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动眼看——写颜色。“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可爱的草塘》)这些描写,不正体现了草塘“绿”的特点吗?  相似文献   

2.
《可爱的草塘》一文,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境内一处草塘的美丽和富饶。文章语言活泼,文字隽永,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本文。我作了以下的构想。一、紧扣题眼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题眼“可爱”一词。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写了草塘的哪些景物来体现草塘的可爱? 2.作者写草塘的可爱,是抓住哪些特点写的? 3.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说哪儿也比不上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议论,引导学生列出  相似文献   

3.
钟英花 《四川教育》2006,(10):43-43
人教版小学语第九册26课《可爱的草塘》,是一篇经典的精读章。作笔下的草塘无疑是美的:辽阔如海,鲜绿的、翠绿的、墨绿的,绿得发光、鲜亮,还“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那样富于动感、韵律;小河清澈如明镜,倒映着绿草、蓝天和白云,宛如仙境;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不大的水泡子里挤挤挨挨的都是鱼。  相似文献   

4.
师:今天我们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老师写课题的时候你可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什么问题。(板书课题)生1:为什么说它是可爱的草塘?生2:这个草塘在什么地方?生3:草塘是什么样子的?生4:为什么课题在“草塘”一词之前加上“可爱的”这个词而不加别的词,比如“美丽的”等。师:这些问题问得好!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先看第一个问题,我们预习了课文,什么是草塘你能说说吗?生1:草塘里有草,很大,很绿,无边无际。生2:草塘是长满草的洼地。师:(出示绘有草塘的投影片,略作讲解)这个草塘在哪儿呢?(出示绘有中国版图的投影片,用教鞭指图讲解…  相似文献   

5.
小语第十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如下的做法。一、析题入手,激发情趣。课题,是文章的窗户。如何扣住课题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时我分两步析题:先析“草塘”,间学生:什么叫草塘?后析“可爱的”,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塘的可爱?这种从析题入手,巧设疑难,使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二、疏导思路,授以方法.课文描写草塘的可爱,主要通过四个画面的描述来体现: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③水泡子逮鱼;④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再像以前那样详细地讲解课文,而是“授之以法”“、自悟自得”。这样,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小学的阅读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找准小学阅读教学的方位。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务必达到“六个读懂”第一,要读懂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小路》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写小路的“小”,《可爱的草塘》从题眼上看,就是写草塘的可爱之处。第二,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内容是文章的身体。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应注意课文是怎样描写草塘的可爱的,重点写了哪一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草塘》(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是一篇文字隽永的抒情散文.根据课文的特点,要紧扣“情”字,训练阅读,提高认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一、紧扣题眼,整体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表现草塘的可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列出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景物: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景色.③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④河水里倒映的草塘美景.学生从寻找到的可爱之物中,抓住作者行文的线索.一般来说,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大多有明暗两线.明线,表现了文章的结构美;暗线,蕴涵着文章的情感美.因此,教学本课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即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时,作者又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水泡里逮鱼时,从“不禁惊叫”的喜爱,发展到“恋恋不舍”的眷恋;当作者看到河水里美丽的倒影时,“啊”的一声发出赞叹,甚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画卷”的珍惜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感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至此,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思路接轨了,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唐海岚 《湖南教育》2003,(15):49-49
上课整体感知。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将草塘美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立刻被又大又美的草塘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草塘这么绿呀!”“真美呀!”“这么大呀!”教师趁机说:“草塘里还有许多我们南方没有见过的物产,在草塘上还可以亲眼目睹到平日里见不到的有趣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请随老师到草塘去游览一番。”接着,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概括归纳。在学生整体感知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草塘留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可爱”一词。教师便抓住“可爱”提问:“草塘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南通市特级教师亓浦香老师的一堂阅读课——《可爱的草塘》,其中的一道练习题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生理解了草塘“可爱”的内涵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填空题:“北大荒的草塘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这( )是草塘的可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就”、“便”、“才”、“正”等字。亓老师启发道:到底用哪个词最准确,得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我问北大荒草塘可爱在什么地方,应选用——(就);如果问草塘有什么特点呢,应选用——(便、正);如果问草塘仅仅可爱在景色美丽吗,应选用——(才)  相似文献   

10.
《可爱的草塘》里有两段景物描写,对提示课文的中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写浪花,写出事物的色彩美作者初到北大荒,第一次见到  相似文献   

