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  相似文献   

2.
通过刚才的正音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不错,看来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读得很充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由整体初步感知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长期下去,学生自然领悟其中的方法和道理。)  相似文献   

3.
《海底世界》是人教社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切实把段的训练落到实处。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首先激发学生兴趣 ,揭示教学目标。齐读课题后问 :海底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接着让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侧重写海底景色奇异 ,哪几个自然段侧重写海底物产丰富?板书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这样 ,学生对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4.
看图学文《小站》(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一文,通过对山区一个普通小站的描写,赞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小见大,寓意深邃。教学时,可紧扣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一、紧扣“小”字,感知全文教学伊始,在学生预习初读自主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抓住车站“小”的特点,再次感知课文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图上画的是什么?给你的印象如何?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小站的主要特点,引出车站特点“小”。然后再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并…  相似文献   

5.
《苦柚》是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此文继续承担落实“一边读 ,一边想”的任务 ,根据课文特点、训练重点 ,以新“大纲”精神为指导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 ,感知、质疑。1 揭题。(引导学生谈谈对苦柚果实的了解激起兴趣。)2 自由读课文 ,回忆感知。(1)要求读准字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整体入手 ,初步感知。)(2)理清脉络 ,指导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成三段 ,允许学生存异。)3 学生质疑。(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 ,以学定教。)(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文重点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任务:1.学习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小姑娘卖苦抽给老华侨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的高尚品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一月.指名学生朗读全文,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回忆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二)学生质疑,教师析疑。1.通过预习,请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回)“思枯病”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说‘若袖子也会变甜”?(3)为什么伯父明知袖子苦,却买一大筐,还再给小姑娘100元?(4卢金钱买不到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课例](小学语文第二册)《好孩子》2、3、4段教学 师:小玲是不是淋湿了呢?学过后我们就知道了。 [演示 CAI动画:奶奶迎小玲回家。画外音:朗读2、3、4 自然段] 1.师:用“──”标出描写奶奶和小玲动作的句子。 2.学生自读、勾画后交流。 3.观察图回答问题,并填空。 请同学们看屏幕,奶奶在做什么?小玲在做什么? [演示 CAI课件]:课文图1的画面下出现两个句子。 ①奶奶(  )拉开门。 ②小玲(  )进来了。 (抽生填空,填正确了, 屏幕上出现鲜花的同时响起掌 声。) 4.“急忙” 表明了奶 奶心情怎…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采访课文中的人物”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布置采访任务1郾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1)“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  相似文献   

9.
《荔枝》语言朴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限思念之情。本文的重点是表现母亲对儿孙的爱,引导学生具体感受这融于“小事”之中的深深母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可做以下设计:一、强化初读,走近文本以赛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熟读文本,达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读读并体会从这几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样让学生初步感知母亲的爱。二、品读感悟,走进文本1.读进文本,读中感悟。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再进一步提出默读…  相似文献   

10.
《夜莺的歌声》全文以歌声为线索,结构清楚,情节引人入胜。教学时,应紧扣歌声,引导学生读懂歌声,品味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一、找“歌声”,理清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每个段落都写到小夜莺的歌声。教学伊始,可启发学生思考:①从课题看,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要写夜莺的歌声?③课文几次写夜莺的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唱“歌”的?④每次歌声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二、议“歌声”,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可从本课段段有…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将阅读教学按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突出的弊端,那就是对第一阶段的教学即"感知"课文很为粗略。由于感知不够充分,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课文内容的表象,因此,接下来的深化阅读和深入理解也就失去了基础,长此以往,造成阅读教学“耗时多,效率低”。因此,在阅读教学第一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形成课文内容的明晰表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于学兰 《教师》2013,(36):121-121
课文教学是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获得还是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心智?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的部分课文内容,从若干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课文教学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篇和足球有关的课文(学生齐读课题《放弃射门》)。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吗?二、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3.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14.
一、初读课文,闭目感知其法为把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感情朗读课文,一组闭目细听,感知、揣摩课文内容。然后交替进行。闭目排除外界一切信息的干扰,能专心地边听边体味感知;睁眼读课文时,能将闭目所悟与文字内容作对照、调整,更客观更深入更全面地感知课文。如此,学生能同时发挥视、听、悟多种感官作用,形成感知合力,加大感知力度。二、再读课文,闭目想象首先请学生读课文、品注释、疏通大意。然后引入“闭目法”助解课文。其法为:请一位学生以自己的自悟和自得,入情入境地表情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闭目想象,将竹树环合、水清石奇、游鱼活泼、…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训练要针对课文特点,抓好各种因素的联系。下面是宋若梅老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片断,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抓住课文内容间的联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来进行训练的: 师: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自由朗读第二段:1.我们连的任务是什么?2.边读边画出描写对我连完成这一任务不利的句子。(问题旨在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我军所处环境的险恶和任务的艰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②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③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④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②画出并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②理清课文脉络.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上. 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名人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②多媒体课件(文字、海伦图片).  相似文献   

17.
课时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抓住课文中心,讲读二、三段,认识“实在的事物”与“联想”的联系; 第三课时:研究文章的组织结构,重点讲读第四段,表情朗读。教学过程:(一、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轻读课文。讨论: 1.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开拓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去感知课文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次反馈。)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饱含感情地诵渎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称的来历,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之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知、体会蝴蝶谷的美.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感悟文章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学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词语)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编者的意图是通过生动的插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地感知课文内容。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插图常常视若无睹,造成了插图的"贬值"。我在教学中将计就计,把课文插图视为一顶红盖头,等待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说明]《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文中老马教育小马的那句话含义较深,对它的领悟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感知和具体理解的基础之上。为此。可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理解能力较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通过直观演示强化感知,通过情境创设活化内容,以动化教材,趣化教程,从而让学生在“活动教学”的参与中得到语文素质的整体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