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往的教育过程观”批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前 ,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将“交往”引入教育研究之中 ,用“交往理论”来重新审视或探讨教育中的诸多理论问题 ,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论认识。最为典型的是提出了“交往的教育过程观”。这种尝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有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局限。应该说 ,教育学以及心理学对“交往”的研究并非始于今日。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 ,强调了人际交往的教育价值问题。前苏联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对“交往”进行过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德国在 2 0世纪 70年代还兴起了“交往教学论”流派 ,其基本思想在…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针对功利主义的目的论,二是针对功利主义的演绎基础。通过对功利主义的阐述和批判,罗尔斯揭示了功利主义在跨越个人的直觉需求与共同体的价值准则时所遇到的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批判代表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对功利主义的基本态度,并由此构成了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继承修正了古典契约论的方法,批判并且取代了处于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提出了新契约论。在自由优先的情况下对自由主义的另一价值——平等——作了较之古典自由主义大为不同的处理。罗尔斯构筑的正义社会,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关注了最少受惠者的社会地位,这对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功利主义评价已然成为我国大学教学评价的主导倾向,这必然会导致大学教学改革逐步放弃了促进人的成长这一核心价值。为此,必须对这种大学教学评价倾向进行反思,重新认识大学教学以人为本位的内涵,重新发掘传统教学的合理性及其时代意义,在实践中促使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相互融合。要扭转功利主义大学教学评价的不良倾向,需要从微观入手,探索基层创新。大学、院系和教师必须作为创新主体出现,大学校长个性化探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课程化"和对学生评教实施质化改造等举措理应受到鼓励。  相似文献   

5.
康德以道德法则为基础的义务论的所提供的批判视野,分析了功利主义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理论困境,以及功利主义对其义务论的批评.以此为基础,进而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康德是如何看待功利问题的.功利主义对康德的批评建立在对形式主义的道德法则之狭隘化的理解之上;康德对功利问题有着全面而恰当的考虑,从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视野出发,功利主义也可以具有恰当的地位与重要的价值;另外,康德的批判视野对于处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与价值问题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相似文献   

6.
边沁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奠基者。他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为基本原理,基于以人类最小痛苦为代价的惩罚作为预防犯罪的刑罚观念,认为死刑作为一种刑罚手段不具有比终身监禁更大的边际效益,因而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况滨 《文教资料》2009,(34):102-103
本文认为功利主义所遵循的人的“趣善避恶性”仍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从人的类本质出发的马克思伦理观认为自由自觉的人的活动是从人的本质意义上对自我幸福的理解,个人的幸福观念在人的社会历史活动层面展开是基于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对狭隘的功利主义幸福观念的超越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功利主义在当代哲学、伦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罗尔斯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批判,并指出对个人基本权利和利益的坚持与维护才是首要的.  相似文献   

9.
伯纳德·威廉姆斯在《英国时报》中被称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最有才华的哲学家",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叶他对哲学伦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对威廉姆斯伦理思想的相关观点予以简要梳纳就显得尤为必要、重要。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就威廉姆斯对功利主义幸福意蕴的批判加以分析,以期进一步解读和历史考察其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颜李学派以“以义为利”的义利观作为其德育观的理论基础,在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道德、鄙弃实事实功之风的基础上,提出了“斡旋乾坤、利济苍生”的圣贤观,主张不是从个人道德完善而是从济世救民的实际功业完成方面来论圣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学者既要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又必须具有济世救民的真正本领,而对后者尤为重视,认为德性只有在济世救民的实际才能和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颜李学派德育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是对宋明理学德育思想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陈志刚 《教学与研究》2004,11(11):16-22
哈贝马斯在反思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批判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交往理性思想,试图以交往理性的发展来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对微观生活世界、政治异化的分析是对马克思的有益补充,但他误解了马克思的实践思想,错误地批判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因为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局限于语言哲学的范畴,哈贝马斯自己也没有摆脱意识哲学的困境,其交往理性思想最终不过是一种乌托邦。  相似文献   

14.
边沁是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虽然边沁没有亲自创办过大学,其唯一精心设计的实科中学也未能实现,但该计划所折射的功利主义思想却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了。比较与分析边沁设想的"功利日学校"和在其影响下创办的伦敦大学学院,从而得出了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核心、以世俗化和实科化为特征的功利主义大学观。  相似文献   

15.
理解科学是当代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重效用的功利传统与重求知的理性传统是科学研究活动也是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两种不同旨趣.理性传统源于希腊哲学家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它以求真为第一要义;而新兴的功利传统则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它突现了科学价值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效用.作为科学观的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发展科学教育事业需在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多倡导一些"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理想主义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的创生、发展与改革深受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大学观的影响。人文主义大学观主张充分发展人的个性,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崇尚学术自由与科学探索;功利主义大学观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实用技术人才。通过对德国现代大学改革、民国初年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改革进行历史考察与比较发现,现代大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种大学观的相互协调,不可偏废。两种大学观的考察与比较,对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再谈交往观     
近几年来,“交往”观备受关注,其中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原因,对交往范畴的界定应突破狭义上的取向.走向更大的普适性,应打破传统的“主-客”框架,建立新的“主-客-主”框架。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交往方式在不断变化,交往范围在不断拓宽,其作用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功利主义是西方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哲学流派之一,代表着西方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的理论趋向。从古典到现代,功利主义在批判和辩驳中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作为功利主义在当代的新的理论形态,准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对传统功利主义存在的理论缺陷做出了一定的补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功利主义道德体系,优化了功利主义的理论特质,提升了功利主义的理论活力,实现了功利主义的现代复兴。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交往观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涵养,强调以理解、尊重为内蕴的礼尚往来,崇尚推己及人和言行一致的"正己"精神,突出"心交"。处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一代,由于生理心理原因,在交往方面存在交往能力弱化、交往价值观异化、交往行为失范等问题。习近平交往观对青少年确立正确交往理念、有效提高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交往价值,具有重要指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雷 《华章》2009,(23)
"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构建唯物史观的基础性、总体性所提出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交往"以及"交往的形式"是与生产关系密切挂钩的.他们是想通过对社会分工历史作用的考察,揭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极为巧合,与马列有着共同社会历史渊源、德国"极具魅力"的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创始人齐美尔在阐述"社会是如何可能"时,也有过大篇幅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论述.基于此,笔者就马列的"交往"范畴与齐美尔的"社交"形式作出了相关尝试性地描述分析及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