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目的:采用运动生物力学快速有效的技术诊断手段,不仅可以为教练员提供简明的运动学量化指标,还可使运动员及时认知自己技术动作的优劣,为今后完善技术动作在脑海里烙上感性印记。研究方法:采用德国产LAVEG-SPORT激光系统和JVC9800高速数码摄像机同步采集运动员的数据和图像。研究对象:选择山东省田径队优秀跳远选手蔡鹏、撑竿跳高选手刘飞亮和标枪选手为研究对象。结果与分析:跳远选手蔡鹏的测试结果与分析表1蔡鹏与国内外优秀跳远选手助跑速度参数比较运动员成绩上板速度(米/秒)起跳水平速度(米/秒)速度损失率(%)起跳时间(秒)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上述题目的论文登载在美国《田径季刊》1982年第一期,作者马克吉尔在他的论文中,要求读者结合图表进行掷标枪技术分析。马克吉尔就掷标枪动作过程把技术动作分成几个环节,在引用名教练和专家的见解的同时,对目前世界一流选手所采用的技术倾向作了论述,并明确地指出各个动作环节的要点。采用动作技术分解图来理解掷标枪技术,对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介绍的论文题为《三级跳远》,曾刊登在《田径季刊》1982年第4期。作者P·D米尔伯思(P·DMibwrn)是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体育系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室的研究员。在米尔伯恩的论文中,他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参加正式比赛的美国三级跳远选手的跳跃技术动作,其中包括熟练和不熟练选手的动作,然后从生物力学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至今,有关三级跳远的生物力学资料仍然比较少,他所收集的数据和研究资料,对于选手和教练员深入了解三级跳远的力学原理、如何采用合理的动作、分析研究各个选手的技  相似文献   

4.
运用作者所建立的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进行整体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对五个单项世界最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世界优秀选手的成套动作基本上是由“难度性组合”和“表现性组合”构成,揭示了各个单项“起始组合”、“终止组合”、“同类连做组合”、常用身体动作和常用器械动作以及二者的结合等方面的共同规律及各自的特点,进而对优秀选手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质量的提高提出了若干新颖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体育舞蹈动作柔韧训练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验法,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分析体育舞蹈柔韧的训练方法以便系统的归纳出柔韧训练的种类和训练方法。选手的高柔韧素质使关节的灵活性较大,可以更好地发挥选手的身体速度、协调性和力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体育舞蹈动作,提高选手的综合竞技能力。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协调性决定着高质量的完成动作和运动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单自由滑前8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手得分和排位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今国际女子单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进入3+3联跳和3周串跳竞争时代,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旋转和步法难度普遍达到4级.从加分和后半程10 %高难动作奖励加分情况看:选手选手高难度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体能保障,规则的掌握运用达到有利于得分的最大化.节目内容中的音乐特点表达、滑行技术和编排选手均有良好表现,但动作连接需要引起重视,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女单整体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次文献法,对2007—2010年度空中技巧世界比赛中外选手动作难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下届冬奥会夺金动作难度女子为7.85~8.225,男子为8.95~9.525,目前我国女选手动作难度实力具有优势地位,而我国男选手动作难度实力必须从现在的第二档次跨入第一档次行列。  相似文献   

8.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手段,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拉丁舞专业班8位优秀男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桑巴舞前进WALK步基本动作进行图像解析,旨在揭示其运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诊断与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4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沈阳体育学院健美操队的成套动作与各单项冠军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院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我国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我院选手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以及技术魅力方面与其他高水平选手相比还有差距,我院选手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运动员在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曾经获得过金银铜牌,是我国冬季的优势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仅获得了第4名的成绩,从比赛成绩下降的原因看,与运动员的年龄偏大、运动性伤病、新老选手配合不够默契有较大关系。