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1):19-21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语文教学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课堂上昂扬的氛围吗?是,但不完全是;是师生滴水不漏的问答与对话吗?是,不完全是;是学生念出那些"成熟"的语言"作品"吗?是,也不完全是。新课程让课堂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语文内涵更加丰富,有一点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学生语文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我给学生说:“欣赏小说,如果能找到一个通贯全篇的突破口,一点即通,全篇即活,即可势如破竹,触发感悟,便会思如泉涌。”学生既兴奋又疑惑。我见已经吊起了学生的欲望,便说:“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试着寻找一个突破口,达到欣赏全篇的目的。”学生开始阅读,寻找自认为可以突破的口子。七嘴八舌一阵后,交流。学生谈出了各种意见,我在简要评价后,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07,(7):33-33
片段一: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相似文献   

4.
点评:如果简单地讲,这个教例其实就是给课文三个故事加了三个小标题。就这么简单,应该搞得这么复杂吗?其实教者是有意这么做的。我们从许多教例中发现,支老师的一个教学行为,总能够在得到直接成果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常听老师们抱怨:一个题目都做过、讲过、考过无数遍了,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还是掌握不了!对此问题,我们不妨从三次“相同内容的”课堂实践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六年级的儿位老师教学《船长》时,纷纷“原封不动”地借用仲剑峰老师的教案。仲老师的《船长》确实是个成功课例,但是否能“原封不动”地借用?即使我们撇开学生的不同、执教者的差异,这个课例本身难道就没有可叩问之处?肯定不是这样的。下面摘录仲老师的两个教学片断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8.
最近,我们有幸听了于忠良老师一堂妙趣横生的习作课,题为《砀山梨》。于老师把“习作教学要根植于生活”的理念,汇成生动鲜活的语言“溪水”,流进了学生的心田,也在听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一、珍视个性体验,感受生活甜蜜上课伊始,于老师就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了梨都大市场。学生们深深地被中国梨都———砀山的自然景观(课件)吸引住了。优美、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为习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创设出了一种很有拓展空间的话题,一种学生乐意探究的话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介绍砀山梨信息的资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讨论。(出示…  相似文献   

9.
吴萍华 《现代教学》2009,(12):60-60
教学片段一:导入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这一环节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观察智能和言语智能。)生1:瓶盖是圆的。生2:硬币是圆的。  相似文献   

10.
我心里一直充满了困惑:为什么小学生的笔下充斥着大量的假感想、假故事?为什么本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怨声载道的苦差?为什么作文课堂上学生会昏昏欲睡?怎样让学生爱上我的习作指导课呢?在实践中我发现,情感是课堂的生命,要以立足生活、关注发展、关注生命为主旨,注重课堂给师生带来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体验,能让师生的情感在习作课上奔腾而出,使习作课成为灵动的、激情飞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卢洁  郭从玲 《考试周刊》2013,(11):51-52
<正>笔者最近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两节苏教版第11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课。教材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笔者就这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谈谈思考,这也是我们平时在习作课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活动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共推出幼儿因、小学、初中、职高63节创新课型,这批创新课型在课堂教学层面充分体现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生动展示了近几年来我省创新教育研究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在省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为进一步扩大“百课万人”活动的影响,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推进课堂教学层面的创新,省教科院计划用2—3年时间分批出版“百课万人”书稿。目前,幼儿因、小学部分的“百课万人”书稿已整理完毕,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强调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这次习作设计以趣味实验《钻纸》为题材,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独特的感受,鼓励学生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相似文献   

14.
彭民勇 《教师》2014,(7):77-78
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习作课却是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因为学生在习作课上"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几百字的习作练习,便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语文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呢?湖南的张蕾老师,在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这次"送培上门"活动中,上的习作指导课《快乐传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且又便于操作的范本。一场快乐传递,张老师春风化雨般地将习作练习与指导的方法,悄无声息地传给了学生和在场的听课老师。学生和我们听课老师都在快乐的游戏中,深  相似文献   

15.
小学文言文多以串讲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效果欠佳。《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版五年下)的教学,老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基础上,大胆改变了串讲的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对文言文教学有所启示,对现代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鸥 《四川教育》2010,(10):36-36
有幸和学生跟随着张祖庆老师一起走进亚马逊河,体验了一次新奇的探险之旅。课堂上,孩子们在张老师的引领下,想象丰富,创意无限,一颗颗心灵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栏目在2007年第9期刊登了4位老师关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课例,截至目前,共收到近50位老师的点评稿.遗憾的是,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只能摘录、选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呈现给大家.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和辛勤创作.我们期待下面刊发的点评内容对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卢令 《江苏教育》2010,(10):43-43
尽管这学期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但还是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纸条:上课老师讲得太多,做得太少。通用技术不常动手,怎能学好技术?光说不做,岂能记住?我回答"老师有很多怕,最怕上课声太大"。实事求是地讲,我更愿意采用讲授式教学。中间穿插几次学生活动,只要符合《课标》,突出重点,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我也比较擅长讲授理论。  相似文献   

20.
【片段1】师:你见到的张老师与你想象中的有啥不一样?生:我见到的张老师是一个秃顶的老师。师:张老师真的是秃顶吗?你观察仔细了吗?生:张老师又老又矮,满脸皱纹。(生哄笑)师:啊?满脸皱纹?不会吧。我早上出门认真地照了镜子,发现我还没有满脸皱纹啊?你的观察有问题!观察要实事求是。生:张老师是一个有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