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斯大林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阐发。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发展生产是达到客观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手段是体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斯大林曾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对于这样表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我以为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一、由来已久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一斯大林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的这个表述,在我国,曾有人提出过“批评”,主要是说没有提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忽视人的作用,等等。为此,有人便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或者由此引伸而来的“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作为基本经济规律。现在,“批评”是不多见了。但是,把上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上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理论,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首光明确提出来的。他说:“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这一表述,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证明是科学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质与量两方面的规定性,也作出了原则上的回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质与量两方面的规律性,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三一页)明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当它没有转化为生产工具并为劳动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同志教导我们说: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它的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便保证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经常增长,为在生产中运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使生产不断扩大和不断完善创设了前提。社会主义生产的高涨决定了国民收入的相应增长,使全体劳动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使我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内”。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31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从内容来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将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战略转变中,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老老实实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基本经济规律,即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作了科学的表述,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其他经济规律不同,它不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某一个别方面或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的。认识和掌握这一经济规律,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了明确的论断:“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论断,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贡献。但它是否完整和全面?是否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全部内涵?这却是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特别是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要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生产,而不能为生产而生产。这个经验,在我们实行国民经济调整,争分夺秒地打好四个现代化第一个战役的今天,尤其重要。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确实存在。它的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  相似文献   

11.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讨论,弄清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手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我国建国三十年来人民生活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也并不都是建立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底是我们的建设没有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呢,还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手段表述得不够准确和完整呢?我们认为问题在于,要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去把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不在乎概念的表述.因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如斯大林所指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但这里讲的社会需要是指哪些方面的需要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所谓满足社会需要是指使用价值,还是包括价值呢?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对于当前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中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一)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及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正> 自从三十多年前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表述以来,它一直是我们的信条。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对这条规律(斯大林的表述)到底起多大作用提出了疑问。如果我们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括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括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概括是科学的,斯大林的概括是不够科学的。那末,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应当怎样概括呢?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可以说,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规律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使人民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增长而不断有所改善,这里存在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比例问题。这个比例处理得好,生产和人民生活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和提高;反之,两者都会遭到损害。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国家按照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努力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劳动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全面实行休假制是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实行休假制,对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增强职工身体素质,提高职工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是有益的。它反映了全国亿万职工的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充分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使人民从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不能偏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虽然讲的是生产的目的,其实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因为生产在全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的目的反映着生产的实质,生产的实质是什么,经济生活的其他各个环节的实质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因素的历史分析李明玉,韩立国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和根本手段。建国四十余年来,我们在旧中国的一片废墟上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首次论述的。斯大林在该书中明确提出了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他说:“基本经济规律是这样一种规律,它不是决定生产发展的某一个别方面和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生产的实质的”(原著第29页)。他指出某一社会形态只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论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纺规律的区别。这无疑是对马列主义的一个伟大贡献,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各社会形态的本质和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