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研究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关系。方法取19例BRVO性黄斑水肿患者的房水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ICAM-1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中位数:3.3ng/mL)相比,BRVO中房水sICAM-1浓度(中位数:6.8ng/mL)明显升高(P=0.005),且与黄斑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P=0.02)。结论sICAM-1与BRVO中形成黄斑水肿相关。测定房水中sICAM-1的浓度有助于评估黄斑水肿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择7例视力0.1或以下的CRVO患者,病程1~6个月,手术常规做睫状体平坦部巩膜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应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MVR)切开刀,做一个RON,切口在视盘鼻侧边缘,避开损伤鼻侧视网膜血管,刺入深度约为2.2mm.[结果]7例RON手术都很成功,无有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眼底表现均有好转,术后视力也都有增进.[结论]RON有助于缺血性CRVO患者视网膜内出血、渗出和黄斑水肿的消退,以及视力的改善,似可适当用于选择性治疗此种难治的眼病.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之一.提出一种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分类和病灶识别的混合卷积神经网络,将压缩优化后的VGG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合类激活层(Class Activation Mappin...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视力近视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经研究发现,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疗效很好,优于目前应用的其它药物,同时还可用于治疗近视,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半侧支静脉阻塞是一种较常见的眼底病。此病中老年人多见,青年人亦可发病,多为单眼发病。视网膜半侧支静脉阻塞的病因复杂,常由视网膜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高血压引起,青年人往往与血管炎症相关。此病临床可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两类,缺血型患者少数情况下可引起玻璃体出血及新生血管青光眼,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即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在临床上很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视力损伤的关键。为辅助临床眼科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视网膜疾病,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分割的方法。首先,将三维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转换为二维B超扫描图像,通过二值化、仿射变换等方法提取视网膜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然后将感兴趣区域送入条件生成对抗网络进行训练,实现BRAO病变区域分割|最后,采用腐蚀、闭运算等形态学运算排除假阳性。在20张来自20双眼睛、包含BRAO急性期和萎缩期视网膜OCT图像上进行四折交叉验证,平均正确率、真阳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4.7%、92.1%、5.0%,表明BRAO分割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进行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青光眼术后发生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未采用手术治疗,而是先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采用了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结果:随访6月~1年,8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未破坏青光眼手术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上方视网膜裂孔的孔源视网膜脱离,通过合适的体位及双眼包扎后,当视网膜下液全部或大部分吸收后可采用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不用手术治疗,以避免因手术治疗而破坏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致盲性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发病年龄、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笔者采用激光光凝和高压氧联合应用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87.3%,有效挽救了患者视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结果:12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视力提高,随访2~18月,有2例发生后发障,行YAG激光治疗,未见视网膜复发性脱离。结论:对一些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这样既扫除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障碍,又不耽误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还可以术后增加视力。  相似文献   

11.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危重病人抢救的一种手段 ,特别是对大面积烧伤病人需要快速输液输血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此技术安全可靠 ,快速有效 ,操作简便 ,且不损伤血管 ,并已逐步取代了静脉切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奥曲肽 (善宁 ,Sandostatin)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AEP)的治疗价值及应用指征 .方法 :将 15 2例AEP按年龄及有否加用奥曲肽分为 4组 .按下列指标评估 :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转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ANP)发生率、手术率、病死率 .结果 :大于 5 5岁的两组 ,腹痛消失时间奥曲肽治疗组 (治疗组 )为 (2 6± 1 5 )天 ,对照组为 (4 7± 2 3)天 ,p <0 0 5 ;血淀粉酶复常时间治疗组为 (3 1± 1 6 )天 ;对照组为 (4 6± 2 3)天 ,P <0 0 5 ;转为ANP的发生率 ,治疗组为 6 3% (2 /32 ) ,对照组为 2 5 6 % (10 /39) ,p <0 0 5 ;转手术率治疗组为 3 1% (1/32 ) ,对照组为10 3% (4/39) ,p >0 0 5 .小于或等于 5 5岁的两组 ,腹痛消失时间和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别 .结论 :AEP高龄患者早期应用奥曲肽治疗 ,能缩短病程 ,改善预后 ,减少AN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6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患者.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置管,3例出现导管阻塞,经生理盐水冲管或尿激酶注入后再通,1例出现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置管3—26天胸水引流干净.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实用性强,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损伤小、病人易于接受、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乳腺癌患者采用多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30例乳腺癌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A组(416例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置管)、B组(203例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置管)、C组(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D组(3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A、B组置管成功率为99%,C、D组全部成功.失败主要原因是误入动脉和局部血肿,早期并发症A组6例(气胸2例)B组3例(气胸1例),全部经对症治疗痊愈.C、D组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乳腺癌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途径,且穿刺可经多种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肾虚则水无所主,水无所主则失其常道,泛溢肌肤发为水肿。《素问》云:“肾病者,腹大胫肿。”《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其本在肾…其制在脾”。《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以上可以看出,水肿与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治疗肾病必须把握住肾主水液这一关键,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当以扶正固本,健脾益肾为治则,以益肾为主,同时施以健脾、利水、解毒、化瘀诸法,这才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取得疗效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笔者根据临床经验,用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7例,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120mg/次、维生素C0.2g/次、维生素E0.1g/次、肌苷片0.2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野及跟底血管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服药半年后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明显提高,P〈0.01;视野灰度值(MD)降低,P〈0.01;眼底微动脉瘤及出血斑数量减少,P〈0.01;两组间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较传统复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46具尸体的胃后动脉、静脉,其结果:①胃后动脉出现率为71.7±6.6%,②胃后动脉起始处外径成人平均为1.81±0.52mm,儿童平均为0.98±0.25mm;终末部外径成人平均为1.45±0.48mm,儿童平均为0.75±0.23mm;胃后动脉长度成人平均为32.89±7.37mm,儿童平均为14.8±5.6mm,③胃后静脉出现率为56.5±7.3%,④胃后动脉距腹腔干平均为29.27±15.19mm,胃后动脉距贲门平均为14.59±7.23mm,胃后静脉汇入脾静脉或脾静脉上极支处距门静脉平均为22.49±12.6mm,胃后动脉多有胃后静脉伴行,静脉以1支为多见。  相似文献   

18.
肝炎患者一般住院时间较长,且需要反复多次住院,相对一般疾病患者而言接受静脉输液的概率也很大。反复多次的住院输液,患者不仅身心倍感痛苦,也易损伤静脉血管。为解决这一问题,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院自2008年起对部分住院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在肝炎病患者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EVL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EVL治疗(EVL组),另一组接受持续药物治疗(奥曲肽组),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两组病人一般特征,支持治疗或一般治疗无明显差别;EVL组较药物治疗组有明显高的控制止血率和低的再出血率,EVL组止血率为96%,而药物治疗组为74%(P〈0.05),再出血率EVL组8%,药物治疗组38%(P〈0.01)。结论EVL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普通静脉针的换代产品,三十年前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可应用于各年龄阶段,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避免了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我科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临床共应用110例,在实际应用中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