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别推荐奖授予一部展现一位普通的、事实上是极不平凡的邮递员形象的广播剧《深山信使》。这部由阚平编剧、蔡淑文导演的感人至深的广播剧来自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  相似文献   

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剧《深山信使》在国际上连获两项大奖,这是该台上下相关人员同心协力、精心制作的结果。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它启示人们:只要我们广播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工作多一点敬业,对艺术多一点创新,就可能制作出在国内深受欢迎,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王敏  李征 《中国广播》2008,(6):43-44,50
以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友的感人事迹而改编的立体声广播剧《深山信使》一经播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2007年9月,这部好评如潮的作品再次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广播剧奖。至此,《深山信使》已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国内外四个极具分量的奖项——2006年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湘梅 《记者摇篮》2004,(6):19-19,31
广播剧艺术是以语言和音响来进行审美造型和传递情感的。综观各类艺术形式。无一不是跟着时代的脚步契而不舍地追求富有鲜明的个性,寻觅自己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和对象,探索着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统一,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杨顺安 《视听纵横》2003,24(6):93-94
京剧演员或漫画家能冠以大师,当属凤毛麟角,梅兰芳和丰子恺即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有杰出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之相遇,该是何等辉煌的场景。浙江电台和桐乡市广电局联合创作、录制的广播剧《相见恨晚》再现了这段至纯至美的艺坛佳话。  相似文献   

6.
张兵  毛时安 《新闻世界》2010,(4):154-154
广播剧《乡村义工周世友》以细节和真情,真实地反映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1987年,英国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3990万美金的天价拍出了凡高的一幅《向日葵》,奠定了凡高在世界美术长廊中的至尊地位。立体声广播剧《孤独的向日葵》就是以这一当时轰动世界的新闻事件为开端讲述了凡高短暂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蓝盛敏 《视听》2021,(2):47-48
本文以广播剧《界碑》为例,谈谈广播剧如何充分发挥语言、音响、音乐、解说等声音的相互结合作用,突破单一声音表现手段的限制,建构一个"具象"的故事场景,将听众带入广播剧特有的时空之中,让听众在欣赏广播剧时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朱桃 《视听纵横》2009,(4):86-87
2006年6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奉化的布龙荣登遗产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800多年的舞龙历史、40多个传统套路、鲜明的艺术特征和表演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龙舞表演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作为广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剧曾经有过辉煌,曾经拥有众多的听众。然而,随着媒体激烈的竞争,广播剧听众市场有明显萎缩。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央电台及不少兄弟省市电台的广播剧却有相当的发展,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联系河南广播剧创作发展的实际,研究探索广播剧的生存之道,这对于重新振兴广播剧市场,大有必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洁 《新闻爱好者》2012,(15):83-84
2011年底,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审结果揭晓,漯河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婆婆也是妈》(以下简称《婆》)入选"五个一工程"。本人作为该剧的作者之一,深感荣幸。回顾过去,漯河电台广播剧创作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警笛声声》、《连贞酒楼》、《军功章的故事》连续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攀比》、《桃李情》也分别荣获中国广播剧奖及中国广播剧文艺专家评比"金奖"。《婆》剧也正是在过去的水准和艺术智慧的基础上,又一次获得殊荣。与过去有所不同,《婆》是以2009年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的漯河农村妇女王淑贞为原型而创作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淑贞的前夫因病去世,她带着孩子与双目失明的婆婆改嫁,侍奉婆婆到98岁。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广播剧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以声音塑造形象,以声表情,声情并茂,激发听众的联想与想象;而听众则经过想象,在脑海中实现对时空的跨越,完成从声音艺术形象向可视化艺术形象的转化,形成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具像性的、完整的最后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广播剧创作中,要充分研究如何更好、更深刻的启发和诱导听众的想象,创新与拓展构成想象艺术的元素,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听众收听心理需求的优秀作品,增强艺术感染力,实现最大化的传播价值。本文以《鼓岭寻梦》为例,从题材、主题、剧情、场景、悬念等几方面,对构成广播剧主要的想象艺术元素加以剖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英雄辈出的中原大地更是文艺作品生长的良田沃土。任长霞的英雄事迹见诸媒体之后,各种文艺作品争相涌现,在广播影视文艺界乃至全社会形成五彩缤纷的“任长霞现象”。在电影《任长霞》即将拍竣时,电视剧《任长霞》已于2005年4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与此同时,由河南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和有关部门主办的弘扬长霞精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忠诚颂》在河南郑州举行。值得一提的是,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女公安局长》,在如何利用广播剧这一独特形式进行主旋律题材文艺创作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剧于2004年12月在河南电台播出后,今年5月1日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众多文艺作品之所以引起强列反响,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都凸显了一个鲜明特点:人性、人民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喜讯,我省的广播剧《遥远的井冈山》荣获2000年中国广播剧专家奖一等奖,该剧是根据我省作家邱恒聪的长篇小说改编、由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联合录制的。我们从广播里一字不漏地听过这个广播剧,深深地为该剧的艺术魅力所打动,  相似文献   

15.
广播剧《三体》以丰富细腻的声音细节,营造出具体真实的故事情境,塑造出一系列鲜活立体、有丰富侧面、有成长转变的人物形象,建立起渺小个体与浩瀚宇宙的现实联结,令三体宇宙有了真实的质感;以视觉留白、听觉留白、冰山式的叙述风格,为听者拓开自主想象、抒放情绪、沉浸思考、猜测回味的广阔空间。作为声音艺术的广播剧,具有比视觉艺术更强的说服力、更近的审美距离、更明确的内容指向,这是广播剧沉浸感和吸引力的来源,而其中隐含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广播剧《歌唱祖国》的创作经历,从真实再现和艺术表现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论述了广播剧制作上的场景再现、背景铺设、立体声设计以及技术手段支持等内容,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唐莉敏  符云柯 《声屏世界》2021,(8):47-48,58
作为政策剧,《江山如此多娇》艺术创作是成功的.该剧建立在扶贫现实基础上,真实地表现了生活,让剧作有了扎实的现实基础,同时对真实的生活进行了净化、深化和美化,有力提升了剧作艺术美学高度.该剧在每集结束时以创作札记的方式,记录扶贫工作的现实,与剧作相映成趣.不同维度的真实追求,使剧作呈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于志成 《视听界》2002,(2):76-76
1978年6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第三电台播出了一部20分钟的没有任何对话的广播剧,题目为《复仇》。它将社会环境音响与自然环境音响结合到一块,叙述了剧中第一人物一路躲避警察追捕,到剧中第二人物家中将其杀死在洗澡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代平平 《新闻窗》2013,(4):65-66
曾经有一个时期,广播媒体的收听率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远不如电视和纸媒。但很快,广播从业者们便『吾出了其间的奥妙,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从城市到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生活节奏的加快,率先在南方,广播行业开始了第一次冲击,随之便更加广泛地进入了城乡各个领域,以至在出租车上我们也能听到它的声音,从而再次彰显了广播媒体的强劲优势。  相似文献   

20.
当一部再现新时期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战士李向群艺术形象的三集立体声广播剧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听众反映十分强烈。李向群是位抗洪英雄.他带病上防洪大堤抢险堵漏,终因劳累过度并受疫情感染而牺牲,是年21岁。剧作者对其英雄事迹合乎逻辑地深化和诗化处理的艺术效果,在听众中产生了共鸣,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