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所以,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兴趣”和“爱好”都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 ,而由“兴趣”和“爱好”所产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因此 ,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是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1 创设“疑点” ,激发“猎奇”心理 ,培养学习兴趣创设“疑点” ,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佳时机 ,提出与学生现有知识相联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在“迷惑”、“疑问”、“好奇”的感觉中 ,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兴趣,指的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选择反应.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不仅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阅读,求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知识严谨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数学缺乏应有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没有兴趣的“硬”性学习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由于学习上的挫折经历,使得数学学习“弱势群体”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很多学生经历过教师的不当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心理挫折感。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去主动学习.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陈静 《考试周刊》2011,(63):76-77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密切相关。在初中数学学习方面.学生有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动机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反之.没有这种兴趣,求知味同嚼蜡,是不会有好成绩的.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本文试就此谈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玉峰 《考试周刊》2011,(89):74-74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活动的一种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成了学习的主人,才能在学习中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数学是一门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常被人误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是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显然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数学教学艺术,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内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学习“人了迷”,才会积极思考.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使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然而,兴趣并非先天有之,而要靠后天的引导、激发和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及其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并促进其发展。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即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虽然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但兴趣并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只有依据学生的心理.才能从学生的内心来真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陈杰 《学周刊C版》2011,(9):55-5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和成功。我们常说的“差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对学习产生热情。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数学课堂上没有语文课的神采飞扬和曲折的情节.也没有英语课的异国风情.但数学有对称美、简洁美,有让人为之感叹的完美。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成绩,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王新红 《考试周刊》2012,(50):62-63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准确性特点,学生常常会出现厌学现象。所谓厌学,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或违背正常的教学活动要求.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会做,不能按时完成又不复习巩固,也就是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这种现象导致不少学生从不听不做到不会听不会做,从而形成数学偏科。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从课上的提问到课后的作业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尽力而又轻松地去完成,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数形结合特点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动力.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创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