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上好作文指导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并能把所学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是每个语文老师努力探寻的。在尚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本心教学,必须深度研课,同时遵循学生本心尊重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2.
在尚德教学中,历史学科如何努力探索与践行"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养性励行"的尚德课堂?笔者借助国家公祭读本,因势利导,巧妙助推,按照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逻辑走向设计,将"直击历史公案、追寻历史真相、铭记历史伤痛、敲响现实警钟"四个部分内容有机串联,巧妙设计,顺乎自然地将尚德教育的思想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中,苏州相城区实验中学建构了传统精神与现代教育文明相融合的"尚德教育"。在"尚德教育"中,"尚德"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生活品质,也是一种教育境界。"尚德教育"主张学校教育要"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而实现"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立德树人"目标。"尚德教育"具有遵循本心、顺应规律、勇于担当、养性励行等理念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中,苏州相城区实验中学建构了传统精神与现代教育文明相融合的"尚德教育"。在"尚德教育"中,"尚德"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生活品质,也是一种教育境界。"尚德教育"主张学校教育要"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而实现"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立德树人"目标。"尚德教育"具有遵循本心、顺应规律、勇于担当、养性励行等理念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这是尚德教育的基本理念.笔者以学生原本的认识为起点,构建了函数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函数(1)"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含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函数的概念.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函数的入门课,是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  相似文献   

6.
“德”字本义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培养“道德”或“品行”。“崇德”“尚德”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建学理念。至今,“尚德”二字仍刻在学校的石壁上。从“德”本义出发,笔者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建构了“尚德课堂”。在“尚德课堂”中.“尚德”教育环境、“尚德”教学理念和“尚德”课堂范式是最重要的三个项目。“尚德课堂”的追求是师生选择的必然,也是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从"德"字原初内涵出发,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建构了"尚德教育"的新格局。"尚德"理念中,"尚"的内涵为尊崇、崇尚;"德"的内涵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德"的两个内涵之间是"道"与"德"的关系,是思想方法与艺术追求的关系。"尚德教育"中,"尚德"是一种仪礼,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从“德”字原初内涵出发,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建构了“尚德教育”的新格局。“尚德”理念中,“尚”的内涵为尊崇、崇尚;“德”的内涵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德”的两个内涵之间是“道”与“德”的关系。是思想方法与艺术追求的关系。“尚德教育”中,“尚德”是一种仪礼,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的思考中迷惘了好久,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中,顿悟了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应是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于是,开始用简单的思想看待语文教学,发现学生的收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学会、会学、提高。学会什么?知识和方法;会学指什么?具备能力;提高的是什么?语文素养。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自然达到提高。正是本着简单就好的思想,在《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始终围绕“四个一”进行,这四个一是:抓住一个特点(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图画美),设…  相似文献   

10.
臧芳 《语文知识》2014,(11):65-66
在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历经教材的多次改版,仍然保留了下来,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的《背影》《苏州园林》《白杨礼赞》《活板》《孔乙己》《变色龙》等。这些文本,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是课文中的精品、经典。面对经典文本,再次教学时,部分教师的思维已有了定势,往往以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以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左右解读,不能通过对文本的再度研读,发现熟悉中的“陌生”因素,设计“陌生”问题,引导学生步入创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正>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唤醒学生学习动力,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一课。一、辨图识苏州园林师:苏州园林,大家去过没有?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语言的传授,教师应当在短暂的时间与有限的空间范围之内,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以《苏州园林》的教学实践为例,对此问题加以说明,在明确《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之后,从语言指导的角度切入说明。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设计含第三册书第四、第五两个单元的12篇说明文。用17个课时完成。 二、讲读课的设计,力求突破重点难点,着重于怎样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自读课的设计,仅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第四单元 苏州园林 要点:体会采用比较,描写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安排二课时。 一、课前展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学挂图) (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二)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各地园林的标本) 二、研读②~⑥段,要求: (一)②段与③④⑤⑥段间含有什么关系? (总分)如此安排结构,对苏州园林特点的说明起到什么作用? (二)列出这部分文字的提纲。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一定要遵循“以生为主”的理念。“以生为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符合教育制度改革理念。坚持生本理念,以《信客》为例,来探索具体篇目的教学设计与构思。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开展之前必须要明确目标,具有指导性作用,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目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方案制定上,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完全凭借自身主观经验来判断,对学生学习起点预估不准确,会影响到教学目标设置,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特色鲜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讲读课文,是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科学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更加注重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的情况下,《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受到传统理念下“灌输”与“应试”的训练束缚。不少学生存在没有问题,不解决问题,缺乏发现和创新的情况。在新一轮的改革教学当中,《科学》需要以问题作为起点与主线,进行展开分析。接着,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延伸,在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当中,统筹发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本文以《科学》课程为例作为开始,在初中学生当中,开展问题化教学设计实践,构建问题情境创设,转变角色理念,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郑芬 《新教师》2020,(2):54-55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教学评"的良性互动。"教学评"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能力提高的具体培养,是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评"良性互动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探究,极大地开启了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师生共同对教学目标有效完成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最近,观摩了一节《苏州园林》教读课,执教者是河南省第二届中学语文“十佳”教师获得者王光利老师。这节课学生读书30分钟,老师引导10分钟,课堂训练5分钟,结构紧凑而严谨。全课贯穿的一个基本思路是:遵循认知规律,分步指导学生读书,步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他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如下问题: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2.作者是按照怎样顺序进行说明的?3.阅读文章的主体部分,标画出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句。并完成填图内容(图示略)。学生先是默读,再是跳读。学…  相似文献   

19.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撰写的一篇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根据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指出苏州园林的美在于处处入画,具体表现为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在语文教学艺术中可体现为灵活化的教学设计、艺术化的情境创设、趣味化的课堂语言、深度化的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