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追真     
文学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历来是许多人争论的话题之一。不管现实型作品重在再现生活,不管理想型作品重在表现情感,也不管象征型作品重在寄寓意蕴,可以说大多数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都源自于生活真实,本文通过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分析比较,阐述了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艺术真实内涵归纳为形态真实,内蕴真实和心理真实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范冬梅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1-22
只有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现实或表现人类情感的作品才能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致力追求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他力求传达出"生活的真实内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人性的倾心描摹、真实社会的客观揭露,也是艺术上不事雕琢、崇尚自然之风的典范之作。这种真又是以美为客观对象,通过善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是与美、善高度统一的真。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本中的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美.具有艺术美的作品,一定有下列四大特点.第一,真实性.纸做的花朵吸引不了采花的蜜蜂,虚假的作品感动不了广大的读者,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作品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在艺术作品中,真善美是统一的.美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第二,形象性.艺术品总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普列汉诺夫说得好: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反映论基础上的对文学艺术真实性的理论阐述,着重于内蕴的真实,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一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并不能囊括艺术真实的全部内涵.那些带有虚幻性质的,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却又体现人们的主观情理,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作品,亦应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6.
一、作文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我们在谈论艺术的起源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任何艺术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其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记忆幻想等。舍此,艺术便无人问津。文艺工作者往往通过提炼加工的方式在作品里反映一定时期的生活现象、本质和规律。这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一门抒情艺术,重在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表达.它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往往是融合于主观情感和体验表现之中,因此移情在散文的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移情的内蕴、媒介、对象三个方面对此作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婉姝 《文教资料》2014,(27):17-18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都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作品,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发展中有历史渊源,同时也有差异性和相同点。新闻作品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再现",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冯健男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2):51-57,46
从时代生活的反映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内蕴二者交叉的视角,评析了《莫须有先生》前后二传文本的生成、作品的主题及其艺术品位,指出:前传的创作受过塞万提斯和庄子的影响,是一部愤世忧国之作、悲天悯人之书;后传系反映作者在抗战时期所经所的真实生活的“自传”,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前传近《庄子》,后传近《论语》,均系“文化小说”,均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文学都属于社会现象,但二者却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本文从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内容入手,通过分析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得出"新闻是再现真实的生活,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复制’,文学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反映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的‘提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过的社会生活。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经过作家的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塑造成艺术形象,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显然,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和实际生活不很相同或很不相同.这种不同,反映在真实性的问题上,就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生活中真正发生过的事,若原封不动照实写入作品之中,人们仅会觉得虚假,不可信.有些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到了作品中,人们反而觉得可信。这就说明,在生活与艺术这两个不同领域中,是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从时代生活的反映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内蕴二者交叉的视角,评析了《莫须有先生》前后二传文本的生成、作品的主题及其艺术品位,指出:前传的创作受过塞万提斯和庄子的影响,是一部愤世忧国之作、悲天悯人之书;后传系反映作者在抗战时期所经历的真实生活的“自传”,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前传近《庄子》,后传近《论语》,均系“文化小说”,均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生活经验是文学家创作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真实地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律。文学离开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现实主义,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因此,文学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一一个作家在作品里能否真实地反映生活,首先取决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只有正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周扒皮"后人质疑作家高玉宝笔下"半夜鸡叫"的真实性为切入点,从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等方面,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半夜鸡叫"的艺术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周扒皮"后人质疑作家高玉宝笔下"半夜鸡叫"的真实性为切入点,从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等方面,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进行了分析,阐释了"半夜鸡叫"的艺术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论把文学看作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审美显现,西方更倾向于认为文学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由此也形成了中西方在理解艺术真实问题上的传统差异:中国侧重作品思想内容与人的思想感情的一致,西方强调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一致。虽然中西方艺术真实论内容着重点不同,但是二者都认为文学应真实反映自己的描写对象。本文正是在认识文学本质观的基础上对中西艺术真实论进行大致比较,并简单阐释艺术真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更应该是复杂而又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文艺作品要达到正确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目的,就得“具有一个因素,缺了这种因素,文学就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真实。”(注一)斯大林指出:“让作家在生活中学习吧!如果他能以高度艺术形式反映生活真实,他就一定会达到社会主义。”(注二)于是,艺术是否有真实性就成了衡量现实主义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真实性还不是文艺作品的全部价值所在,文艺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固然也是从社会生活中提取素材.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能通过舞蹈艺术表现出来,一切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也无不是社会生活的映照.舞蹈艺术是从社会生活中来又表现着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才能真实的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毫无例外,评论家对一部文艺作品极为盛誉之后,总离不开运用这种的句式: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真实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更有直接了当者则曰:生活真实是艺术价值的所在,唯有生活真实才有艺术价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毫无疑问,人们总是把生活真实与艺术价值混为一谈,而且,也总是喜欢把生活真实当作评判一部艺术作品价值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20.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民间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其作品深刻而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