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怎么忘得了呢?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2.
高考结束以后,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我让自己的心情很尽兴地激动了一会儿,才慢慢打开那封金光闪闪的来信。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周围没人。陪伴我的,是偶尔的几声鸟叫,几声蝉鸣,还有一株小白酒草,两株苍耳。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地看。是发了狠。是用目光在…  相似文献   

3.
七、八月的广东格外闷热、潮湿,我和高三(3)班学生们一起在焦急和期盼中等待着.终于,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寄到了学生手里.被称为"理科实验班"的广东实验中学高三(3)班学生,在去年高考中,取得了辉煌成绩:三人被北京大学录取、三人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五人被浙江大学录取、两人被复旦大学录取,四人分别被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录取.另外,班里还有20几名学生被广东中山大学录取.我和学生们共同享受那激动、喜悦的瞬间.大家相互祝贺,相互安慰,就像高温的天气一样持续着.  相似文献   

4.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我让自己的心情很尽兴地激动了一会儿,才慢慢打开那封金光闪闪的来信。信上没多少字。很严肃,公事公办的态度。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周围没人。陪伴我的,是偶尔的几声鸟叫,几声蝉鸣,还有一株小白酒草,两株苍耳。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  相似文献   

5.
温玉顺  莫岭 《高中生》2010,(25):45-45
每到大学录取季,美国考生都会怀着期盼的心情,等待着录取信。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会收到录取信,还会收到大学的拒绝信。从这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6月22号,成千上万家庭彻夜等待在电脑前,刷新着屏幕。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理想的考生,全家欢腾;成绩不尽如人意的,考试出现失误的,尤其是离各批次分数段差小的,开始考虑是复读,还是将就着上一所大学……七月中下旬,随着录取通知书陆续到达,学校门口公告栏不断刷新着录取名单。又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没被理想的大学或专业录取,被非心仪大学录取或是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又有人在考虑是听从现在的安排,还是再考一年上个喜欢的专业和大学……  相似文献   

7.
彭佳 《中文自修》2007,(12):42-42
有些事需要等待,有些事需要追寻。 等待中有欢乐,有焦虑,有无可奈何,有迫不及待,等待中包含人间百味。就像高考结束后,每位学子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心中有揣测、有焦急、有波澜。但一旦通知书到手,笑的笑,哭的哭,后悔的后悔,难过的难过……  相似文献   

8.
高考考试——填报志愿——等待录取。一个完整的流程才意味着高考的彻底结束。因此,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考生从此可以安枕无忧。当志愿填报完毕、提交的那一刹那,考生的任务才算告一段落。如果说高考的分数是上理想大学的前提,那志愿的选择和填报则是理想大学成功录取的关键。高考成绩很好,但志愿填报得不合理,没被理想大学录取的考生每年的人数都不少,这是考生的一大遗憾,甚至是一辈子的痛。作者根据自己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经历和体会,结合学生被高校录取的实际情况,谈谈填报志愿的一些看法,供2010届考生参考,希望能在大家填报志愿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高频问题五:确认录取在招生录取期间,考生常会遭遇一些让人疑惑甚至啼笑皆非的事情。[问题举例]1.我被××大学××学院录取了,录取通知书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上的内容与上网查询的结果一致。可是没有收到《新生录取信息  相似文献   

10.
徐贲 《语文新圃》2008,(8):17-18
又到了大学录取新生的季节.国内的朋友问我.美国也有破格录取吗,是怎么回事?说起大学破格录取,许多人想到的是特别优秀的学生被顶尖学校录取.其实,那是"超格"录取,不是"破格"录取.……  相似文献   

11.
骆基 《良师》2010,(1):37-37
每到大学录取季,美国考生都会怀着期盼的心情,焦急等待着收到信件。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会收到录取信,还会收到大学的拒绝信。从这些拒绝信的态度、措辞里,可以看出该所大学或校长本人的风格,以及可能会给读信考生带来正面或负面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在等待录取通知的日子里,我经常到妈妈的饰品店帮忙。 那个星期六,由于店里顾客多、生意忙,妈妈脱不开身,就让我去批发市场进一些急缺的货回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10,(9):23-59
选择大学,兴趣当然重要,但高考成绩也很重要,因为与能否录取直接相关。 我的成绩究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 与我的成绩匹配的大学有哪些? 一切尽在——  相似文献   

14.
安大影像     
七月,我在期待和忐忑的心情中,收到了安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八月,顶着炽热的阳光,我走进了安徽大学新校区——磬苑校区,在期盼与憧憬中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在梦寐以求的期盼中,在2005年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半年,我所报考单位的公务员招录名单终于公布了,我的名字赫然在列!朋友们纷纷向我探询成功的秘诀,我如实相告:这首先是自学考试的功劳。蓦然回首——自考如梦1999年9月,我怀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城市开始梦想中的求学生涯,因为来自农村,当同龄人还沉浸在刚进大学的喜悦中,一个学期没结束,我就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前途来,很想在毕业后继续考研,但家里负担不起;不考,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本科生要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又非常困难,矛…  相似文献   

16.
李璐 《留学生》2011,(8):13-14
李庆彬是个“80后”,并且是个海归“80后”。 几年前,李庆彬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毕业生。跟许多同学不样的是,毕业后,他并不着急找工作,而是耐心地等待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与名次     
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F0003-F0003
高考结束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现了文理科状元,文科和理科状元的总人数各百分之百,这些状元都被哪儿的大学录取了呢?除了在内地招生的香港一些大学外,还有多少状元?说白了,是不足百分百的。清华与北大两家中国一流高校究竟录取了多少状元?是否还有其他高校录取了百分之百内的状元?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逆流而行     
清晨,在全家人的热切等待中我拨通了中考查分热线。当知道成绩的瞬间,心中一阵冰凉——我并没有被自己向往的那所重点中学录取。这对我及家人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之后,那些令我"尊敬的人们"让我备尝了当今社会世态炎凉的滋味。  相似文献   

19.
幸运录取10年寒窗,我等来了一张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全国4880名多优秀学生报考仅录取300余人、又拒绝了11名各地高考状元的情况下,我作为港大在重庆录取的三名学生之一,真算是幸运了!(现在想来,能有机会参加港大的考试还有一点偶然,因为那时候当我了解了港大的录取方式,再写好申请寄往港大时,几乎已经是申请递交的截止时间了。)香港大学是第二次在重庆招生,考生可以直接申请就读,申请人参加港大自己组织的考试,与内地的高考并不冲突,所以给向往顶尖大学的同学们提供了又一次的机会,如果你有足够实力,完全可以被两所大学同时录取。感受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日本帝国大学之一的大阪大学为例,以其招生录取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录取程序、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3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大阪大学招生录取机制的5个特点,即大学充分行使自主权、录取程序弹性化、考试科目内容设置广泛而细致、各学部和专业录取标准多样、录取方式多元化。从比较的视角,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情得出的启示是:给大学适当下放自主权利、调整招生录取程序和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科目和内容的设置、大学各学院各专业自主确定录取标准、探索和完善多元化的录取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