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里的书和杂志不算少,想看什么挺方便。《新闻爱好者》虽然每期必来,那是爸爸津津乐道的读物,每期到来,他总是饶有兴趣地边读边琢磨什么,几年了,都是这样。而我对它不屑一顾。可爸爸的兴趣渐渐引起我的注意,顺手拿起一本翻翻,想从中发现什么。是封面那张照片《乡邮》,引发我的深思,多可贵的精神,这些高尚人的足迹踏遍了山乡邮路;又一期封面的艺术照《归牧》,使我  相似文献   

2.
正推荐理由《新华字典》伴随我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所有生字的读和写全部查找新华字典,《新华字典》理所当然成为我心目中第一个知识的权威!后来知晓它的出版单位是商务印书馆,从此见到这几个字也便心生敬意。因为这层敬意,读书的兴趣也有意无意向着商务印书馆靠拢。先后仔细读过《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1897—1997》《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等  相似文献   

3.
读书从儿时开始 我没有高学历,初中没毕业,至今还只有一个自学考试的大专文凭。但是我很爱读书。我读小学时,就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只有《红楼梦》读不起兴趣。什么《说唐传》、《说岳传》、《封神演义》读了若干遍,如今我对唐朝十八条好汉从李元霸一直到单雄信还可以不排错位讲下来。  相似文献   

4.
执着阅读     
余华 《出版参考》2010,(10):5-5
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相似文献   

5.
说起我喜欢新闻写作的事,还得从我爸爸订阅的期刊《军事记者》(原《新闻与成才》杂志)开始。她不仅是我爸爸的良师益友,也是教我步上新闻路上的启蒙老师。因为从我记事起就知道,1991年春天爸爸到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武部当专职新闻报道员的那年起,就一把把这本期刊带回家中并对它爱不释手。入伍前,我从爸爸保存完好而且纸张有点发黄的数十期《新闻与成才》杂志和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结业证书,可以看得出爸爸是1994-1996年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学员。有一次我与爸爸闲聊时听他说,那些年仅焦作军分区系统每年就有百余名人武、专武干部参加解放…  相似文献   

6.
我是读小学时偶然在《淮安报》上用了一篇新闻稿件而爱上了业余新闻报道工作的,算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时间内,我先后在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新疆日报》、《新华日报》等一百多家新闻单位用稿一千余篇,用稿的喜悦尝了不少,但也有不少因失误带来的苦恼。从我的自身  相似文献   

7.
北京晚报从1984年以来,与北京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家庭教育联合会合作,连续主办了五届全市小学生专题作文比赛,这系列化的专题,包括《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爱北京》《这是(不是)我心目中的北京人》《我自豪,我是首都小公民》《我爱社会主义》等题目。三年来,累计来稿150多万份,先后有7000多人获奖,成了建国以来,在首都小学生中开展的规模最大的活动之一。北京市教育局已决定,将这项活动列入小学正式竞赛项目。凡在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的学生,可以免试保送升入重点中学。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1月30日《北京青年报》B2版上,一篇题为《潘石屹把作秀进行到底》的文章中说:“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天水麦积山附近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在‘黄土高坡’度过了小学、中学时光。由于爷爷是国民党的军官,‘文革’期间,读大学的爸爸被打成‘右派’送回了农村”此说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9.
不知什么原因,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画》的时候,就立刻和“爸爸的话”联想到一块儿,也许终究是爸爸的话影响自己最深的缘故。《爸爸的画》是我国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充满了人间情味的漫画及他的两个女儿丰陈宝和丰一吟撰作的漫画趣绎。丰子恺先生以他的画笔表达着思想,在他的女儿来说,他的画应该也可以称之为“爸爸的话”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陈宝与一吟先生,在60年沧桑之后,以温馨亲切的文字,朝花夕拾,从头细数儿时旧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心动。《爸爸的画》共四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末出版了第一、第二集,时隔一年整,第三、第四集出版。每集由丰陈宝、丰一吟精选父亲的漫画百幅,又以她  相似文献   

