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在《逍遥游》一中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而普遍的道理,“万物皆有所待”。人类无论是面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自身,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形式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新闻自由也不例外,只有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新闻自由,没有抽象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2.
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新闻出版法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1644年英国的弥尔顿在他的《论出版自由》里提出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的口号,至今已经近4个世纪了。在这36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在不断地争取新闻自由,为新闻自由而流血牺牲的新闻人士也不在少数。可以这样说,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基本都实现了新闻自由。但是在讨论新闻自由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列宁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其核心是四个"摆脱":"摆脱了警察的压迫,而且摆脱了资本,摆脱了名位主义,甚至也摆脱了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后两个"摆脱",属于公民享有出版自由时的文明水平问题。他认为"出版自由就是全体公民可以自由发表一切意见"。关于查封一些反动报刊,列宁承诺:"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所有不利于报刊的行政措施都将废除;根据这方面所规定的最广泛最进步的规定,在对法律负责的范围内,新闻将得到充分的自由。"列宁当时关于出版自由的政策把握基本上是正确的。若查封报刊的标准具体化,注意政策的把握,可能后来的发展不会完全如历史已经走过的那样。  相似文献   

5.
王润 《东南传播》2011,(7):58-60
本文分析了西方新闻自由观发展演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归纳出新闻自由观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与趋势,就现今网络时代互联网新闻言论自由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各时期的新闻自由观相联系,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自由应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同时须提高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公民新闻自由的权利,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6.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8,1(10):71-75
翻开一本于2001年出版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竟找不到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论述;翻开一本于200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新闻论著的书,竞找不到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出版自由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新闻活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通过新闻传播与收受行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时的新闻自由就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揭示的是新闻传收者与一定新闻事实对象的认知关系。因而,只有获得对新闻事实的正确认识,传收者才能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从认识论意义上讨论新闻自由问题是有价值的,不仅扩展了新闻自由论题的视野,也使人们可以透过真实新闻的景象更好地分析、理解政治意义上新闻自由的面目。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自由和隐私权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是通过传播媒介表现出来的言论、出版自由。它是指公民和新闻传播媒体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搜集、采访、写作、传递、发表、印制、发行、获知新闻或其他作品的自主性状态。”①同时,新闻自由和媒体为公众关心和讨论社会问题提供传播必要的信息,公众言论通过新闻媒体得以会聚和讨论,各种信息得到交汇和比较,形成公共舆论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大肆渲染扭曲别国新闻事件,伺机煽动舆论。本文基于对曾格案后续影响的分析,针对政党对于新闻自由控制以及西方记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滥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作为唯物史观这一科学世界观的创立者,马克思在分析新闻自由概念时,其思想有鲜明的特点,其中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他把出版自由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仅停留在对这一观念的内在的一般认识上,而是在它之外寻找物质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保护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鸽 《新闻知识》2006,(4):42-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活跃的新闻报道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深刻的影响,在引导舆论、社会协调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日益先进的大众传播手段再加上新闻本身具有的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大的特点也使利用新闻媒介侵害名誉权等人身权变得更为容易,而且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因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保护之间的对抗而引起的新闻纠纷日益增多,成为社会一大热门现象。在我国《新闻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如何寻求新闻自由和名誉权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解决冲突,做到既保护新闻自由,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又切实保护公…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两次谈到“绝对的新闻出版自由”,列宁也多次将“绝对的出版自由”写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纲,规定为党的最近奋斗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1644年英国的弥尔顿在他的<论出版自由>里提出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的口号,至今已经近4个世纪了.在这36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在不断地争取新闻自由,为新闻自由而流血牺牲的新闻人士也不在少数.可以这样说,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基本都实现了新闻自由.但是在讨论新闻自由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把目光集中在新闻自由的实现条件上、新闻自由的内容上,却鲜有人来探讨新闻自由的主体,也可以说新闻自由是谁的自由这个问题.其实,新闻自由是媒介的自由,是媒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列宁关于“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和与此对应的列宁提出并实践的“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的党内思想交流原则。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具有普遍意义。列宁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也是普通人。囿于他自己同时处于具体党内的派别之中,在贯彻他自己提出的以上原则时,会受到派别利益、环境氛围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重标准,但他努力在党的法权规范内考虑问题的意识也清晰可见。对此可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俄国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多次在党代会确认的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以外,另立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会和本派的中央党报编辑部,这里有党初创时期党内各派均缺少党规意识的历史原因,不可效仿。  相似文献   

15.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12,(13):12-14
记者①的权利,在我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甚至官方也没有统一说法.例如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称:"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把这些权利定为新闻机构法人权利;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 ~ 2010)》则把这些权利肯定为记者的权利:"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只涉及记者的采访权利,其他权利则暂付阙如.这些差别,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黄琪 《今传媒》2010,(5):55-58
新闻自由作为民主制度的一个标志,使得每个国家都为之奋斗。上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给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渠道,也使新闻自由处于一种全新的背景之中。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不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也遭遇自由的泛化。  相似文献   

17.
三、新闻法难以完成的使命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对新闻自由最大的障碍并不不是来自于拒绝采访、记者被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我国有其他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解决,就记者被伤害来看,记者享有普通公民都有的人身权利,不需要特别保护。新闻自由的真正问题是:言论自由与危害国家安全及泄露国家机密的界限不明(或者说不合理)、新闻审查与新闻出版(包括广播电视)垄断、诽谤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与合理的新闻监督之间的界限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影响新闻出版自由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内部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是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是新闻自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时间观念上来说,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有“先”“后”之分;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又有“外”“内”之分。这里的“先”“后”、“外”“内”只是相对而言的。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使内部新闻自由有了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他对苏维埃报刊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探索的过程。本文对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的论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意义加以探讨,这些论述有总体思路正确的一面,也有具体论述存在偏差的一面。鉴于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改变了自己的很多认识,深入研究列宁这一时期的苏维埃报刊思想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事业的实体是新闻媒介,新闻媒介在以自由和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自由和健康的发展,应是衡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质量的核心。美国的新闻实践历史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自由是以资本作为其经济基础的,当市场经济从自由走向垄断,当利益、价值观和政策触及到新闻出版自由概念的复杂性时,新闻出版自由是脆弱和易变的,缺乏真正的稳定性,甚至滥用和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