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翻译既涉及语言转换,又涉及文化信息的传递,而后者往往会给译者造成更大困难。从文化差异、广告翻译的目的着手,结合众多实例,可以探讨英汉广告互译中如何处理文化信息,在广告翻译中可采用保留或重视原语文化信息、替换原语文化信息、增添译语文化信息、对原语文化信息进行删减四种基本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为了再现原语风貌,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忠实”和“功能对等”作为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确保原语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和有效性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为这个过程为主体,不仅应通晓原语和译入语,而且应通晓这两种文化.本文拟就信息传递,原文与译文相对的对等,译文的可接受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口译不是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而是借助语言转换进行的动态文化交流活动。鉴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切实考虑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接受能力和期待,尽可能准确地传递原语信息。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探讨实现有效文化传播的口译策略对英汉口译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无孔不入.离开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语言与文化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注定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移植.从理论上讲,译文应原汁原味地再现或移植原语的文化信息.然而,文化个性注定翻译中原语文化信息流失的必然性.本文试图从处理文化负载词常用的翻译技巧入手,分析文化信息流失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具象-抽象-具象:翻译的一个心理路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认知转换过程.首先,译者识别语码,解开语码中所包含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语码,得到的是语码所表达的具体的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然而,翻译是将这些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传达到另外一种语言去.由于原语和译入语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和认知系统,很多情况下都无法直接将原语中的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直接传达到译入语中.这时,就必须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就是要将原语的形象信息和语言信息抽象,使其概念化(conceptualized),再从译入语中寻找能够表达该概念的形象语言信息.这就是一个抽象和具体化(具象化)的过程.翻译不是翻译个别词语,而是在对整个语句或句群意义的抽象基础之上的重新表达.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打破原语结构桎梏的一个过程,到了这一步,译者才有可能在译入语中施展自己的手脚,才有自由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是浓缩的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面,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对英语习语翻译中应用归化异化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为这个过程为主体,不仅应通晓原语和译入语,而且应通晓这两种文化。本文拟就信息传递,原文与译文相对的对等,译文的可接受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翻译则是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双语转换来表达原语信息内容的,因此我们应从认知语用学语境的角度来审视翻译运作,用动态思维的模式来处理从原语到译语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差异看翻译的再创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特征上。因此,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作为不同语言文化间进行交流的使者,需对原作者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再”这个词表明这种创造是有限的,是要用译语来再现原语所载文化信息。本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再创造的尺度,以便用通顺流畅的译语来再现原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徐晓婕 《考试周刊》2007,(50):136-138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共性,更显示其个性。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英汉成语的互译已成为翻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翻译时,不仅要体现原语成语的涵义,还要准确传达原语中蕴涵的文化色彩,最大程度体现原语中的"神"。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各种语言中的成语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成语的互译关键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得体将有益于保证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和信息值,有助于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异同及翻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英汉成语文化内涵具有一定共性,更显其个性。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翻译成语时,不仅要重视体现原语成语的涵义,还要准确传达原语中蕴含的文化色彩,最大程度体现原语的“神”。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怎样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处理,而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文化功能的等值,使原语文本的内容在译语文化里发挥同样的功能。以翻译等值理论为指导,采用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替换等方法翻译动物名称,能消除因动物名称文化差异在文化交流中所引起的误解,从而有效地传递动物名称的文化信息,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转换。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原语到目的语的翻译活动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转换,还必然涉及到对原语文化的传递和移植。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固有差异预设了误译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将误译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有助于评判误译的价值,挖掘其特殊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佛经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及其文化性质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认为佛经翻译中的误译现象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渗透打上了烙印,标记了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对外来文化的同化,表现出文化融合中的斗争和妥协。  相似文献   

16.
陈铭耀 《考试周刊》2007,(1):140-141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而语言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对两种文化的不了解可能直接导致译文文化信息的误导、丢失,甚至让国外读者不知所云.本文集中讨论文化差异如文化信息的误导、文化信息的丢失和"语义过载"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无孔不入。离开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义,语言将一无所有。语言与文化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注定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移植。从理论上讲,译文应原汁原味地再现或移植原语的文化信息。然而,文化个性注定翻译中原语文化信息流失的必然性。本文试图从处理文化负载词常用的翻译技巧入手,分析文化信息流失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宋学忍 《海外英语》2012,(22):174-175
广告语短小精悍,信息量大。不同语言中的广告所依托和反映的语言文化也不尽相同。鉴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英汉广告的翻译需要了解跨文化背景下广告的语言特征,掌握广告语的翻译技巧,使广告用语忠实、得体地传递原语的文化信息与形象,做到达意、传神和表形。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本文从文化翻译的视角出发,结合两个英译本,研究和探讨了《红楼梦》作品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指出翻译过程中应当恰当地使用异化与归化,最大程度地表达委婉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原语文化完整地传递给译语读者。  相似文献   

20.
从语篇翻译角度来说,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目的语语篇的形式,从而完成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这个交际过程涉及到原语作者、译者以及目的语读者。缺省是在交际过程中原语与目的语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原语信息的丧失以致产生解读的失败。因此,译者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尽量传递原语的信息,从而保存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