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壮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具体表现在语言、山歌、民俗文化等方面.壮族人民在语言计数和度量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包括基数词、序数词的表示,度量衡单位、货币单位及天然单位等量词的表示.山歌是壮族人民用以表达情感的传统歌谣,壮族的山歌中渗入数学元素,使得山歌韵味无穷,情趣盎然.壮锦和绣球是广西壮族刺绣传统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其图案的结构主要由几何线条或几何图形构成,制作工艺也运用了数学思想及方法.研究壮族的传统数学文化对壮族文明史及壮族地区数学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的山歌种类繁多,意境深邃,形式多样,有超高独特的创作手法,是一种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兼具有文化价值和生产价值。在广西百色一带,壮族人民仍然保存着壮族文化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百色市壮族山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本文阐述了广西百色壮族山歌的历史渊源、特点及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活于华南一珠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等特点,将野生稻驯化栽培以满足物质文化需求,是我国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民族之一。水田在壮语中称作“那”,在广西壮族一带地区,可以看到多处以“那”命名的村落和城镇,由稻作文明衍生的壮族民间习俗,蕴含着稻作文化,在壮族人民历史生活与发展中的社会意义和人类学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壮族的宗教信仰,是壮族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山歌中存在着大量反映壮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容。平果嘹歌作为广西壮族山歌的典型代表,在历史的洗濯中,必然不可避免地打上本民族的意识形态烙印。嘹歌形象地记录了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布洛陀主要分布在巴马县、东兰县、武鸣县、凌云县、田阳县、象州市等地区,布洛陀神话是壮族众多神话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布洛陀神话叙事及其文化在壮族民间世代传承,其建构出一种内涵丰富的壮族文化信仰,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并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记忆,同时在民族学研究和民俗学研究等方面也颇具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壮族神话传说,既是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充分挖掘壮族神话传说的精神内涵,把壮族神话传说有机地引进广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吸引游客,使旅游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对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民族舞蹈是一块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广西壮族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文明的民族,在这灿烂优秀的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舞蹈艺术文化。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分析广西传统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特点,对于对外交流民族传统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保护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将壮族传统体育“花炮”引入桂西高校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桂西高校体育教学设施滞后、体育课程单一的特点,将壮族传统体育"花炮"引入桂西的高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不仅符合国家"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之精神,也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那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壮锦文化""花山文化"等多元素文化,构成绚丽多彩的广西壮族民族文化,深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全球化的发展使外部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思维意识,壮族人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的自然文化生态失衡。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提升人们对壮族文化认同,强调壮族民族文化的协同管理评价,构建壮族文化体系等,有利于推动广西壮族特色文化可持续保护,为加快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农星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204+206-204,206
壮族山歌不但是壮族人民广为传唱、喜闻乐见的民族特色民歌,也因其旋律优美、艺术性高、受众广而受到全国人们的喜爱和青睐.本文探讨了壮族山歌纳入民族师范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举措,旨在通过音乐教育传承该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壮族山歌,丰富音乐课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壮族蛙崇拜文化是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且内容丰富,至今蛙崇拜文化还渗透在壮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壮族饮食文化习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又有汉族等其他民族习俗在内的饮食文化习俗。壮族的饮食文化习俗具有三大特点:喜食糯米食品,喜食生腌酸辣,饮食礼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粤西壮族人民凭着出色的聪明才智,将滇黔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中有关铜鼓制作技术和装饰图案加以创造性借鉴、吸收和改铸,创造了体积更大、工艺水平更高、内在意蕴更为丰富的新型铜鼓,并充分在铜鼓上融入本民族的宇宙观、宗教信仰习俗和民族文化心理,使粤西壮族铜鼓呈现多层次、多侧面、多维度的文化浑融性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歌圩凝结着壮族人民的审美思维与诗性智慧,是一种动态的、活泼的文化习俗,它经历了原始文化符号、民俗节庆信仰、民族文化产业的演变过程。作为审美活动的壮族歌圩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神俗叠合的时空场境,寄寓了壮族的诗性传统。歌圩凝聚着壮族民众的审美愉悦,更慰藉着人们的美生欲求。因此,审视壮族歌圩的审美范式的文化表征,从承与变、显与隐、神圣与世俗三重审美视域探析歌圩的审美意蕴,对于促进新时代广西壮族歌圩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西崇左壮族传统饮食风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饮食活动是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较少对某一特定地区壮民族传统饮食的研究。本文以广西崇左壮族为对象,从传统饮食风情这一角度对崇左壮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崇左壮族传统饮食分说和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两部分。试图挖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花婆信仰是广西壮族中的一种民间信仰。通过对壮族花婆信仰的解读及其物质表现形式的考察,探寻花婆信仰在壮族民间社会中所起的现实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虽然是汉民族创造的皮黄戏曲剧种,但长期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南地区流动演出,其舞台语言、音乐、化妆"行头"、剧目内容等,自然融进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元素,成为西南各民族共有的戏曲艺术,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研究邕剧与壮族历史文化元素交融的现象,可为振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会友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酒是壮族结婚嫁娶、庆贺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节日娱乐仪式中的首选礼品,也是壮族表达意愿或传达信息的符号。  相似文献   

19.
农学诚 《广西教育》2014,(39):162-163
壮族民间装饰图案承载着壮族的文化和精神,可将其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传播渠道及壮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以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近代广西壮族民间存在的多样化婚姻形态是壮族独立的民族文化习俗的体现。本文从宗法制度的全新角度出发,考察分析了近代壮族民间聘娶婚、转房婚、入赘婚、不落夫家等婚姻形态中所反映的宗法性实质和特征,证明了近代壮族社会与其他民族一样,仍然存在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封建的宗法制度和思想。因而,宗法制度在中国各民族中的存在是有普遍性规律的,但在个别民族中又有特殊性的特点。正确地对待及批判继承包括宗法在内的民族文化习俗,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