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数不少的儿童有过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体验.从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儿童的这种宽容符合“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的功利原理因而具有合理性.但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没有考虑他人和共同体的利益,宽容也仅仅是实现儿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偶然性手段,这使得这种宽容具有局限性.面对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价值教育需要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从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转向基于共同体功利的宽容,引导儿童不仅仅将宽容作为增进个人和共同体利益和快乐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自主追求的价值品质.  相似文献   

2.
将乡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二者融合,从特定的乡村儿童群体及其生存的乡村场域出发,注重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可以为实现乡村儿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提供思想准备和实践基础,从而引导乡村儿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国家观。以原初的儿童价值观教育为起点进行研究,发现当前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乡土文化被边缘化、教育主体被分割化以及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等问题。通过场域耦合改革单一教学模式、主体耦合探索联动陪伴模式、目标耦合建立潜力滋养模式,扎实推进乡村儿童与民族意识有机耦合的培养模式,激活与唤醒乡村儿童价值观的原初意义,从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乡村儿童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3.
宽容心:道德教育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宽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体现了它越来越高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呼吁宗教宽容、文化宽容、政治宽容与社会宽容.同样,宽容心的教育也在当代德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宽容--从对社会的要求到个体必须具备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把宽容作为对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宽容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宽容心的培养,阐述了宽容之心在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从德国的善良教育看我国儿童善良品性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特色之一.德国的善良教育的内容包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反对暴力等.相比较而言,我国对儿童的善良教育相对薄弱,这与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这方面的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善良既是社会的主导道德价值,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石,又是儿童必备的基本品质,所以我们应重视儿童善良品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社会同情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遭遇或感受在情感上所发生的共鸣,与个体同情或人类同情相区别。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和消解社会加速分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作为一种比起个体同情来说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同情类型,社会同情心的培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开展人类基本教育等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性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性课程具有社会的和个体的功能 ,相应地 ,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社会性课程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社会价值与个体发展价值是相辅相成且辩证统一的关系 ,厚此薄彼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 ,社会性课程的目的也不应局限于儿童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而应提升儿童的主体意识 ,加强对儿童主体的情意、态度、价值观、行为品质及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原初型和更新型两种类型.原初型高等教育是未成人教育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是办学主体:更新型高等教育是已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因应社会发展、个性完善及职业生活需要,旨在与时俱进,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育,开放教育是主要形式.原初型高等教育培养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是个体成功接受开放式更新型教育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多元社会宽容的价值与宽容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人们应对当今社会多元与差异性的一种基本品质,也是建设和谐、民主社会,直面价值多元的需要。宽容意识的形成、对宽容误解的消除以及宽容边界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宽容教育成为多元社会的新主题,它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人的宽容品质,包括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  相似文献   

9.
美德是崇高的体现,崇高源于人们对自身渺小的意识和对绝对的敬畏。作为美德的渊源,尊崇既与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同情、怜悯等先天情感有关,也需要通过后天的培育来使其不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德源于尊崇。现实教育生活中儿童价值引导的缺失、教育仪式的形式化乃至消逝均是尊崇教育消逝的表现。尊崇教育的消逝使得儿童的道德存养变得异常艰难,更不利于友爱、合作、信任等的良好公民品格养成。因此,重新认识尊崇教育的价值,通过践行尊崇教育来培养儿童的美德是当前儿童道德或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加速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今天,中国近现代史在爱国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方面,仍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社会价值.此外,它还蕴涵着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个体价值.作为具有历史课属性和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特有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