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得益于创新型教育的推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点。如何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和开发?是否还有潜在的教育过程和支持系统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益?这些问题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论中。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民族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时期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了解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培养现状和培养方法,从第一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教学、其它途径和方法等四个方面重点研究完善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高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梁迪 《高教论坛》2002,(5):64-67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陶行知先生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的“五解放”教育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其实质就是真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以“五解放”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全方位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环境。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更多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通过加强创新型校园观念文化建设、创新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创新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在高校校园中逐步营造贯穿精神、物质、制度环境在内的强烈的创新文化氛围,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代的要求决定了高职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观念。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优秀地域文化,把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精神融入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为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吹响了号角。合格的创新型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不可偏废。本文基于这些要求对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首先,要树立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制定适合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教育制度;再次,要构建合理的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最后,要落实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培养国家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层次的,因此,要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并思维,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条件和氛围,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锤炼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形成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当突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中发挥学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构建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创新型大学生教育体系包括主题、构成要素及评价机制三个部分.其中,教育体系的主题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创新底蕴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确立合理的专业结构、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营造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教育体系的评价机制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强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各高校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本科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全体师生的共识,高校通过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教育体系、夯实校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工作,开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高校应立足优势学科,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好项层设计,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开展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及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创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熊花  计颖 《华章》2007,(10):78-78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普遍不高,存在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改革综合测评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制度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抓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关键在于形成特色和体系。同济大学在此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包括理论教育、实践基地、孵化平台、校园文化和三区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特色格局和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与造就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战略举措。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吴新奇 《文教资料》2012,(28):188-18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发挥该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当前中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蒲勇  易联树 《职教论坛》2012,(14):67-68,71
内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是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迫切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创新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坚持以大学精神和校训凝聚校园文化,建立与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机制,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陈至立部长指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本身要创新,教师和校长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那么,何谓创新型教师呢?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最佳策略是什么呢?一、创新型教师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指具有创新型的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掌握最新教育理论并能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创新型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此外,还应当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即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智能和创新的个性。二、培养创新型…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新能源专业人才是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亟待加强和新能源领域专门人才急需培养的新形势下,提出创新创业型新能源本科教育要努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共识、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新能源类专业教育,强调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必须担当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精神的培育。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