10.
继《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后,湖南卫视在2013年第四季度全新推出国内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该节目自首播以来,一直蝉联收视率榜首。据《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发布的央视索福瑞全国网(CSM网)数据显示,该节目一至五期的收视率分别为1.1、1.67、1.8、2.16和2.13,市场份额每期突破10%,成为综艺节目的收视神话。《爸爸去哪儿》由《变形记》导演谢涤葵打造,《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监制,原版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节目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主题,每季选取5对明星父子(女)参加,每期节目中明星爸爸将要在生活条件极端艰苦、妻子缺席的情况下,和自己的孩子自力更生共同度过72小时的乡村生活体验。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历练,同时也是对明星爸爸的挑战。《爸爸去哪儿》为何如此受到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娃娃歌谣》,分《动物篇》、《植物篇》、《物品篇》、《自然篇》,共四册。当我把这四本印制精美的书带到家里的时候,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女就立即念起来,念得喜上眉梢,有时还手舞足蹈,并连连喊我:“爷爷,爷爷!我该给您听!”显然,她是喜爱这《娃娃歌谣》的。 晚上,  相似文献   

12.
我是在1953年冬天,从青龙桥小学(原是小学教师)调往《北京日报》工作的。从1953年尾到1957年夏天,我先后在文艺组任编辑,新闻和农村组任记者。在农村组任记者的阶段,开阔了我的生活视野,填补了我生活底蕴的不足,使我写出了不少的短篇小说,包括1957年我出版的长篇小说《南河春  相似文献   

13.
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过《水浒》。《水浒》中的潘金莲自顾迎合王婆的撮弄,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最后竟“色胆包天”地害死武大郎。这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潘金莲是个“坏女人”。在以后的几十年生活中,凡谈起潘金莲,就认为她是中国淫妇的  相似文献   

14.
回音     
<正>读史老张:2015年第5期《档案春秋》刊登陈思和先生的《靖南中学的故事》一文,讲他"文革"时入读过此校。我想起小时候曾经入读控江二村小学,就在靖南的北面,从教室可以望见靖南,但见靖南的教学楼很多玻璃窗是碎的。后来我入读交大附中,惊喜发现,玻璃窗是完整的。个人以为:当年,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是以玻璃窗的完整度来识别的。楼先生:2015年龙华庙会举办之际  相似文献   

15.
外行看中医     
1996年春,我在养病中闲读几本中医书,很有滋味.尤其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文采飞扬、妙趣横生,将中医之理讲得生动形象、深刻透彻.联想到一些专业文章刻板而枯燥,不觉感叹再三:道之不文,传之不远呵!业内人尚且不愿读,外行人谁会去看呢?……  相似文献   

16.
刘美驿  李翔 《今传媒》2014,(8):106-107
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两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数月中迅速走红;此外分别引进荷兰与德国明星跳水节目模式的《中国星跳跃》与《星跳水立方》同样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节目效果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明星真人秀节目成为当前热议的节目类型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明星真人秀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爱在囧途》等明星真人秀相继涌现,夺人眼球。本文梳理了中国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经历的发展脉络,探究了国内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带给我的最大快乐,就是可以自由读书了. 与书结缘可追述到小学识字始.读小学时正逢"文革",几乎一切书籍都成了毒草,惟有八个革命样板戏连环画可读.后来,邻居偷偷借我几本破旧的《三国演义》和《水浒》连环画,看得如痴如醉,对刘、关、张喜爱有加,还将108将背得滚瓜烂熟.读中学时取出家里私藏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悄悄阅读,还是偏爱《三国演义》.那时,过去出版的书籍都成了禁书,只能读鲁迅和浩然等几个人的书,故被喻为"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海岛女民兵》、《渔岛怒潮》等小说给我留下了颇深的记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每天中午陈醇老师用浑厚的嗓音播讲《渔岛怒潮》,令人陶醉!后来邻居借给我几本泛黄的《红岩》、《林海雪原》等"毒草"小说,才发现别有洞天,暗自感到这些"毒草"比公开出版的书更好看.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在回顾往事的时候,总会有些闪烁着光彩的记忆。我少年时期在上海的一段经历,至今想来,仍使我感到振奋。《新少年报》的通讯员当我还在家乡上虞念小学时,就是上海《新少年报》的通讯员,我为报纸常写通讯、短诗和小故事,参加争做“模范少年”、“小先生”等新鲜有趣的活动。以后又担任发行员,推销报纸。 1948年,我十三岁。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住在哥嫂家里,我到西门路355号《新少年报》社看望了大朋友,也认识不少通  相似文献   

19.
怎会想到我和图书馆的缘竟能结到从读者成为图书管理员呢? 我从少就喜欢书。起初只是在父亲开的小书店里看点连环画。念上小学,校里有个图书室,《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是我认字后读的第一本小说,接下去便是《党的女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虽  相似文献   

20.
人性阅读     
大概是在小学3年级,我开始读小说。现在还有点印象的,是苏联的“反特小说”《雪地追踪》和《形形色色的案件》,这大概是男孩子的天性使然,在阅读中追求刺激和惊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