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就是女性译者寻求彰显其女性主体,创建政治话语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文章借鉴女性主义翻译观分析朱虹译作《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因素,进而指出:朱虹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凸现女性意识,从理论到实践贯彻了她的女性主义主张,为我国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经典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
叶柳青 《文教资料》2011,(7):118-119
男性和女性都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人权宣言》提倡的"人类的解放"应该也包括女性的解放。但在《人权宣言》发表不久的两年后,主张在权利方面争取男女平等的《女权宣言》发表者却被推上了断头台。尽管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性别差异,但两者在权利上应该是平等的。这也是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性主义才是真正的人权主义。  相似文献   

3.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肖邦的代表作。随着女性要求自由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这部被誉为"研究女性的经典小说"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也理所当然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系统分析肖邦及作品女主人公爱德娜不甘顺从传统指向,大胆追求自我意识的性格,从而得以深刻体会及总结其中富含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及目的;通过分析凯特.肖邦的代表作《暴风雨》,逐步揭示了其中所表达的19世纪"父权制"意识对女性的压迫与歧视,以及女性对此的反抗与斗争;在全面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归纳了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并由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存在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女性主义意识在"复仇"题材家庭伦理剧中全面觉醒。以《回家的诱惑》、《女人的颜色》为代表的"复仇"题材家庭伦理剧立足女性视角,鼓励现代女性冲破爱情、生存和母职的三重困境,去追求和拥有独立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受福柯、德里达等人学说的影响,女性主义的最新发展形式克服了传统女性主义的弊端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其推崇的权利—话语观、反二元对立,并对男女差异的新的阐释,深层挖掘了女性受歧视、受压迫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女性主体建构拓展了新的空间。《女勇士》塑造的新的"花木兰"形象虽然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花木兰形象,但它在建构女性话语权、颠覆男/女二元对立范式及以女性自身体验来建构女性主体等方面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要旨。  相似文献   

7.
该文回顾了女性和翻译两者的相似性,探讨了女性主义的背景,指出女性主义和翻译结合的必然性,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诞生了。女性主义翻译不只是一种翻译行为,更是一项政治活动。它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忠实"概念,运用女性语言来突显女性。  相似文献   

8.
"恶魔式"话语是《杀夫》和《金锁记》在叙事中最显著的特点,两部小说文本的共同特征是:空间地域的恐怖梦魇、人物形象恶魔般的呐喊与反抗。李昂和张爱玲借助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段,宣示了自己女性主义文学的价值观,并试图在"恶魔式"的叙述话语背后,彰显出对女性主义文学中女性命运的再诉说。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和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两人的处女作《大地》和《最蓝的眼睛》中都描述了女性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对土地的依恋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强调的女性与自然在孕育生命的特征上是具有相似性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黑人对白人的压迫,就像人类对自然的压迫。这种共通性从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两部作品通过描述女主人公阿兰和克劳迪娅的女性意识,刻画了自然生态意象"土地"。赛珍珠和莫里森共有的"土地情结"深刻反映出两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华伦夫人的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早期创作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在《华》剧中,萧伯纳无情地鞭笞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行径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此外,萧伯纳还深刻地揭示了具有剥削本性和父权本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女性受压迫和奴役的基本根源。而萧伯纳提出的这一观点恰恰与半个多世纪后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文章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通过萧伯纳在《华》剧中对维多利亚女性遭受的性别压迫和经济压迫的揭露,探讨萧伯纳对于女性遭受的压迫和歧视、以及对妇女卖淫问题的深刻见解,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掘萧伯纳在剧中体现的早期女权主义观点。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女性受双重压迫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质。最后,本文将试图澄清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华伦夫人是一个"不道德妇人"的误解,并且得出结论:萧伯纳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父"。  相似文献   

11.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一九八四》是他最出色的作品,这部小说对集权主义社会的描写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作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剖析了权利所有者维持其统治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恶梦般的未来世界及其成因.在那个世界里极权主义政权的统治之下,被统治的弱势群体由于话语权力的缺失而受到了残酷无情的压迫.本论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为语料,试图从话语霸权的角度来解读《一九八四》中集权主义政治的权利构成,深入讨论话语、权力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揭示话语权力在社会生活,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伟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17-120
海明威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冰山理论”独具一格,该理论在其著名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探讨该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海明威运用“冰山理论”创作这部小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写在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以极富洞察力和预见性的眼光,剖析了极权主义的统治方式,描述了极权主义可能导致的巨大毁灭。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结构体系及其中的语言角色的分析,探讨语言权力在此文本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arising in the 1980s, offers a fresh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which thoroughly emphasiz es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Meanwhile, this theory also presents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aims at making a brief review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5.
《廊桥遗梦》中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女性主义内部出现了一种后现代转向的趋势,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廊桥遗梦》就是其中之一。故事讲述了一对人到中年的情侣的爱情,一次不期的偶遥让两个人找到了真爱,然而命运又残酷地将他们分开。文中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个视角解读《廊桥遗梦》。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所面临的矛盾与困惑来探讨后现代女性主义在故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姊妹们》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艾达·坎布雷特于1904年创作的一部力作。该小说详细描写了佩恩尼奎克这一落魄贵族家庭中四个姐妹的生活,并以此为主线重现了当时社会众多阶层对爱情、婚姻、金钱、身份、社会地位等问题的看法。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四姐妹在父权制社会下的爱与挣扎,并进一步解读艾达理想化的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翻译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派翻译理论,其鲜明的旗帜与激进的主张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文章从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相互关系角度,分析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论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传统翻译理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奥威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寓言小说家,对于他的作品大多是从其艺术性和政治性上来解读。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运用波伏娃的《第二性》中的一些观点,对《一九八四》中和温斯顿关系比较密切的三位女性-裘莉亚、温斯顿的母亲以及凯瑟琳等进行解读,进而揭示奥威尔的女性观以及他的性别等级思想。  相似文献   

19.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和非裔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是生存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里的边缘作家,她们的身份和她们的文学一样被烙上了"他者"的标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特别是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谭恩美作品《百感神秘》和托妮.莫里森作品《所罗门之歌》里女性人物的具有浓厚的属下气质。但是"属下"女性们用她们的方式在"说话",同时她们的属下气质不会因为"说话"而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