11.
我多想……     
我多想走进“鸟的天堂”,追逐着那群小鸟儿,在“小枝上兴奋地”歌唱,相伴着所有“新的生命”诞生在“每一片绿叶上”。我听说渤海湾曾泛起红潮,北大荒难觅“可爱的草塘”,我心仪的画眉鸟,你生活得是否安然无恙?我多想走进庐山,看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模样,倘佯在香炉峰的“紫烟”中,欣赏那“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我听说,峨嵋道上游人如织,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悠扬。我可爱的“雪猴”,你是否还能按时把“早操”“模仿”?我多想走进“桂林山水”,望那“人在画中游”,“舟行碧波上”。掬一捧静清绿的漓江水,奉献给奇秀险的山峦…  相似文献   

12.
《可爱的草塘》 (第9册)重点点击: 本文是怎样写“我”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解决方案: “我”初到时,对北大荒不了解,觉得没意思;看到草塘又大又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听了小丽的介绍,又亲自在水泡子里逮鱼,对草塘有了更多的了解;最后看到倒  相似文献   

13.
“荷塘月色”、“绿”篇散文同是写景,却各有特点,“荷塘月色”素谈朦胧,情调委婉含蓄,“绿”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一、抓住景物特点描绘景物两篇散文都能抓住景物特点来描绘景物.“荷塘月色”处处抓住荷塘月色素淡朦胧的特点来写,文中作者不仅写出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不是“朗照”,而且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色、树影、远山等的描写,使读者处处能看出这个特点.而“绿”则抓住了梅雨潭水的特点——绿来写,从不同的侧面铺写了“绿”的奇异、可爱还设置了瀑布梅雨亭.  相似文献   

14.
《可爱的草塘》围绕“可爱”,从草塘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两个方面写北大荒一个草塘的自然美,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课文描绘草塘景色的自然美,用了两幅图画:一幅是“草海图”,另一幅是“清流图”。在第一幅图中,作者抓住草塘的辽阔(“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  相似文献   

15.
一、推敲传神,还原文字的艺术美 1.词语:推敲见传神 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相似文献   

16.
点评:讲《可爱的草塘》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草塘。教师的这一段谈话不仅把“草塘”弄得明明白白:它的样子、特征,它的位置,它的生态,一番描述,一番风情。  相似文献   

17.
“天堂”一词在书中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大榕树确实具有这样的特点。巴金笔下对大榕树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从远写到近,从整体到局部,请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土都有一个新的生伞在颤动。”作者并深情地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可见,大榕树自身作为鸟的天堂的条件已具备。但众多的鸟儿要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天堂”,仅有树还远远不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似乎是不经意地在第  相似文献   

18.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写的是“我”初到北大荒,通过所见所闻,对那里的草塘逐渐加深了认识,产生了赞美喜爱之情。课文随着事情发展经过的叙述,呈现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抒发了“我”不断变化的思想感情,写得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清新活泼,充满了愉快的生活情趣。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听小丽讲述和亲身经历中所产生的感情变化,认识草塘的可爱,并对本册训练重点静态和动态、理清文章条理,进行复习巩固。  相似文献   

19.
第十册新编进的讲读课文有《可爱的草塘》和《灰尘的旅行》。《可爱的草塘》是以“我”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述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景色优美。课文是以“我”到北大荒做客开始叙述的。由于“我”对北大荒不了解,呆了几天便感到无聊。后来,小丽带“我”到野地里“散散心”,使“我”了解了北大荒的美丽风光。首先“我”被一个又大又美的草塘所吸引,走进草塘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这草塘真美啊!”接着,“我”又被一个方圆十多米的小泡水所吸引。“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挤挤挨挨的都是鱼儿”。“我”不得不惊叫:“啊,这么多鱼!”最后“我”被一条小河的美景所陶醉。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绿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竟至于“我”  相似文献   

20.
今天,教《可爱的草塘》。学了“我初见草塘”一段后,我鼓励学生:“那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谁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大家一起带进大草塘里,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呢?”第一个学生读得很出色,我点点头:“嗯,确实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是第二个学生读得很不理想,怎么办呢?开门见山地向他指出不足之处吧,他刚才可是踊跃举手的,我可不能伤了他的自信心。我灵机一动,笑着对他说:“我们刚想要好好地欣赏一下草塘美景,可你不小心把大家带出来了。过一会儿重新送大家进去,好吗?”他会意了,略显害羞地笑了笑,重新坐回座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