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小课本算术第一册的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尺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不超十的加法,20以内不超十的减法和总复习八部分。这册课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1)1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和2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2)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不超十的加法和减法,并会用这种计算方法解答求和、求剩余的简单应用题。另外还应该在学生学习算术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解答应用题,向他们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11—20以内各数的读法、写法。2、记住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二)理解1.初步理解计数单位“ ”及十进制计数法。2.初步理解11—20各数都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初步理解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4.初步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之间的关系。(三)掌握与熟练1.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以内各数。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复习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时,必须依据教材,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总复习,能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分析解答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加强结合,复习有关数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课中,应用题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在一、二年级教好《大纲》规定的十种简单应用题(即一步解答的应用题),为进一步教学复合应用题创造条件。本文就一、二年级简单应用题教学的要求和要点,谈些粗浅看法。一、简单应用题教学应有哪些要求教一、二年级学生学习解答简单应用题,教学要求不能只是列式计算,而应该使学生  相似文献   

6.
第一册《数学》课本虽没有出现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但从数的认识到加减运算都有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应用题雏形。编者意图是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就要渗透应用题教学因素:要求学生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列式计算,并能口述答  相似文献   

7.
本册教材编排,有两个循环,同时加减交错,重复繁琐,脉络不清,学生不容易掌握规律。建议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别归在20以内数的认识及20以内数的不超十加减法里,同时加减法也分别归类,这样可以在掌握了加法的基础上学习减法,系统性强,便于集中讲深讲透概念,突击重点,揭露规律,熟练运算。原教材是式题和应用题混杂编排,这样学生在运算上还未达到熟练程度,甚至对概念还未掌握清楚,马上就要来解应用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困难更大.因为解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的要求列出算式,而且还要求计算的正确、熟练,任务是较复杂的。建议把应用题分别集中在加、减法式题以后讲解(如加法、加法应用题,减法、减法应用题)。这样安排就使学生能在熟  相似文献   

8.
本册教材的内容顺序,可以把长度单位移在四则应用题后面,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认识,紧接着就学习千以内数的四则运算。因为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千以内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原教材在千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插了长度单位里丈的认识,把知识割裂,同时学习里丈后又不能马上运用,不如调在第八单元更妥当.原教材里式题和应用题混编在一起,而同样类型的应用题又往往分散在各个练习中,这样不能突出知识的本质、规律,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儿童对概念还没有掌握,运算还没有达到熟练,马上就要求他们解答应用题,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正确熟练进行计算,这样任务较重,不易达到  相似文献   

9.
本册书按四个部分进行复习:(一)20以内的数;(二)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三)认识图形;(四)应用题。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第一学期结束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简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四则运算知识解决最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习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配合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要求学生解答求总数,求剩余数和求一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图形、启发学生去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实验中注意按照《大纲》的精神,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实验课本第六册的应用题主要是在第五册学过的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用综合算式解答  相似文献   

12.
本册复习的课时安排如下: 2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1课时,加减法的关系和连加连减法1课时;加减应用题2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总复习共有19道习题,可选择合适的习题穿插到总复习之中去。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也是多位数认识的基础。这部分复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复习时应强调:(1)突出认识计数单位“十”,明确11—19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区别1和10、2和20,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按大小进行有序排列。 2.通过复习数的组成的数位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能迅速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以提高口算能力;笔算时应注意演算过程中法则的正确运用,防止只看计算结果。 3.指导学生牢固掌握2—5的乘法口决,从而使乘法计算迅速、正确,并注意加、减、乘法的综合练习。 4.复习加、减、乘法的简单应用题时,要把重  相似文献   

14.
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智能原因 (1)对所学的概念没有完全弄清楚,知识掌握不全面,更无法灵活地运用它。 (2)计算没有过关,特别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掌握好,不能正确地使用括号;题目解答后,又不会进行验算。 (3)题目内容往往脱离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所教的各种应用题,最基本、最主要的是用一般解题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由于解答简单应用题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大纲(草案)规定用两年半的时间教完整数四则约十一种基本类型的应用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中的重点,大纲(草案)规定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教学,按照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这册教材,主要包括教科书和学具卡片,供六年制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这册教材的内容有: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共计六个单元.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在总结原通用教材和实验教材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做了—系列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1.调整两步应用题的编排,加强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2.加强数概念的教学,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计算打好基础.3.加强口算教学,调整口算、珠算与笔算加、减法的编排,加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配合.4.教材重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注意体现教学顺序,启发学生思考,加强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是安排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使退位减法的规律更突出,按照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教材中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如:11-9=2∵9加2得11,∴11减9得2。通过备课及教学,我体会到,要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用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能正确、迅速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落脚点应放在加、减法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进行基本训练的目的,是从一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迅速、独立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基本训练必须围绕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稳步进行。现以部编小学数学六年制课本为例,谈谈各年级基本训练内容的安排。 一年级 一册教材有简单的加法(求和)应用题和减法(求剩余)应用题;二册有减法(求两数相差)应用题和乘法(求相同加数的和)应用题,基本训练可安排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杨蓓 《陕西教育》2010,(3):49-49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有三点,一是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二是熟练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三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感。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提问题和补条件的例题进行教学,并编排了相应的练习。这属于简单应用题的提高阶段,在学会解答现成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理解,并为以后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做准备。但由于进行这些练习要比解答现成的应用题难一些,加上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