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汉云  杨祎 《当代传播》2011,(6):126-127
近20年,国外著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及他的媒介理论在中国播种开花。国内研究学者从单纯的理论引入,渐渐走到了本土化的理论解析、理论应用阶段。本文收集1988年-2010年国内研究学者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研究论文256篇,择其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述评,为以后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的媒介理论大师,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以及对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和媒介四定律的论述,在当代社会有现实意义。网络媒介发达的今天,媒介面临形态变化和内容的道德批评。本文结合其理论,就当下的媒介形态文化进行道德批评。  相似文献   

3.
一、大媒介观 《理解媒介》是加拿大名传播学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代表作。麦氏认为,媒介不是专指狭义的广播、报纸、电视等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机构,而是在更广意义上实现人的延伸的各种技术与中介。这些媒介有很多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根本未被人意识到,如道路,服装,住宅,时钟,轮子,飞机,打字机,游戏,乃至武器。  相似文献   

4.
罗晨 《新闻世界》2014,(6):325-326
在浩浩汤汤的传播学理论之中,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种种理论可谓标新立异。一方面,从思想研究的谱系而观,麦克卢汉的研究方式既不苟同于传统学派亦有别于批判主义学派;另一方面,从理论的普适性来看,众多学者为争夺传播场域内的学术霸权或推崇或批判麦氏理论。本文剖析了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发掘其固有的内在逻辑优长和尚存的缺陷瑕疵。  相似文献   

5.
在浩浩汤汤的传播学理论之中,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种种理论可谓标新立异。一方面,从思想研究的谱系而观,麦克卢汉的研究方式既不苟同于传统学派亦有别于批判主义学派;另一方面,从理论的普适性来看,众多学者为争夺传播场域内的学术霸权或推崇或批判麦氏理论。本文剖析了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发掘其固有的内在逻辑优长和尚存的缺陷瑕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FR.利维斯对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影响入手分析,试图厘清这一学界鲜有关注的麦克卢汉的思想源流.文章认为麦克卢汉从实用主义的文学批评、经验主义的评断标准及去精英化的文化视角三个方面,完成了对利维斯及"细察派"思想的承继与扬弃.  相似文献   

7.
网络兴起,报纸广告额的下滑,读者的流失,《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大报停止发行印刷版,这些事实无一不让人们去关注和忧虑报纸的未来。有人认为报纸必将消亡,有人不然。然而,在探讨报纸未来的时候,人们关心的是哪个层面的"报纸"呢?是"纸"的形式,是媒介形式,是报纸产业,还是整个新闻业?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5年"超女"走红开始,粉丝作为一个群体的崛起成为传播领域中的热点。本文将结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中的三大理论分析当下中国的粉丝的典型现象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来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化研究异议颇多,本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选取了宏观视角,在历史的,社会的和化的大环境下考量媒介技术,并且涉及技术哲学的研究课题。大大突破了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局限,因而,其媒介研究富含深厚的化意蕴和学科张力,不仅具备时曾经占据优势地位媒介的强大追溯力,而且蕴含了对未来可能出现媒介(如网络)的天才预见力。  相似文献   

10.
西方著名思想者埃里克·哈弗洛克是被波斯曼誉为和麦克卢汉并列的经典学者.他重视研究媒介形式本身,试图去理解特定媒介如口语主导社会中的社会运转、文化产生情况.哈弗洛克和麦克卢汉同为媒介环境学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都对媒介环境学的基本问题成形作出了贡献,他不仅在学术地位、经历、著作、影响等方面和麦克卢汉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并且,他还影响了麦克卢汉.作为学术思想深邃、影响广泛长久又富有争议的学者,哈弗洛克的思想宝藏亟待挖掘.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研讨会,以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为主题,纪念麦克卢汉为全球媒体与传播研究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促进中国经验与国际视野的结合,推动全球传播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康亮 《新闻世界》2009,(9):139-140
本文试图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把握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认为拯救与认知是麦氏思想的两大主题,前者是其思想的根本诉求,后者只是获救的手段,并试图将其理论视为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3.
学界围绕“报纸消亡论”的争辩持续了十余年,然而对这个争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依然缺乏共识,这使得这场争论变得各说各话,停留在低水平的是非争辩上.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新闻学科理论的匮乏和批判素养的不足,因此,当前我国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唯如此,才能使“新闻有学”.  相似文献   

14.
尼尔·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媒介即是讯息"的传承是波兹曼理论构建的基础,也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同麦克卢汉一样,视媒介本身为一种环境,而非媒介传播的信息,所以,波兹曼媒介理论关注的是媒介技术自身对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理解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运用是理解媒介环境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虚拟演播技术因其特殊的系统构建、工作原理,在实践应用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三个重要媒介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从"术"到"论"的层面对虚拟演播室做简单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奉丽群 《新闻世界》2014,(8):350-351
"报纸消亡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随后引起了多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内学界对于此论有支持和反对两种态度,但传统报业在新媒体时代必须有所改变则为共识。学者们认为,中国报业的现状虽然也存在着危机,但通过加强深度报道、开发传播渠道、实施多元化经营、培养全媒体人才等措施,仍然可以继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纵观媒介环境学派学者的论著,"媒介生态平衡"理念贯穿始终。本文通过对该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伊尼斯、麦克卢汉和波斯曼)相关思想的综述,以梳理出"媒介生态平衡"理念这条理论脉络,并发掘该理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麦克卢汉堪称20世纪思想经典的《理解媒介》(1964)出版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最大变化也许不是什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新金融危机,甚至所谓"中国的崛起"或"美国的式微",而是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媒介,它深入地改变了我们最日常的生活、我们的文化行为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切都似乎呈现为"媒介的后果",连恐怖主义都是媒介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造环境--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一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麦克卢汉传播思想渊源的考察,指出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的核心在于技术对环境的重构。这种重构,是通过对人类的个体感知、社会变迁和时空观念三个方面施加影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于以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为研究焦点的麦克卢汉理论进行新形势下的再探讨、再认识。文章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 ①分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当初的魅力所在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放光芒的原因。 ②讨论以往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一些批评。 ③结合当前的传播新环境,理性地审视、评判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及学术界以往对该理论的主要批评,以期使麦氏理论在新形势下重新起到启发学术界审视媒介的社会影响的思路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