客观地认识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技术动作难度、表演状况,项目发展的趋势,对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前8对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手得分、排位与技术动作难度、稳定性、艺术表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表明,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动作难度普遍达到4级;从加分和后半程10%高难动作奖励加分情况看,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是高难度技术动作稳定发挥的保障;规则的掌握、运用达到有利于得分的最大化;节目内容中的音乐特点表达、滑行技术和编排选手均有良好表现,但动作连接和表演完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双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优势项目,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找出不足,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前7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通过选手短节目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指出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旋转、步法、托举、螺旋线等动作难度等级普遍达到4级,动作的点滴差错瑕疵都会影响选手得分和名次,水平相当时动作质量的加分成为各组合的得分重要因素等问题;提出补齐技术和表演的瘸腿,使技术和表演同步发展,研究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是得高分、少失分的根本等建议,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国际双人滑的技术和表演水平,为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网球发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前言 当今网坛,随着运动器材的不断改进,技术动作的不断革新,在比赛中发球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得分手段,发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选手们的重视。我国的网球选手与国外一流选手在技术上还存在着明显差距,然而我国现有对发球技术动作的研究和分析甚少,进行这方面研究探讨会对我国运动员提高成绩起到一定的帮助。当今网坛,普遍采用有引拍的动作,但国外一流选手采用无引拍的动作同样可完成速度快的大力发球,本文加以说明的是有引拍的动作指:向身体后上方的拉拍动作;无引拍动作指:直接向上方引至准备击球时搔背动作。本人试图对以上两种动作进行动作录像解析研究和分析,为运动员提出两种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可能会提高我国网球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设置靶模具和信号灯,运用两台CASIO-EXFH25摄像机对两名国际级散打和泰拳选手后横踢动作进行同步拍摄,采用APAS系统(美国)进行三维视频图像解析,用Megwin Me6000表面肌电同步肌肉活动信号,对中泰横踢技术各运动环节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速度和角度变化特征,肌肉动员顺序、肌电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揭示技术动作内在规律,以期为鞭腿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选手难度动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不缺组,分布较为均衡,但与冠军难度动作相比,难度级别明显较低,且难度级别分布明显成下降趋势,难度动作的完成与冠军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以最近几届世界大赛平衡木决赛选手为主要对象,系统研究了当今世界平衡木技术动作发展的特点:运动员都选用稳健而简单的动作作为完成整套动作的良好的开端;木中动作难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3个技巧串动作的连接;下法动作类型表现出多样化特点,但仍以后空翻二周和直体后空翻多度转体为主流,前空翻二周下也被欧美一些选手所青睐;运动员取胜的关键是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质量,尤其是下法落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依据2006年版,<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以第39和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决赛选手的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世界高低杠比赛成套动作中,各种类型动作的难度及连接特点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当前世界女子高低杠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冰上舞蹈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通过对2005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参赛选手的现场观察、技术动作统计、录像分析并结合专家裁判组给分,研究我国选手在规定舞、创编舞和自由舞3项比赛中的技术和比赛成绩,将获得3项比赛的第1、3、6、9名选手与我国选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选手现阶段与第9名以色列选手(AlexandraZaretski/RomanZaretski)在技术方面相近,在节目内容方面尚有不足。同时探究新裁判系统规则,促进冰上舞蹈项目向“难”、“新”、“稳”、“美”、“准”的方向发展。提出建议,为我国冰上舞蹈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沈富麟  金赟 《体育科研》2009,30(1):85-88
从国家男排部分上,海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技术测试效果入手,分析与诊断影响其大力跳发球技.概动作的主要因素,并就发球抛球、发球速度的固定等两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对两名优秀选手的腰背肌肉力量进行监测、综合评价其大力跳发球技术动作利弊特征,并做相关的比较研究。经运动学分析,总体上两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抛球时间偏短、击球点偏低,一造成共发球球速慢且失误率高等,并建设性的提出跳发球技术动作诊断应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技术动作的局部潜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拉丁舞项目自身的技术特点,对影响拉丁舞选手膝关节损伤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拉丁舞选手的膝关节损伤因素由训练安排、身体素质、外界干扰、技术动作、准备活动、心理活动6个因子构成.(2)运用AMOS 17.0软件,得到结构方程初始模型,分析后发现“外界干扰”与“心理活动”这两个影响因子并不显著,被剔除.影响拉丁舞者膝关节损伤的主因子一共有4个,分别为:身体素质、技术动作、准备活动、训练安排.(3)这4个因子对拉丁舞选手膝关节损伤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技术动作、训练安排、身体素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世界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第35~37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与发展趋向:以多个高难度的静止力量性动作及其连接构成“直接”加分,并形成一套高起评分动作的主干加分,继而采用稳定性较高的空翻为下法,是当前世界优秀选手吊环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选用更难的用力性动作和改变静力性动作的完成方法,是吊环动作技术发展的总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