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遣兴五首《杜诗言志》云:“至若渊明虽同为避俗之士,而其于出处之大道,尚有所未达。何者?盖君子于世,只有两涂:得志则乐行其道,不得志则自乐其天,绝无所谓身家之丰啬,与后嗣之贤愚,足以萦绕其心。今渊明戚戚于子孙之不贤以挂怀抱,则其于道尚未达也。夫渊明之地步尽高,而老杜犹以其挂怀子孙,讥其不达于道,则其弃官之后,浩然天  相似文献   

2.
《螽斯》这首简单的民歌,《涛序》却无端地把它按在后妃身上:“《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朱熹又附和而释:“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更把它解成周王室众妾歌颂后妃的东西,真不知是从哪里说起!  相似文献   

3.
短文译注     
[原文](疏广的族人劝广买田宅)广曰:“吾岂①老悖②不念子孙哉?顾③自有旧田庐④,分子孙勤力⑤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⑥齐⑦。今夏增益⑧之以为赢余⑨,但⑩教子孙怠惰(11)耳。贤12而多财,则损13其志;愚而多财,则益B其过。且护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国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汉书·疏广传》〔注释)①岂:表反话,相当于“难道”。②老悻:年老糊涂。③顾:看;转过头看。④庐:简陋的房屋。⑤勤力:辛勤劳动。⑤凡人:~般人。①齐:同样;一致。③增益:增加;增添。②赢余:多余;多出来。④…  相似文献   

4.
职工业余中等学校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选有《蒲松龄故居参观记》一文,对其“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七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中的“孙子”,课本编者释为“子孙”,窃以为不妥。把“子孙”写成“孙子”,这不符合汉语习惯,例如:  相似文献   

5.
<正>姓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和"氏"原来有分别,"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改随父姓。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一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  相似文献   

6.
福州林则徐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显而易见,这副对联旨在告诫人们:留钱给子孙,或损其志,或增其过,害处甚多,并非上策。那么,  相似文献   

7.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①,子孙因为氏。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徒焉②。……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王莽时皆为二千石。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③,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④,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⑤,口无择言⑥,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  相似文献   

8.
《周易》之乾、坤二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为周朝治国哲典。此书之撰,意在垂训武王子孙牢记创业之艰难,深知“天命靡常”而励精图治。乾卦所述乃王受命之年二分二至初昏时的东方天像。坤卦内容为武王伐纣之全过程的占筮选辑。  相似文献   

9.
闻先生论证黄帝、炎帝、伏差、女蜗都是龙图腾世族社会的人物①伏差、文娟是“三苗”的始祖,而楚国人自称是黄帝的后代,可见南方的楚国人民包括苗人、汉人都是龙图腾的子孙。我又从此觉得孔子学说是代表北方的文化,即“民图腾’文化。商殷是自称“玄鸟”的子孙,”‘玄乌”是凤图腾”。夏是龙图腾,商克夏,是民图腾支龙图腾。周人自称来自后稷,后稷之母“履大人迹而生”,闻先生考旧传古帝王感生之事,由于履迹者,后稷而外,惟有伏案,因此、周六龙图腾子孙。周克殷,却是龙图腾克民图腾。闻先生还考证机融也是龙图腾子孙,闻先生说他…  相似文献   

10.
神宗好名畏议 东坡既系乌台狱,天下名公知其冤而多不敢正言,唯张方平、范景仁上书救之。方平书盛赞苏子之才,谓“其文学实天下奇才,而犹碌碌无以异于流辈”等语。其书未达御览,后苏子出狱,见其副本而吐舌动色,或问其故,苏子不答。有问苏子由者,子由曰:“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与朝廷争胜耳。今安道之书乃云:‘其文学乃天下之奇才也’。独不激主人之怒乎?但一时急于救之,故为此言耳。”又曰:“但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今乃开端,则是杀士大夫自陛下始,而后世子孙因而杀贤士大夫,必援陛下以为例。神宗好名而畏议,疑可以止之。”(《元城先生语录》)  相似文献   

11.
太仓王时敏,子孙众多而贤,其颛庵、麓台二孙尤为钟爱。康熙庚戌,俱以弱冠试捷南宫,泥金之报叠至。适吴伟业在座,戏曰:“彼苍天者,当是君家门下清客耶?”王骇问云何。吴曰:“善探主人所欲而巧于趋奉、事事如意者,清客也。今日之天无乃近是。”王不觉莞尔。(改写自清·钮琇《觚(?)续编·卷一》)  相似文献   

12.
《礼记·少仪》上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指敬而和皇皇指正而美,这是古人对礼貌用语的赞叹。我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华夏子孙理应将礼貌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我国古代和近代商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据此回答1~6题: 1.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曾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  相似文献   

14.
展喜犒师     
二十六年夏 ,齐孝公伐我北鄙② 。卫人伐齐 ,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 ,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 ③ ,展喜从之 ,曰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 ④ ,将辱于敝邑 ,使下臣犒执事⑤ 。”齐侯曰 :“鲁人恐乎 ?”对曰 :“下人恐矣 ,君子则否。”齐侯曰 :“室如县⑥ 罄 ,野无青草 ,何恃而不恐 ?”对曰 :“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 ⑦ 周室 ,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 ,曰 :‘世世子孙 ,无相害也 !’载⑧ 在盟府 ,大师职 ⑨之。桓公以是纠合诸侯 ,而谋其不协 ,弥缝其阙 ,而匡救其灾 ,昭旧职也。及君即位 ,诸侯之望曰 :‘其率桓之功。’我敝邑不…  相似文献   

15.
杜宁生 《现代语文》2006,(12):128-128
在当今许多人的心目中,姓氏基本上是个相同的概念,换而言之,许多人并不清楚我国古代,尤其在上古三代,姓和氏有很大区别.《通鉴·外纪》上明确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这即是说姓是一个族号,后来,由于子孙的繁衍,人口的增多,一族又分成若干支,因为居住地域不同,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本支的标志,这个称号就是"氏",这样,氏就是姓的分支了.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2010,(5):52-53
“君子之泽,五世而竭”,即可以纵情任性的子孙通常无法像他们苦难中磨炼出来的先辈一样,仍能充当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砥砺与磨难。  相似文献   

17.
第三大题丁卷关于疏广的这段文字选自《汉书·疏广传》,原文约有900字,为适应考试需要,删改为520字左右。删改后的文段已经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适宜于高中毕业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 “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令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 “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  相似文献   

18.
摹山范水,以大自然作为精神家园的唐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其如椽之笔,为唐诗国天空绘出了璀璨的花朵,在中华诗史上着了重重一笔。其诗,成为宴飨后世子孙之不可多得的佳肴玉馔。  相似文献   

19.
“故人”辨     
高中语文第三册《五蠹》有句云:“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旦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对“故人重之”句,课本没作注,人教社出版的《教参》将这句话译为“旧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显然,《教参》将“故人”译为  相似文献   

20.
丧葬之厚薄,自古难断之公案.儒家以孝道首倡厚葬隆礼,然疲民伤财之事立显,发冢害死之端频出.于是墨子基于功利而高呼薄葬:一日缩短丧期,二日少葬财物.然墨说终未易俗.至吕不韦,基于逝者而指出厚葬之害,致令逝者不得入土为安,一因逝者子孙生命不能永在、基业亦不能长久,二因财货诱惑流民盗贼横财之念,然世风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