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国论     
六王享国之日久,而相继亡于十载。后百家论之,其说浩若烟海,难以通阅。而老泉之论,以为六国所以亡,乃楚、魏、韩以地赂秦也。而燕赵之抗秦,亦足甚惜。诚如是乎?  相似文献   

2.
秦国为何仅有十四年的统治而成为垂青史册的短命王朝?千百年来史坛众口一词地认为此乃系秦推秆“酷刑”、“暴政”所致。笔者认为,秦速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秦统一后不适时地一味推行准军事化的法治国策所造成,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仅是秦速亡的纵火者,而集家仇国恨于一身的六国的旧贵族的激烈反抗导致秦朝统治的迅速倾覆和帝国大厦为主崩瓦解,这批奴隶制残余势力才是秦朝速亡的掘墓人。本文基于上述主旨进开阐述探讨,以期揭示秦速亡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六国论     
尝读战国之传记,不免为六国亡而痛矣。六国各有其长,居天下十七八之域,拥士卒数百万,而亡于山西之秦,其可怪也欤?况秦居于山西之域,土地贫瘠,群山延绵,北有匈奴,南有强楚,自保已不易矣,而竟得以并天下。而观六国之中,三晋扼天下命脉,燕凭天险而自强,齐、  相似文献   

4.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燕吐《史记》名句 《楚汉传奇》开篇,项燕率领楚军顽抗秦军,他在战死前的最后一刻,振臂高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很快,就有网友指出,这段反抗秦朝暴政的名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相似文献   

5.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相似文献   

6.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弱肉强食,强秦灭六国,本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秦封侯建国不如四国早。当时楚大齐富晋最强,匈奴时犯。但穆公发愤图强,广纳天下人才,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第四位霸主。随后再蚕食六国,如此过了百年,直到赵政鲸吞燕赵,一统中原,再北逐匈奴七百里,才定疆称皇。倘若秦不强盛,六国又何必因赂秦而亡?所以六国被灭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人才。  相似文献   

7.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陈涉、吴广领导戍卒七百人在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反抗秦政权残暴统治的烽火,掀起了推翻秦王朝的武装斗争,反映了中国农民不畏强暴、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精神,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的伟大斗争。这是史学界众所公认的事实。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充分肯定他的功绩说:“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①。然而秦朝政权的复亡,不单是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的,其中还有六国复国势力这个历史因素的作用,也不应当忽视。因为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仅存在半年的时间就被秦朝政府军镇压下去了,在此后的两年当中,是六国复国势力对秦王朝的反抗斗争,经过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练习     
一、说明以下各句中加·的词的意义 1.(1)樊哙〔对项王〕曰:“……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2)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纳。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3)河曲智叟亡以应。 (4)怀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6)孔子时(通“伺”)其亡也往拜之。 2.(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相似文献   

9.
秦国以法家的赏罚理论为指导制定国策,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终灭六国.秦统一后,继承了法家不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加之专任刑罚,阶级矛盾激化,以致速亡.秦因法家思想而兴,也亡于法家思想.从秦运用"刑德二柄"的法家思想及专任刑罚到汉代采用礼法并用的"霸王道杂之"的转变大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这近百年的时间可以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大变化时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秦汉两代统治思想变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秦始皇本纪>是研究秦皇朝兴亡史的重要历史资料.本文从依据时势兼并六国,由分裂到统一、由封建到郡县、由儒学到法学、由贵族到平民的转变,个人意愿扩张造成负面影响,及总结秦亡教训四方面,来探讨<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体现的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在《史记》的《六国年表》、《秦本纪》等篇章中对秦朝历史作用的评说 ,忠于客观史实 ,既不因秦“施暴政”招致速亡而全盘否定其统一全国之功 ,也不因其实行“平海内”之历史使命而减轻对其过的谴责 ,充分体现了一代史学大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2.
秦取野王,并以此为基地,北伐上党,韩、魏危急。韩、魏若亡,赵国便失去了屏障。因此秦取野王,奠定了灭亡韩、赵、魏的基础,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自从伊拉克被美英联军占领以后,全世界都很震惊,住在天庭的各位古代名士也不闲着,频频召开座谈会。这不,今天又由孔子主持了一个讨论会。讨论的话题是: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什么会灭亡。话题一提出,坐在首席的贾谊就坐不住了,十分激动又十分自信地说:"秦亡之根本,陈涉造反也。孰不知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于是山东诸国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由此观之,秦亡,因此子反也。"  相似文献   

14.
秦亡新论     
从文化角度探讨秦亡之原因,不失为一种新的,可行的思路:选择秦文化为统一政策主体,是秦文化政策失败之关键;采用战争和征服手段,是其失败的加速器;文化的差异冲突与六国旧贵族的顽强抵抗是秦文化统一政策失败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统治政策和帝王个人素质两个角度,对秦亡汉兴的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史为鉴,找寻秦亡汉兴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课文摘要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全文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一分论点)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假设敌论)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二分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  相似文献   

17.
秦的统一战争迄于秦孝公,而至于秦亡六国。在这一漫长的时期内,为完成统一大业,秦国不仅进行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而且在文化、思想、礼俗及军事上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尤其是秦在统一战争时期,加强对军队的改造,注意军队成份的改变:改革车兵、增强骑兵、建立水军楼船,而形成了一个“奋击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史记·张仪列传》)、“大舶船万艘”(同上)的强大军事阵容;不仅如  相似文献   

18.
秦朝不是因为所谓的"暴政"而灭亡,秦亡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未明定继承人所引发的恶性政变导致上层权力结构的改变;二是战国时期未泯灭的大争传统致使秦始皇死后整个社会迅速全面动荡而导致秦帝国溃亡。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关东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为了加强统治,秦统治者强调用法家治国,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然而,法家思想的局限和统一手段的不合理造成了秦朝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冲突,这一冲突以法家思想和非法家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历秦朝社会之始终而存在,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方士的卢生 ,在神秘色彩下大搞反秦破坏活动。他编造“亡秦者胡也”的谎言 ,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北击匈奴的战争 ;他愚弄秦始皇过隐居生活 ,干扰了秦国的正常朝政 ;他鼓惑六国士人抨击秦始皇及其集权政治 ,引起了震惊史坛的坑儒惨案 ;他攻击秦王朝广招士人参与政治和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 ,激化了秦与士人之间的矛盾。他所制造的政治事端 ,严重地影响了秦王朝的历史进程。因此 ,在秦史研究中不可轻视卢生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