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国学教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当下,国学热逐渐兴起。但因为现代教育缺乏古代的语境和文化氛围,导致现代人传统文化积累不足,对国学的阅读有较大的困难。而用漫画这种对当代读者最具亲和力的阅读形式对国学进行解读,进而推广国学,使国学深入民心。这点在蔡志忠的系列国学漫画面世后得到充分的证明。对蔡志忠国学漫画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市场开发的重要作用及其漫画表现形式对于国学文化解读的运用进行研究,对于以漫画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振国学对你我意味着什么?当今社会,一边是网络涂鸦文化、时尚文化喧嚣尘上,一边又是传统人文精神归位和国学热的呐喊。虽然可能国学是一门与现代经济生活日益格格不入的学问,但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国学的文明薪火能得以保全与流传。毕竟,国学是我们的传统,对我们来说始终具有精神脐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弘扬国学”的倡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与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与信仰真空,很多中学生能熟练阅读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文言文;满嘴的流行歌词,国学基础却少得可怜,写文章找不出像样的词汇,对东方的古老智慧知之甚少。并非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满腹诗书的夫子,只是国学著作中所蕴涵的价值观需要他们有所认知,现在的青少年既缺乏责任感又,心理脆弱,自我任性却承受不了现实中的挫折,古代先贤的美好德行、坚韧品格会对他们有所裨益。沈阳20中从1996年开始已经连续专门为学生们开设了8届”国学…  相似文献   

4.
将国学教育纳入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必须解决其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问题。从国学教育的目标、课程开发及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寻找其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即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发国学课程,释放国学教育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国学教育与教师发展之中三个方面的契合,对当前学校国学教育的开展有所启示,从而促进国学与现代教育相互融合,实现稳定、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4):22-23
国学文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结果,推行国学文化教育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再次发扬。现代技工教育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对现代技能人才进行人文素养培养,使其人文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而且有利于国学文化的再次发扬。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现行技工教育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的还很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文化经典著作的实例不多见,国学文化对人的道德情操的影响在技工院校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阶段,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国学文化教育的比重,这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也是符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本文主要从现代技工教育角度,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当代技工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国学的定义发起于20世纪,一般是以儒学为主体,包含哲学、史学、文学、伦理等各类学科,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是以经、史、子、集为一体的文化体系。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现代教育中对国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内大力宣传国学精华思想的同时,国外也兴起一股强烈的中国风。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沉积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思想,这些思想和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繁衍至今,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也奠定了现代文化的基础。国学经过众多学者的提炼和改进,已经大量融入现代教育中,并对我国现代思想品德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国学的界定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以及学术研究,夏商周时期,国学被称  相似文献   

7.
乔玉萍 《甘肃教育》2014,(13):88-88
正国学,即所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的智慧精髓,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国民对民族文化精髓认识的回归,让孩子"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的呼声。我园通过几年国学教育的实施,感觉到国学教育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无论是对其知识的增长与智能的培养,还是对其  相似文献   

8.
自西学以优势的姿态引入中国,国学价值就遭到质疑。梁启超解决了国学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从学术的角度找到了国学与西学的结合点,为国学引入西式教育体制解决了理论困惑。他从文献、德性与科学精神三个角度将国学恰当地嵌入西式教育体制内,并力图建立连贯性的国学教育,解决西式教育体制下师生物化的关系、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答了:何为国?何为学?何为中国的国学?这就是以从爻号演变而来的汉字符号把握天地人变化规律的学问。爻号、由爻号演变的文字、释卦爻的周易,都是中国国学的根源。由周易而来的道家、儒家以及由印度传入的佛教,都是中国传统的国学内容。国学就是要继续研究人与天、人与人、人与己关系的学问。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传统思想教育和国学教育的价值应有冷静的思考,要认清大学生目前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个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学教育的历史文化功能和成败得失,探索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之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人文素质提升是重要的.挖掘国学传统与大学生思想相对应的积极因素,充实到现代教育中去,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浅述“国学”的概念,以及这一概念出现在清末的意义,进而讨论了“国学”与今日学术分类的关系,“国学”的范围,研读“国学”古籍要探究元典、排除误导,弘扬“国学”的学术研究而不宜倡导青少年普遍读“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在国学教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效用,因此分别就音韵学在小学教育、义理思想教育以及辞章文学教育上之意义与效用,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与大学校训之间是相互彰显的,应结合国学的文化底蕴,发挥大学校训精神的关照作用,把国学与校训辩证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术是指中国本土的、传统的学术体系。除了儒学之外,它还应当包括佛、道及各种民间宗教文化和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文章认为龟兹学是多种文化(包括宗教)的兼容并蓄,它们对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汉学是指国外一切研究中国的学问;汉学翻译与普通的翻译活动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所要翻译的外语内容正是用来体现汉语语言所在的社会或环境下的文化、历史、语言和文学等;因而相对于异质文化,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更注重结合考虑中国的实际,遵循并发展中国的翻译理论,其中,回译是汉学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总之,汉学翻译是沟通国学与汉学发展的桥梁,对传承文明、构建和谐世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汉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汉学世界化进程可分五个阶段:"国学"走出国门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传播,汉学世界化起步;16~17世纪之交,以儒学为核心的"东学西渐"标示汉学世界化进入中古期;19世纪中叶英国传教士东来翻译中国典籍和设立汉学讲座标志汉学世界化进程进入近代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研究中国学术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汉学世界化进程进入现代期;"孔子学院"遍及各大洲,汉学世界化进程加速,进入当代期.  相似文献   

17.
理学与国学运动有着密切关系,20世纪前期的国学运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国粹派和新潮派两大派。在许多国粹学者看来,儒学是国粹,而宋代兴起的新儒学—理学才是国粹的核心。新潮派国学家将宋明理学作为研究对象,将宋明理学典籍作为国学基础之一,而不是尊之为"国粹",这是新潮派和国粹派的分歧所在。新潮派国学家知道对理学的批判并非他们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从纯学术的观点出发,采用新的科学方法,以解决理学的某些困难的学术问题。国学家们对理学基本事实的考证能促进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教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内涵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国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措施,促进国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学实相对于西学、新学而言,传统具有复杂性,国学传统也具有复杂性。对国学传统可以做五个层面的分析:知识层面、学术层面、道德价值与人生追求层面、终极关怀层面、国魂与族魂层面。研究和分析国学传统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诠释学方法、批判继承法和矛盾分析法。实现国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就要大力提倡和阐扬"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研究纲领,一方面以现代化批判传统,另一方面以传统和后现代批判现代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现代性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理工院校也应当高度重视国学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的相互激荡、道德修养与科学技能的相互促进,是优秀创新科技人才成功培养的必要条件。理工院校尤其是一些地方理工院校当前的国学教育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学科局限、观念偏向和师资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探索适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国学教育方式和方法,其中,国学教育与思政教育适当结合的尝试及其经验值得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