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做到“以疑激思”,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学法指导研究的深入,这已成为多数老师的共识。但对如何“释疑解难”,有些老师却往往把它看作是教师份内的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似乎这才是尽为师之道。 其实,学生既要能“质疑问难”,也要让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释  相似文献   

2.
陆耀芳 《陕西教育》2002,(11):33-33
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我常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释疑:  相似文献   

3.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见《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第二学段的&;lt;数与代数&;gt;部分)我认为这里的“互逆关系”是欠妥的。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下面特就此进行一番详细、深刻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言简意赅地讲明了质疑问难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师可及时弄清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修正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效的劳动。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释疑的指导,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变  相似文献   

5.
许泽强 《教育文汇》2014,(19):37-37
国培研修期间,魏本亚教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教学案例。外国教育专家到我国某名校交流教学经验,学校为了展示本校的教学实力,特地指名让一位特级教师上课。这位教师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巧妙创设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交流,师生互动频繁,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上完这节课,  相似文献   

6.
正国培研修期间,魏本亚教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教学案例。外国教育专家到我国某名校交流教学经验,学校为了展示本校的教学实力,特地指名让一位特级教师上课。这位教师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巧妙创设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交流,师生互动频繁,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上完这节课,特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十分满意。不过在接下来座谈的时候,一位外国教育专家的一番话,却发人深思。外国专家说:  相似文献   

7.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南宋哲学家朱熹也说过:“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学习中的“疑”的。学贵有疑,学则知疑。质疑——提出问题,即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释疑——解答问题,即在认真思考的前拖下,破解疑难。学会质疑和释疑,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环节,因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生疑、释疑的过程,学生“因疑而学,因学而疑”,循环往复,从而使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步学会学习;善于质疑和释疑,是学生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之一,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大力提倡主动学习、互动学  相似文献   

10.
学完《二虎子》(六年制第六册)一文后,我出示了两道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最准确的答案。其中一题是: ①日本鬼子是狡猾的。( ) ②日本鬼子是愚蠢的。( ) ③日本鬼子是既狡猾又愚蠢。( ) 结果,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结论①或②。从局部看上述两种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推敲,显然有悖于事理。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运用矛盾词并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问题,我让学生摆出判断的具体依据并展开讨论,以纠误择正。对第①种结论,有的学生坚持:“日本鬼子采用‘小孩认家人’的办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许多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以教师提问为主,这种根据"刺激—反应"而设计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阅读教学模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却  相似文献   

12.
13.
在初三复习“互文”的教学中,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碰壁”到“质疑”,又从“质疑”到“释疑”,逐渐把他们从“学会”转轨到“会学”上来。先请一学生直译《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译为“谈笑有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之后,我问:“‘鸿儒”没有和他‘往来’,又如何‘谈笑’呢?”大家愕然,都觉得这样翻译不妥,但又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着意引导学生发问释疑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毛玉杰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四部分第四条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学生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蕴含有很多的道理这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要用思考、发问的钥匙去...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设问提纲”引导学生写片断文山州实验小学杨惠小学三年级作文,虽然仅只是片断练习,但从字、词、句练习,发展到段的练习,已是较大的转折。因为片断所包含的并不是单纯的一层意思,而几层意思又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句去写。因此“片断”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内容简单的习...  相似文献   

17.
"思维落差",是思维的一种表现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群体与群体间存在的思维差异。在化学课堂中,经常运用"思维落差"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与创造的过程。那么,在解题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呢?下面以自己一个教例来说说。例题:人教版数学第九册有一题:右图是人民医院包扎用的三角巾。现在有一块长7.2米,宽1.8米的白布,最多可以做这样的三角巾多少块?(图略)受先前的知识与方法的定势影响,学生往往会用“块数=大面积÷小面积”的解题模式来解,即(7.2×1.8)÷(0.9×0.9÷2)=32(块)。显然,这种思维方式要在长与宽都是0.9米的整数倍情况下才可,…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教师批阅,弊多利少。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处于被批评的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上,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