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武术套路运动项目的选材水平,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武术套路运动员中期选材的指标体系,由判断矩阵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和总排序。研究结果表明:AHP的应用,为武术套路运动选材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一直以来武术基础理论薄弱,从选材到训练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通过测试和分析以定量的、科学的方法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水平女子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以此作为武术运动员选材、选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祖国 《青海体育科技》2000,27(2):34-35,22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套路女运动员和北京市常人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研究,探讨武术套路女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点,为运动员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综合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经验,对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依据、内容(形象、一般素质、专项素质等)标准及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合武术运动员选材经验,根据武术专业女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对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依据、内容、标准及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武术女运动员的科学化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经验及全国20多名武英级优秀运动员的调查材料,对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的依据、内容(形象、一般素质、专项素质等)、标准及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不同训练阶段的选材要求。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作为形意拳的发源之地,其竞技武术成绩在历年来的全国性武术竞赛之中一直占领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工作是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运动员层面进行专项研究,发现目前山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依然属于“粗放型”的培养模式,主要这选拔、训练、思想文化学习、保障措施方面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可持续。在此基础上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对如何使我省竞技武术套路后被人才培养更加集约化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山西省的武术套路人才的梯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运动员的选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年龄、形态、身体素质、心里素质、身体机能等五个方面对武术运动员选材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通过科学选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武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世界冠军马灵娟的选材特征和多年训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马灵娟身体条件基本不符合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标准,但仍能取得巨大成功,说明武术套路对运动员身体条件的要求并不高,身体上硬件条件对运动员的成功不起绝对性作用。从马灵娟的成功可以分析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功更加注重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对待武术套路训练的态度、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心理稳定性。希望通过对马灵娟多年训练的特点和成功经验的分析,为武术套路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多年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科学选材武术是一项以攻防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武术运动员的选材应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