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领巾》2007,(10):19-19
人们把塑料(sùliào)垃圾形象地称为"白色垃圾"。它的危害可大啦。它让我们的环境看上去乱糟糟(luànzāozāo)的。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景区,到处散落的塑料袋、矿泉水瓶造成了一种"视觉污染"。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正在按照人们的愿望,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研究创造新的食物。这种方法就是有目的、有选择地把一种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移植到另一种同类物细胞中,使它的基因发生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品种。这种方法克服了在传统育种中不同种属不能杂交的困难。已经出现了一些用遗传  相似文献   

3.
词的表层“所指义”与深层“隐含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在汉语词义研究中,人们往往以逻辑学观点,指出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的两重性。从语言与思维的一致性说来,这是对的;但是,从语言与思维的矛盾性和区别性说来,这种分析又是很不够的。语言中的词是表达概念的,但词义与概念又是不能等同的。概念是说明对象的实质并且把人们对它的全部认识确定下来;而词义并不是把人们关于对象的全部认识一览无余地总括超来,只是使人们把一些对象和另一些对象区别开来。词义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词的表义形式的多样性和词义演变方式的复杂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4.
(记者证编号:006)前段时间,一种不够典型的肺炎出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触(chu)动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k6ng)惧(ju)。人们把它当成会飞的坏蛋,把它叫做“飞”典。  相似文献   

5.
实际上,脑科学家们的研究证实了野口先生的方法是正确的。一位正在开发脑型计算机的科学家指出,“现代的教育之所以首先给学生灌输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然后再把知识加以系统化,就是因为人们误以为人的大脑宛如一台计算机。所谓填鸭式教育,就是把信息(知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古脑地塞进大脑,就像计算机的数据库似的,然后再给它一个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6.
“顺口溜”是一种自发产生、较上口易流行的口头韵文。它往往反映一定区域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现象。当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顺口溜,反映了人们对农村承包责任制的不理解,而今“改革十四年,幸福乐无边”的顺口溜,反映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赞赏。可见,“顺口溜”是一扇窗户,从中可窥见人们的心态;顺口溜是一把钥匙,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近来大中专院校里流行的一些顺口溜,反映了学生的一些心态:  相似文献   

7.
“无声”之景最难写,因为它除了给人一片宁静的感觉外,人们很难捕捉到直接信息。但在看似相同的“无声”之景中,却又有着种种不同的特点。要把这类景物准确而逼真地描摹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学名著中关于“无声”之景的描绘,给我们写作上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说说“”字刘迪当人们看到“”字的时候,往往把它与希特勒和纳粹党联系在一起,把它视为恐怖的象征,法西斯的代表。其实,字并非是希特勒的专利,它的起源很早,在印度、波斯、埃及和我国的古代遗迹中都有发现。古代的人们认为字表示光明,把它作为太阳与火的象征。婆...  相似文献   

9.
论“意识流”的特征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意识流”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但“意识流”的特征到底是什么?说法却很多,其间也不乏种种误解。最常见的一种误解,便是望文生义,以为“意识”者,乃心理、精神、灵魂之意,于是或把“意识流”同心理描写等同起来,或把它看作是表现人们精神世界的唯一方法,甚至于把它当成塑造人的灵魂不可或缺的东西,由此得出要搞创作不用“意识流”不行的结论。我以为这种结论不符合“意识流”的实际,若不加以澄清,必然会给文学批评、文学研究造成混乱。下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丹麦、瑞士等地的一些邮局,最近有了一项新的业务——“邮寄”孩子。人们只要在孩子背后贴足邮票、写清地址,把孩子送到邮局便可“寄”走。每  相似文献   

11.
赵艳杰 《现代语文》2009,(11):117-118
文章好不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一是语言。而且语言要重要一些。语言不好,就很难把内容表达好。人们说的美文,主要是针对语言说的。美丽的语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文章要有文采,这是近几年评判中考作文时日益强化的一点。而语言的表达恰恰是一些中学生在写作上的软肋。  相似文献   

12.
在商品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正常的,但也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有些人单纯地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客体的人的一种关系,是在创造价值中体现出来的,它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有机构成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书,人们把它称为“良师益友”、“解闷朋友”。这个比喻对我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古往今来,人们赞美书的名言名句成千上万。在记忆的心扉中,读书的生活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书就像一幅幅耕耘画,它带着我们去领略人生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一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看到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为恩格斯的未完成著作,是捆入四束的10篇论文、169段札记和两个计划草案的集印,恩格斯既没有给它编定次序,也没有确定书名。这个客观情况使人们在学习和研究它时容易产生某些不同的理解。在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个长时期里,人们把这本书用于教学讲授时,一般多以原著介绍的方式处理,或者把书中的有关论述纳入哲学课程的内容之中,这样做一般还不大会引起争议。但一旦把它作为一门相  相似文献   

15.
论“肥胖”     
“肥胖症是杀人凶手,就象吸烟是杀人凶手一样。”这是朱尔斯,赫希博士说的。赫希警告说,“公众大多把肥胖症看作是只与人们的体形相关的东西,而很少考虑它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他的这个小组经过反复观察研究得出结论:“人体超重表明在人体许多部位都潜伏着很深很重的危机”。我们过去,在电影、电视里经常看到一些外国人的“大腹”,而在我国随着改  相似文献   

16.
注意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 心理活动,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它是注意的第一阶段。当某一事物出现,学生感到新鲜奇特,对它有兴趣时,就会把注意指向这一事物。 根据指向的特点,可以用从玩入手,从巧入手从趣入手,从疑入手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指向到老师的讲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但它在给人们带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伤害。受伤害最深的无疑是广大的青少年学生。一些学生因过分沉湎于网络而导致辍学、离家出走,以至发生意外。还有一些学生因沉湎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导致成绩急剧下降,觉得愧对父母、老师而自伤、自残、自杀。网络虽非洪水猛兽,也不值得我们谈“网”色变,但面对受伤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为什么青少年会如此迷恋网络?一方面,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自…  相似文献   

18.
我们听到很多人把"说服"读为"shuìfú",也有很多人把它读为"shuōfú"。针对这一混乱现象,我们对"说服"一词进行了一番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一些较权威的汉语辞书,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老师和部分大学生,我们想通过这次调查帮助人们更准确的把握这个词的读音。  相似文献   

19.
张畅 《初中生必读》2014,(10):42-43
鲎,是海洋中一种体形较大的节肢动物,最大的有60厘米长。迄今为止,这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4亿年。经过漫长的岁月,与鲎同时代的一些动物,或得以进化,或早已灭绝,唯独鲎不但生存下来,而且仍保留着原始的特征,没有丝毫的进化,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活化石”。是研究动物进化史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20.
曾看过这样一则谜语:"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只等飞来将."描述的是蜘蛛结网捕虫的生动情形.我们知道,蜘蛛网既是蜘蛛栖息的地方,也是它赖以谋生的工具,而结网也是蜘蛛与生俱来的本能.结网的过程中,功勋最卓著的要属蜘蛛的腿.首先,它用腿从吐丝器中抽出一些丝,把它固定在墙角的一侧或者树枝上,然后,再吐出一些丝,把整个蜘蛛网的轮廓勾勒出来,再用一根特别的丝把这个轮廓固定住,这是为继续穿针引线搭好脚手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