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青莲 《山东教育》2012,(Z6):58-59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特别是科学益智区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在中班科学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针对孩子年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适时适宜地投放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解: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围绕"落叶飘飘"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在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时,孩子对"落叶"有了强烈的兴趣。《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3.
经过研究和探索,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芦画瓢,不再是只注重技能技巧,美术活动越来越注重孩子的自主活动,活动往往是孩子的一些创意,是孩子"情"与"趣"的体验,更是孩子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户外区域活动是大班幼儿教学的重要形式,孩子通过在户外的活动去感知外界,形成对于世界的认识,给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间,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对于外界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智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素质。而在当下的大班幼儿户外区域活动中却存在着教学不符合实际、活动形式落后等问题,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围绕"大班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记得在几年前的一次大型研讨会上,我提供了一个“分点心”的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范例供大家研讨。活动内容是带孩子到附近社区的蛋糕房进行观察、购买、分享活动。无论是课程观念、活动形式还是孩子的表现,都非常令人满意,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却疏忽了让孩子先清洗小手再用点心这个细节。在活动前的预设中,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观摩了一个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肥皂"。执教教师充满活力,也非常注重让孩子自主探究,孩子的活动兴趣也很浓。可是活动给观摩者的印象是:孩子常规很不好,活动中他们不停地走来走去,很少有孩子在专注地探索,整个活动显得有些混乱。我感到疑惑:孩子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周良秀 《辅导员》2012,(9):20-21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每个人在他年幼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具有活动性的,幼儿的学习和思考离不开活动。幼儿园的"做中学"为孩子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生动、自由的活动环境,让孩子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仔细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解决问题,使自己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提问是教师、幼儿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艺术。但我在幼儿园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类似"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的提问竟然达到了十几次,被提问的幼儿也常常局限在几个所谓表现好的孩子,其他孩子大都处在消极等待、茫然观看的陪衬状态,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教师的反思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张毅 《考试周刊》2013,(65):183
<正>活动全身轻松认读指的是让孩子在全身都进行活动的情况认识汉字,边活动边认读,它是由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变化而来的。这种边玩边学的认读方法非常符合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满足天性的同时认识汉字。我园作为科学认读教育的实验单位,在实施全身活动认读时,不断探索,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思考。一、实施全身活动认读应遵循的原则1.环境教育性原则环境教育性原则指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充满汉字的空间,让孩子处于一个完完全全的汉字环境中,在经常、反复地接触汉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汉字。如我园的认读实验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图夹文的墙饰让孩子学习汉字,且特辟一角作为"字宝宝乐园",让孩子展现已经学习过的汉字。  相似文献   

10.
吴瑞莲 《现代教学》2014,(Z2):106-108
<正>夜深人静。白天喧嚣的城市,仿佛进入了梦乡。灯下,那一叠叠学生家长撰写的"参与学习活动"的"随感录",又一次映入我的眼帘。我边翻边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仿佛在与我倾心交谈,在同我进行"心灵沟通"。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学习活动,这是七宝外国语小学构建家校协同教育"学习共同体"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活动,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在半天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们既当孩子的同学,又做老师的同事。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  相似文献   

11.
刘玲 《早期教育》2014,(4):52-53
针对我园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玩中做,做中学"为主导思想,在科学探索区的指导过程中尝试从结合活动规则、结合集体教学活动、结合自然环境,融合一日活动、融合其他区角活动,探求适宜的活动材料、适宜的指导方式等三方面入手,探寻小班科学探索区活动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游戏是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开展美术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艺术内容,是我们名师团队的课题"嬉趣美术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要研究的主要领域。老师们的活动让我从全新的角度、立体审视"嬉趣美术活动"的内涵,曾经对于嬉趣美术活动的朦胧模糊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3.
自由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基本环节.是以幼儿自由、自发、自主为特征的活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喜好选择活动的材料、活动的方式、活动的时空、活动的对象。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开展着有意义的活动。因此,自由活动中孩子最能体现本色、体现真我。在自由活动中老师也最能捕捉到孩子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14.
吴彩霞 《山东教育》2003,(27):33-35
活动背景夏天里,天气逐渐炎热,我班许多孩子脱去袜子睡午觉,有的孩子还光着脚丫穿凉鞋。一段时间孩子开始注意自己和他人的脚,有意无意地观察触摸脚的现象也开始产生,他们对小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我设计了“有趣的小脚”方案活动,旨在通过“探索小脚”“体验小脚”“复印小脚”“反思小脚”这四个活动,为幼儿创造参与探究活动的条件,让他们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本方案既贴近孩子的实际,又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同时还能在活动中将…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消除"适应困惑"阳光教育活动:我是快乐之星阳光活动目标以"我是快乐之星"为主题,通过"我让你,猜一猜;我对你,夸一夸;我和你,玩一玩"的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互动,呈现孩子们的情绪与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感受,使老师在孩子的活动和游戏里了解孩子,并运用技巧协助孩子管理情绪、调整认知以及修正行为,使一年级的学生适应集体,乐于学习,乐于交往,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洪泽县实验小学以爱为抓手,开展了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假如孩子是我"为主题的"强师德、正行风、促和谐"活动。活动中,辅导员们想队员所想,急队员所急,尤其是对不同类型的困难生开展的"四送"活动,涌动着温暖,创造者感动。  相似文献   

17.
杨梅 《教师》2012,(16):66-66
一、活动来源 在一次自选区域进行游戏活动时,我发现去科学区玩的孩子很少,就在我寻找如何激发学生去科学区玩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灵感:在一节劳动课上,洪珍这组的孩子在给刚刚开花的一盘花洒水时,不小心将晒在花旁的一盆绿豆打翻了,“这怎么办呢?”孩子们着急地嚷嚷着,“哎呀,这要拣多长时间呀?”听到孩子的声音,”我走近一看,一个主题探索活动在我大脑中形成了——神奇的筛子。  相似文献   

18.
环保问题,说起来挺复杂,似乎离孩子很遥远,但其实早就渗透在幼儿园小、中、大班各科教学中,只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幼儿园科学活动应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之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作者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阐述了运用陶行知理论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常卫跃 《家教世界》2014,(22):47-48
正我们都知道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玩、有效地学?目前,游戏活动已成为我园常态化的活动,然而,之前不少家长并不了解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在推进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也经历了从疑惑到认同的过程。有这样一件事至  相似文献   

20.
阳芳  林芸 《山东教育》2013,(17):36-37
设计意图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节奏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对乐器更感兴趣,一拿乐器就不停地敲,不关注其中的节奏和规则,随意性比较大,于是我设计了集体活动"小鼓响咚咚"。活动中,我选择孩子喜欢的腰鼓,通过"看指挥演奏"变换纸杯位置创编节奏演奏"看节奏图谱综合性演奏"三个层次的游戏,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关注节奏活动的指挥,探索节奏里的秘密,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活动目标1,看指挥用腰鼓演奏,表现开始、停止、渐强和渐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