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和灵魂所在,而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为主要内容,对五所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比较充分;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与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博士生一般论文的质量以及博士生科研能力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强化研究生培养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导师和研究生的责任意识,上海交大试点建立导师资助制,规定每位博士生导师至少, 提供所指导博士生每人每月500元经费。徐敏等在8月27日《解 放日报》介绍,交大负责人认为这一举措的实行,其主要目的就是 想给导师一定压力,提高他们招收博士生的经济成本,让他们在挑 选博士生时“睁大眼”,促使他们去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和经费,也让, 那些能力差的导师自动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3.
结合自己培养博士生的经验,阐述了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的体会。认为研究生导师要尊重学生的志趣,鼓励学生自由探索,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是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要场所,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力量。分析导师在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导师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军校博士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业、婚恋和就业三大主要思想困惑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分别从发挥导师和导师组教师思想指导作用,解开学生心理困惑,以及发挥培养单位政治工作优势,提高思想教育效果两个方面,探讨通过政治教育与科研过程相结合,提高博士生培养管理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导师制,原是英国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高等学校学生入学后,即由学校指定导师对他们负起教学和辅导的责任。担任导师的人,可从事教学工作,也可完全不担任教学而以指导学生为专职。现在,我国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实行导师指导制,这为  相似文献   

7.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广大导师对研究生的殷切希望。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过增元教授就是持有这种希望的导师之一,他不仅这样想了,而且也这样做了。无论在课程教学中,还是在指导研究生搞科学研究的工作中,他都贯彻了一个指导思想:要有意识地为年青人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超过导师。我们在清华大学向有关人士采访时,无不为过增元教授的辩证思想所折服,为过增元教授高尚的精神境界所感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大学为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本文是四位博士生导师的经验之谈,涉及育人思想、做学问的方法以及学术品格,读后给人以深刻启发.  相似文献   

9.
严俊 《滁州学院学报》2006,8(5):109-111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高校研究生数剧增,在思想上他们出现了许多新状况、新特点。导师在研究生心中有着特殊地位,所以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导师要从内部加强自身的修养与素质,对学生实施广大教化与因材施教;同时,学校的管理者还应从外部为导师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的使命是大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与加速“孵化”基础研究原创成果。大学要遵循基础学科人才成长规律与原创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定性,构建新的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科学定位递进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实施新型“硕博贯通”研究生培养,探索加速“孵化”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团队”模式。我国基础学科类专业本科教育应分为通识教育与基本学术训练,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基础学科学术探究冲动,夯实学生基础学科能力,帮助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完成未来学术探究领域选择。我国基础学科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应分为专门化学术训练与原创学术研究,旨在发展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引导他们传承导师及导师团队的探究范式,激励他们赓续导师及导师团队的探究或支持他们自由探究“,孵化”基础研究原创成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5所研究型大学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9月颁布的“全国博士质量调查问卷”,对在读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进行抽样调查。对这些问卷进行分析和部分师生访谈,发现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三者均对当前博士质量的整体水平评价较高。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两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当前整体的博士质量与过去相比基本持平.但在“学位论文质量”和“外语水平”两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发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的异质性和师生关系多样性影响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要理性看待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是明确导师的职责,二是加强导师培训,提供交流平台,三是科学确定导师带研究生数量,四是建立竞争机制,避免导师对研究生的"放羊式"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博士生对导师的评价发现:博士生对导师感到满意的原因主要有导师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优良,能给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和自主发展支持,博士生对导师感到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指导和管控过多;博士生对导师的整体满意度评分较实际情况偏高,尤其与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实际满意度偏离较大。为博士生自主发展搭建广泛的支持网络,使他们得到更有效的指导,既要加强导师转换、集体指导等相关制度建设,更要进一步明确导师、院系和学校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负有首要责任,是研究生思想成长的导向者、人格修养的示范者、学习成才的引领者和日常生活的管理者。目前,影响导师发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育人责任不明确、考评机制不完善和指导方法不科学。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明确导师育人的首要责任;建立考核激励的制度机制;加强导师队伍的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在三年中与导师朝夕相处,导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会影响学生,欲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必须从导师本身做起,身教重于言教。政治表现不仅表现在口头上拥护党,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看行动,要贯穿于一切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以下先谈谈我所带的研究生的政治情况,然后谈谈我怎样注重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研究生直接培养人的导师,长期以来肩负着培育学生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的重要使命。导师既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研究方面的教师,同时也应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是研究生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从导师排斥感知的角度入手,对864名硕士生、博士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在年级、独生子女身份、导师性别、导师年龄、导师团队学生数量以及师生见面时间上,研究生对导师排斥感知存在差异,同时导师排斥感知程度越高,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越低、抑郁程度更高、攻击性也更强;提出了减少研究生排斥体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6年9月,北京钢铁学院召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座谈会。与会导师就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教书育人的主要内容及途径、方法等,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进行了交流探讨。与会导师一致认为,教书育人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必须自觉地结合业务培养,把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跨时代人才的。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发挥重要作用、不负时代重任的问题。因此,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生虽然比本科生独立性强了,但仍然较年轻,需要关怀爱护和帮助引导;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因而导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目前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从健立健全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导师育人理念机制、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负责与研究生自我教育互动机制、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着手,构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长效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担当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职责。随着越来越多海外归国青年学者的加入,青年导师成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生力军。作为一名青年导师,在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