙事人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实现主旨的多样性。不同的叙事人反映了作者设计故事的真实而又多样的考虑,也呈现了不同的感情指向,从而引导着读者对《红楼梦》的阅读体验和感情评判,有助于读者对《红楼梦》作出不同层面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叙事既是写实的,也是诗意和象征的。《红楼梦》荒诞叙事,寓示着作者对生命荒诞感的诗性体验,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和意味层面。探析《红楼梦》的荒诞叙事,具有文化意义、哲学价值和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回目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在生命叙事维度是曹雪芹生命哲学的诗化言说.其中死亡意象的频仍出现,凸现作者对人固有一死的复调体认;对人物个性、人生欲求丰富性的描写,再现了生命存在的原生态;其中自然、女性、纯情、悲剧和唯美事象的融会贯通,寓示作者对生命诗意美的迷醉.生命叙事绾结作家、作品与读者的生命关怀,彰显<红楼梦>生命主题的深刻性、普泛性和永恒性.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判词》是以《红楼梦》整部书的“小样”形式出现的,其中每首判词的人物排序,与整个叙事结构的设置、叙事内容的层面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学术界迄今为止,不是很少触及,便是语焉不详。因此,探讨金陵十二钗判词的排序是揭开《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并透视其在《红楼梦》整体叙事结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广泛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对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本文从风格、结构、方式、语言四个方面论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无疑,《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的成功,使它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引领学生走上一条艰苦而充满乐趣的思维之旅。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多项状态,通过积极的思考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高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22,(1):13-18
作者在《红楼梦》中创设了丰富的现实空间形态,并通过对各类现实空间的铺陈与转换实现叙事意图,展现人物性格、关系、地位,调节叙事节奏。我们在理清叙事线索的基础上,对作家的叙事艺术进行探究,从而凸显现实空间对小说叙事研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开创了我国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新天地,其中叙事聚焦的不自觉运用很值得研究,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情形都有出现,这使《红楼梦》成为一幅立体、巨型的心理写意画卷。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整部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女性人物香菱,生得模样齐整、性格温柔、娇憨天真,有着特殊的气韵.但在封建社会中,她不可避免地成了鲜活女性群体中的“应怜”者、男权传统藩篱束缚下的“隐形人”和封建社会“有命无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三回书中的重要人物纷纷出场,因此,在全书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该文从小说叙事的角度.通过叙事的空间、叙事者、叙事对象的视点变化等,解读叙事对象的外在面影、内在精神及叙事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较清晰地预设或推演出叙事对象性格和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叙事作品,是我国叙事文学的巅峰之作,开创了叙事文学的奇迹。它的叙事艺术独具特色,彻底摆脱了以往说书体通俗小说的叙事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鲁迅先生凭借着自己的艺术感悟力:自有《红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文本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从《红楼梦》文本中截取一个片断,对其作系统描写、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能指符号层、所指符号层的构造机制;并进一步指出,《红楼梦》文本多义模式的深层理据在于文本能指、所指符号的多种排列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俞晓红 《学语文》2022,(5):84-87
“鸳鸯抗婚”情节篇幅不长而故事集中完整,叙事逻辑完备而从容,增添了小说文本的审美张力。从“鸳鸯抗婚”探入《红楼梦》,是获得整本书感知的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叙事本中有为数不少的场景叙事,极富“场”上效应,具有浓郁的戏曲化色彩。通过对这些场景描写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红楼梦》叙事本所蕴涵的戏曲因素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叙述方式到叙事结构以至叙事模式,无不打上了戏曲的印记,其核心,是对舞台场景的化用。这种叙事格局明显体现了小说家对戏曲化的思维认同。  相似文献   

18.
叙事角度是叙事文及其小说结构全篇的始点,不同角度引出不同艺术旨归.《红楼梦》和《老人与海》共同选择了寓言式叙事角度,前者以世外灵石的寓言为全文张本,后者对老人形象及其处境寓言化,这种选择使两者的结构精深严密,叙事宏大、主题深邃.时间和空间都有着巨大差异的两位作家在创作上的这种共同选择,首先取决于创作方法上的“故意”,其次取决于对主题深度的哲理挖掘,再者,是思想上的先行者在表达其与时代社会不相融的思考时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红楼梦》的闲文 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之书,而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为该书之总要。这种观点实在不妥。还是脂砚斋有眼力,脂砚斋是这样评的:  相似文献   

20.
以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既在思想观念上影响着曹雪芹、高鹗的创作,同时也对《红楼梦》的想象世界及叙事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红楼梦》的梦幻叙事方式,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