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2.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诗题“望岳”,是未登上泰山时望山而咏,这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全诗洋溢着诗人的青春气息,表现出诗人的远大胸怀。诗魂是一“望”字。诗贵含蓄,此诗句句写“望”,而句句未出现一个“望”字。望岳由远而近,从朝到暮。首句中“岱”是泰山的别名。“宗”,长也,  相似文献   

3.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二十三岁的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之后,次年就开始了他为时四五年的生平第二次漫游,即后来他在《壮游》诗中所说的放荡齐(山东)赵(河北)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中国历史上的状元,能进入第三流诗人行列的都寥寥可数,布衣  相似文献   

4.
华山在我省关中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之主峰,一称太华山,在渭南地区华阴县以南,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这座名山为花岗岩断块,向以奇峰险景、雄伟挺拔而驰名天下,有莲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阳(东峰)、玉女(中峰)、五云(北峰)等峰,自古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华岳仙掌”,为关中八景之首。历代咏华山的诗作不少,文采蔚然。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望岳》,是一首极其独特的登山诗。其独特之处,并不全在于这首诗拥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也不全在于诗中破空而出的一腔豪情。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独辟蹊径的艺术构思:写攀援登山,并不从实地登山落笔,而是远远地站立在泰山脚下,展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带领读者,在一种深情的眺望之中,让自己的心灵以矫健的步履,自下而上,去感受登临带来的景、情、理,  相似文献   

6.
杜甫诗《望岳》,是一首极其独特的登山诗。其独特之处,并不全在于这首诗拥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也  相似文献   

7.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五言律诗题为《望岳》,是杜甫为咏诵东岳泰山而作的名篇之一.杜甫曾先后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别咏诵东岳、南岳和西岳,此诗为其中较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之间,时杜甫仅二十多岁.此诗构思奇妙,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气势磅礴,读之如临其境,韵味无穷,为历代人所崇尚.其原诗刻石早佚,今泰山尚存铁保、何人麟、吴大(?)和李一氓等名家书写的《望岳》诗刻石四处,摘其诗句而书刻于泰山者亦有多处,历代文人对此诗的重视可见一斑.然历来注此诗者,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选》的注释,对中间两联的注释均欠妥,有必要进一步商  相似文献   

8.
9.
在这首诗里诗人既没写“开窗放入大江来”的壮观,又没有写“淡扫明湖开玉镜”的奇景,而只写遥远瞻望中的一种感受,一种情感的体验。原来诗人的游踪并没有到山中,他的笔并未实际接触到泰山的实景,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雄伟磅礴的气魄,苍茫阔大的图景,使人真切地感到诗人胸中耸峙着一座泰山。  相似文献   

10.
杜甫(公元712—770)是我国唐代具有重法轻儒倾向的政治诗人。《北征》是杜甫著名的长篇政治诗。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杜甫这篇重要作品,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杜甫诗中的主要政治倾向,批判地继承唐诗这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总结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促进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创作运思入手,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和岳阳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范仲淹是用了虚拟的写小说的手法才把它们“联系“上的.  相似文献   

12.
"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诗中的句子,历来被认为是极写泰山之高的夸张写法。本文从实际考察出发,以求实精神论证"阴阳割昏晓"是泰山的实有之景,并非夸张之词。  相似文献   

13.
14.
曾坤 《语文知识》2015,(1):75-76
杜甫诗集中有三首以《望岳》为题的诗,分别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其中最著名的是写东岳泰山的诗,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其为:公集当以是为首。浦起龙的评价虽有一些拔高,但该诗写得很成功当是千载不刊之论。这首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起初笔者发现,学生认为这首诗很难理解,于是笔者便引用王维的《终南山》诗,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快速地理解了这两首诗,而且饶有兴致地背诵了《终南山》。下面将这两首诗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这一年杜甫二十四岁,据他自己说,由于文章的不合时宜,他忤了主考官,因而落第。此时的杜甫一方面有着儒者积极入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因落第而入世不能,两方面激烈的碰撞无疑是本诗情绪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入手,分析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一诗的四种英译文,从中可以看出语气、情态、评价等均具有人际意义,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公元756年,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也是肃宗至德元年。这一年六月,玄宗在抵挡安史叛军失败后仓皇逃离长安。七月,肃宗在一群朝臣的支持下于灵武即位。在已失陷的长安城中,滞留着众多来不及跟随玄宗离去的朝廷官员乃至王室贵族,职位卑微  相似文献   

18.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到洛阳举进士不第而归。于是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过起“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途中写下了这首《望岳》诗。此诗题目虽为《望岳》,但全诗无一“望”字。细读精思,句句是写向岳而望,追随着时空的变化,沿着心理的轨迹,由现在望岳而遐想将来的登岳,从而描绘出一幅苍茫开阔的“泰山图”,勾画出泰山磅礴的气势,苍翠葱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全诗用一个设问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相似文献   

19.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济阻、王德全、刘秉臣三同志合著的《杜甫陇右诗注析》(以下简称《注析》),注析了杜甫公元759年辞去华州司功参军后居住在秦州、同谷期间的117首诗作。这部书既有学术性,又有普及性,是一部对学术、对读者都十分有益的书。  相似文献   

20.
有的老师在讲授杜甫的《望岳》时,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诸语引导内容的赏析,当为一处失误。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说仅属律诗,而《望岳》是一首古诗,借以分析诗作,实有不妥。律诗由古诗发展而来,两者具有严格的界限,不可不慎加区别。谨此,本文即就律诗与古诗的区别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