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凸显了“在地国际化”的必要性,研究的推进急需国际视野及前沿坐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及语境差异、价值认知及其与跨境流动的关系、实践的理论与本土探索进展进行了述评。研究发现:对其与跨境流动关系的不同主张引发了学界对“在地国际化”概念内涵的认知分歧,对其价值的认知却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如何使“在地国际化”与跨境流动相辅相成,协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研究的落脚点;“在地国际化”实践没有标准的模式,但存在一些基本要素。其中,国际化课程体系、教师的参与尤为关键,对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视成为明显特点。“在地国际化”实践探索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但本土理论的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国际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之下,艺术类高校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将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引进课堂,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艺术人才。而艺术类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也需要从历史传承走向创新深入,如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加强课程国际化,同时加强学校"软件"建设,以优厚条件引进一流外籍专家,同时创造更多机会,让国内教师出国接触国外教学理念,开放思维模式,创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顺应了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本人与教育管理者都需关注的方面。然而,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部分教师抱着"孤立主义"的态度,不愿主动参与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改革,培训考察往往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等。因此,我国应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国际课程的开发,与外籍教师合作;把网络课程当作能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资源;学校应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多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统筹工作。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浪潮之下,学生国际流动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通过构建“制度与经费双保障、教师与课程国际化双支持”的学生国际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调查数据,研究地方高校在学生国际流动中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制度与经费保障对于地方高校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学生规模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受到教师背景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的影响,海归教师在教学与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发展,课程国际化则是地方高校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多元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际化课程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课程则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丰富,国际化课程主要环节包括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加强国际化课程研究,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开始国际化建设,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的国际发展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而哈佛的领导人们也是格外重视其国际化的程度。本文从师生国际化、办学组织国际化、科研课程国际化三个方面分析哈佛大学国际化现状。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课程国际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国际化 ,作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① 谈及课程国际化 ,西方人士常常使用“国际学科”(InternationalStudies)、“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Programs)、“跨文化课程”(IntercultrualPrograms)、“跨国课程”(TransnationalPrograms)等词汇。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 (MauriceHarari)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 ,从学科普遍化 (UniversalizationofDis ciplin…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政策实践,以培养全球化人才,进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推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政策要点包括: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提升学生多样性,建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全球化人才,推动教师国际化发展以带动学生与课程的国际化,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以助力在地国际化发展。在政府政策指引下,日本高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在留学生数量及比例、外国教师比例、留学生留日就业、特色教育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将更加重视留学生资源的利用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地国际化意味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建设的推进,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教育发展基础条件较好,发达国家在地国际化实践起步较早,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通过对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案例国家与地区实践的考察,可以识别出其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战略驱动式、自然天成式、产业牵引式、被动回应式四种发展模式,并发现国际教育理念、政策或战略对实践的推动作用以及课程国际化的核心地位。对发展趋势的研判表明,在地国际化与跨境国际化须协同发展,课程国际化的实践及评价有望进一步推进,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融合发展受到更多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将会催生在地国际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10.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包含且不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际间合作项目实践、语言能力评价考核、国际化教师团队建设、在外留学生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国际化培养目标,增加能够提升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要努力增加中外合作项目,扩宽学生走出去的渠道;要积极参与国内、国外开展的语言能力评价考核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在国内外相关专业中的水平和位置;要重视国际化教师团队建设,注重外籍教师教授课程的合理性;要通过派遣教师赴外学习和邀请合作大学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能力;要成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在外留学生的前期申请工作、中期学习和安全教育工作、后期成绩置换工作,实现全过程覆盖式管理;要立足国内外新的教育环境,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改革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main events and pathways developed over the 60 years of the EAESP/FGV, the São Paulo Business School of the Getulio Vargas Foundation (Brazil).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f former directors, coordinators of the main international programs and all school faculty (266 professors) about their training and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EAESP/FGV has developed a diverse and consolidated international career, surpassing the activities related to teaching and student mo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opportunities to deep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 strategic brand of the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2.
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 -高等学校何处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欧洲高等教育的讨论中 ,欧洲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概念看似接近 ,但各有所侧重 ,这些概念背后的观念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讨论 ,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潜在的追求 ,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 ,指出全球化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真实走向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人才。社会化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城市化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必要前提,国际化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是完成一个人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阶段,现时代的大学应按照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为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丰富大学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认证国际化的新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学术规范、专业整合、质量保证、制度创新等方面论证了高等教育认证国际化的意义,阐述了在上述领域进行国际认证的内容、必要性及措施。并用比较的方法对国际认证和国内评估体系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国际认证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然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同时,指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越来越受世人瞩目,人民币在港澳地区被普遍接受,在周边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流通,人民币已经初步地区域化。人民币的国际化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水平,审慎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实现教育现代化要较多地考虑经济因素,考虑社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的要求。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它不能仅仅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和发展经济的工具,而应该考虑人的发展。一方面注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顾及人的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差距的缩小,后者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所在。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要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同时也要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也即面临民族化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在学习先进国家的基础上,而且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国际化,但是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国家的民族性和国情需要。总之,教育现代化就是古今中外融合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渐进国际化与跳跃国际化两种模式。我国应采取以渐进国际化模式为主、跳跃国际化模式为辅的模式结构,渐进国际化策略主要有目标市场、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的渐进性策略,OEM→ODM→OBM策略;跳跃国际化模式策略主要有与跨国公司的协作、合资与集群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国际化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梳理,借以阐释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并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非凡进展。从学生流动上看,德国属于"流入型"高等教育国家,同时注重国内学生到外国学习访问;从学者流动上看,德国吸引了大批外国学者,尽管德国学者也去发展中大国短期交流,但在谋求长期职位方面,他们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从项目建设上看,德国的主要合作伙伴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但与亚洲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合作正不断加强。在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德国积极应对"难民危机""新冠病毒"等国际挑战,展现出坚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决心;追求平等而富有质量的国际合作,将定期评估国际合作关系;重视非政府组织功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与动向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