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初接触几何学上的反证法,不好领会,甚至感到乏味、枯燥,到头来就无精打采了。那时在旁的父亲(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见此情形,若有所思之后,给我看一个古代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学生读物中的推理故事《路边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中王戎推理论证的思想方法就是反证法.这里,王戎从假设“李子是甜的能吃”出发,由“树在道边”推出“李子早就被过  相似文献   

3.
想一想     
下面两段古文,括号内应选择哪一个字最确切?对划线句子的几种解释,哪一种最正确? (一) 王戎七岁,(常、尝、长)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弯、压)枝,诸儿(奔、急、竞)走取之,唯戎不(走、奔、动)。人问之,答曰:  相似文献   

4.
孟柳  郦泺静 《小学教学设计》2023,(Z1):103-104+119
<正>【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重点学写“戎”。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3.聚焦“不动”与“动”,体会王戎的聪慧。4.创设“神童”评选情境,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浓厚文言学习氛围1.出示“诸”,组词。预设:诸多、诸位、诸侯、诸葛。  相似文献   

5.
<正>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怪物名叫"斯芬克斯",它每天在道旁拦路,向行人提问:"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下午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不知道答案的人都被它吃掉了。后来,聪明的阿狄浦斯回答:"这个动物就是人。"斯芬克斯化成了石像。这个故事隐含着深刻的哲学命题:怎样认识人自己?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相似文献   

6.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功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6,(1):46-46
经典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他沉思一阵之后, 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 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灯——梦     
灯,你并不陌生,街灯、霓虹灯、红绿灯、航标灯……灯多姿多彩,窗前、道旁、路口、河上”……灯无处不在,可是,你是否想过:不同的灯从不同的角度将社会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收眼底。假如你就是灯,在夜幕中睁开独特的“灯眼”,观察灯前的人和事,你会发现怎样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看到的故事和得到的感受写下来。  相似文献   

9.
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们的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在一次旅游途中,我也发现了藏在生活中的数学。那天,我们一家人一起乘坐火车去外地旅游。火车在轨道上飞驰,我看着窗外匆匆而过的景物,十分兴奋。道旁的树木投下浓浓树荫,层层叠叠的黄绿色稻田荡起稻浪。  相似文献   

10.
王戎不摘李     
<正>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启示: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多动脑筋,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相似文献   

11.
李志梅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1):28-31,41
唐寅娶秋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特别是"三笑"弹词的演绎更使得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从而完全淹没了真相。唐寅真娶过秋香吗?从故事原始材料的溯源、故事中人物的考证、类似故事的附会以及唐寅自身所娶三位妻子的考察等不同角度分析,可以证明:历史上真实的唐寅从来没有娶过秋香,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后人附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故事导入--引入"转化"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先让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简单说一说.再让全体学生观看关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的视频)  相似文献   

13.
正为什么我们害怕写记叙文(更不用提小说)?因为我们不擅长讲故事。要说讲故事,不得不提《世说新语》。它是记叙逸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世说新语》中的许多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或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相似文献   

14.
《唐诗哥哥和宋词弟弟》故事之八国庆长假的第五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石景山游乐园玩。石景山游乐园就在我们家附近,但是,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去过几次。以前总觉得就在眼前,想去就去。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生活在北京,北京的好多地方我们都没有去过。报纸上好像讨论过这个问题,还举  相似文献   

15.
原文:阿里不达出版:阿里妈妈出版社定价:39元很多人都听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可是一提起《阿里巴巴和三十九大盗》,这个故事你可能就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这些材料我也发现过,为什么没能写出文章来?”不少青年同志见到报刊上有些文章的题材暗合自己曾经有过的“发现”时,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是从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及拙文《笔耕初期的误区与应对策略》(见本刊2006年第1期)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一点启示的。现不揣冒昧谈点体会,旨在与青年朋友交流并请方家教正。和氏之璧的故事多有记载,说法大同小异。据《韩非子·和氏》云: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读曹勇军老师的文章是《教育,我和你们的故事》。曹老师引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仿造的这个句式:"所谓大校者,非为有大树之谓也,有师生故事之谓也。"是不是也应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又或者,"所谓名校者,非谓有故事之谓也,故事中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大家听说过吗?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们知道什么叫策略吗?我们在解决一些问题时。也要考虑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你在哪里使用过?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9.
微博我最火     
《初中生》2010,(22)
张阁老:我的眼睛像素太低,看不清这个世界。杨庆宇:到年老的时候,我只对儿女说三个字:笑一个!当年那般美好:不是故事的结局不够好,而是我们对故事的要求过高。阳关道:我爸我妈都想年轻,但他们已渐渐老去。  相似文献   

20.
一、学情调查"《学会例证》议论文写作指导"是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我校初三年级的一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我拟用例证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吴晗的《谈骨气》作为例子来辅助教学,可吃不准有关情况,于是笔者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做了调查。学生小学时没有在教材上学过"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苏教版7~9年级语文教材也未选吴晗的《谈骨气》。他们在课外也没读过吴晗的《谈骨气》。只有两名学生在课外读过"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仅仅是故事,并没有接触到对这个故事作什么分析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