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几十年来的传统观念认为,资本范畴以及同它相联的剩余价值、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等范畴,反映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是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经济范畴,对社会主义不适用。这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商品经济历史性的论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章认为,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在任何社会始终存在。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也必然存在,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变了,它体现的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2.
价值问题是整个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价值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西方当代经济学尽管极力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试图把它当成无用的“赘疣”予以抛弃。但是,经济始终是人的经济,只要经济存在一天,经济学的研究就不可能离开价值的研究。劳动价值学说作为对商品经济本质的揭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适用。只有认清当代中国经济与劳动价值学说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我国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卓炯同志在《也谈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一文中说:“我们这些年来之所以经济效益不高,就是不重视 m,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并和剥削等同起来。”又说:“我们的一些同志硬是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因而模糊了经济效益。”我们认为,卓炯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剩余价值这个经济范畴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经济范畴是揭示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概念,反映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的东西。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  相似文献   

4.
剩余劳动是原始社会以外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其表现形态是各异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资本一样,剩余价值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在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中,它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承认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范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劳动价值论是一个经济学理论,但又不仅仅是经济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价值论不仅在经济学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从哲学角度对其意义争价值进行分析.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就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价值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科学性所在,从而确立劳动价值论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从哲学角度研究,就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劳动作为人类本质的意义以及劳动价值论是如何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劳动价值论的意义探寻,有利于今天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创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主要课题是:在改革和发展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形成一套能反映中国经济本质关系的基本范畴,构建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基本框架。在方法论上,要以唯物辩证法作为基本方法,同时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必须处理好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化,继承、引进与创新,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经济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等关系。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围绕价值概念,经济学家们展开过长久的论争。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看,经济价值只是作为普遍价值的哲学价值的一种具体的存在形式,因此,哲学价值对经济价值的研究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只有从哲学价值出发,才能正确把握经济价值的内涵,忽略了这一点,对经济价值的认识就有可能定位不准而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概念在讨论之初既失偏颇,其后展开的理论的正确性就得大打折扣了。 一、作为经济价值基础的哲学价值 要理解经济价值,首先要对哲学价值观作一番考察,主要涉及价值内涵、价值结构,以及必须扭住不放的有用性价值涵义。 价值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 价值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这里仅提及与本文论题密切相关的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对于人和人类社会而言,价值是普遍存在的,因而存在着普遍价值,反映普遍价值的范畴,是哲学价值范畴。价值是普遍存在的,但现实存在的价值都是特殊的价值,而不是普遍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行高中教材,剩余劳动的教学是在讲授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主义工资中进行的,这无疑是科学的、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历史存在问题存在着曲解,误认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是同生共灭的,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和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我们认为,正确认识剩余劳动的历史存在及其实质,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教学。 第一,剥削都是对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 剩余劳动是劳动者超出必要劳动范围所进行的劳动,即生产超出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必要生活资料以外的生产品而消耗的劳动。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产品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脱离动物野蛮阶段的一个标志。“人类社会脱离动物野蛮阶段以后的一切发展,都是从家庭劳动创造出的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生活的需要尚有剩余的时候开始的。”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使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可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财产不平等现象,使人剥削人成为现实。因此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剩余劳动始终存在并体现着生产资料占有者和直接劳动者之间的对抗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价值或财富源泉,向世人展现出经济学中“非庸俗”的科学因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全部政治经济学说的科学的辩证方法的内涵。在学习和运用《资本论》的各种历史规范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基础上,将资本、货币、剩余价值、剩余劳动等政治经济学范畴从资本主义经济中剥离出来,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剩余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之中,这一概念的主要作用在于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也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或奥秘,中师《经济常识》课本指出:“超过必要劳动的界限而延长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劳动的凝结。”(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应该说这里关于剩余劳动的叙述是清晰的和明确的。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如“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剩余劳动?”“社会主义剩余劳动和资本主义剩余劳动有何不同?”等等。下面,本文就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资本论》里,资本不仅是个历史范畴、哲学和经济学范畴,资本也是一个生态学范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资本在本质上既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同时也是能够带来剩余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二者的辩证统一。资本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资本的职能就是资本对劳动的利用和剥削;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方面,资本的职能就是资本对自然的利用和剥夺。从长期来看,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存在文明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资本论》里,资本不仅是个历史范畴、哲学和经济学范畴,资本也是一个生态学范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资本在本质上既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同时也是能够带来剩余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二者的辩证统一。资本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资本的职能就是资本对劳动的利用和剥削;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方面,资本的职能就是资本对自然的利用和剥夺。从长期来看,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存在文明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与秉承经典范畴理论的生成语言学针锋相对。本文分析了范畴实质,对比了两套范畴理论的基本点,认为经典范畴理论和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处于不同的层次:前者以本质为鹄的,后者以现象为依托;原型固然存在却不能作为划分范畴的根据。讨论维护了经典范畴不可替代的价值,也由此指向认知语言学学理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价值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价值论研究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90年代价值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属性还是一种关系、哲学价值与经济学价值的关系、价值论研究方法、价值评价、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等问题深入开展了探讨。作者对这些讨论问题作了详细述评,既指出了价值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指出了讨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真理是什么?     
真理是什么的问题,看来早已解决,不成问题,其实不然。近几年来,在有关真理问题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真理是指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相符关系,属于关系范畴。例如,有人指出:“真理在本质上只是一个关系范畴。真理论,就是以人的认识作为对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认真攻读马克思的原著,并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我们看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存在的社会条件:“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即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由于这种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要搞清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劳动、资本、地产、垄断、竞争、货币等范畴及范畴间的本质联系,必须从异化劳动范畴出发。异化劳动范畴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其它一切范畴的一般的、潜在的本质规定,而其它一切范畴则只是异化劳动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如同许多其它的经济学范畴一样,“市场经济”在东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并不具有大家一致认同的定义。即便是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同作者对这一范畴的界定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否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交换关系或市场组织制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这一事实说明,市场经济可以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相溶合,尽管在不同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本文拟就市场经济的一般功能及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具体作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一生并没有写过经济伦理学的专著,但是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如果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现象和本质的分析,是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考察的话,那么,由此得出的所有理论成果,诸如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未来所有制理论等等,都蕴藏着经济伦理学的实质内容。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述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伦理范畴的演绎,对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分析、批判,对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19.
对知识经济学及其核心理论──知识价值和若干规律进行探讨.从现实知识和经济活动中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形成知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立知识经济学应参照吸收信息经济学的成果与方法.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知识价值论,是知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在谈到剩余劳动时,马克思说:“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马恩全集》第25卷,第925页)而各个社会剩余劳动的性质与形式,则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生产中,剩余劳动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它体现着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关系。这点大家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至于它的价值表现该如何概括,或属什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