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美丽就孕育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只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进行心灵交流与碰撞,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才能开出朵朵奇葩,为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守望孩子们界,浇灌和守护他们的心灵之花。1走进心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每个孩子的个性中都蕴含着创造与成功,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以解放,张开双臂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挑战。也许挑战的过程是艰辛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固然重要,但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孩子爱学数学;如果想让孩子爱学数学,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数学老师。我作为数学老师的理想就是: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4.
万珍 《四川教育》2008,(10):18-19
学生的成长,除了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应该是心智、情感的成长。学生心灵需要一次次洗礼、重塑,才能够日渐成熟、完善,奥运,则是重新塑造孩子心灵的“原材料”。我们要充分利用奥运这一鲜活的教育资源,趁热打铁,在最佳的教育时机对学生施加最有效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5.
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那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进“问题学生”的心灵世界那更是难上加难。广州市新穗学校就是这样一所专门招收12—17周岁行为偏差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矫正的特殊学校,学校在多年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探索中形成了“日记教育”这样一种传统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杨华 《四川教育》2001,(4):18-18
“赏识教目”模式的创造者周弘能把天生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的海能·凯勒,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是的,世养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者应当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学生,拥抱他们,赞美他们。 赏识教育需要抓庄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用一仰积极的心态去呵护一颗颗纯洁的…  相似文献   

7.
周为民 《江西教育》2012,(13):33-35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管理也需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这样的管理,才能让彼此心灵共舞. 一、与心灵共舞的管理,是引导学生好奇心的北斗星 作为孩子,经常因为好奇心,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管理者的一句严厉的斥责,一个犀利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从而心灵蒙受阴影.但是,如果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用一句温暖的话去抚慰,用一颗柔软的心去包容与谅解,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正如林格所言:“包容与谅解是一朵芳香的‘玫瑰’,教育者有责任把这朵‘玫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刘学军 《山东教育》2002,(31):14-16
作为校长,我经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一所优秀的学校应当具备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任何学校发展水平的提升,任何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形成,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是否具有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教孩子5年,为孩子想50年。我们临淄区金茵小学自建校以来,就响亮地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办学思想,围绕这一思想,我们构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张扬孩子的个性,使我们金茵小学成为孩子们自由呼吸和歌唱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日益白热化的今天,经常能听到教师们抱怨:"现在孩子真难教,家长是怎么管的?"也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成绩差,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带着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大家为何如此焦躁,我们的教育何为?其实,溯本求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幸福。想办好教育,我们就要促使教育与外部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达到最优化,营造"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10.
要想做成功的父母,就应当先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助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1.
程杰 《山东教育》2009,(9):12-14
学生需要在鼓励中成长,正如花儿需要阳光;学生需要在欣赏中进步,犹如千里马需要伯乐;学生更需要在关爱中得到呵护,恰似儿女需要父母。世上唯有情最重。当下我们做教师的太需要摆脱世俗微利之干扰,拥有一份虚静恬淡之心态,赤裸裸地还学生一份“含金量”高的师生情,真切切给孩子创设一种“心灵逍遥”的教育情境。在这美妙的教育情境中,让我们师生的心灵相碰撞,碰撞出真善美的火花,激荡出匠心独运的教育智慧,还原出真正不含“激素”的“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12.
对职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难点,长期以来"受累不讨好"的情形时常困扰着我们这些班主任,到底什么原因让我们面临如此尴尬?我想,主要还是教育艺术的问题。如果我们下决心去帮助一个孩子,就会找到最佳的教育途径,那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滋润他们的情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教育才会产生应有的效用。具体该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通过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必须首先赢得学生的亲近、爱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足以让学生信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青年教师如何使学生信眼呢?笔者就自己的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爱孩子,爱学生。爱孩子,就要把自己的整个心灵奉献给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去感…  相似文献   

14.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我们要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素养的种子,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要心中有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感化学生。但如果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素养也是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5.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文学家金波说:“阅读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方,也是儿童情感教育最伟大的老师。热爱阅读就是热爱光明和温暖,就是接近快乐、美好和高尚,就是对人生有所感悟。”是的,要想让孩子变得精神上富有、生活中快乐,就必须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让家中溢满书香。  相似文献   

16.
周云 《幼儿教育》2001,(2):41-41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独立性对于孩子健全发展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以下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1.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试着做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这时父母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比如孩子要  相似文献   

17.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无独有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的一句"狠"话这么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我们就想问:既然孩子不喜欢,家长也痛恨,为什么教师、家长还要让孩子去证明自己是傻瓜呢?  相似文献   

18.
田田 《中华家教》2013,(Z1):60-61
所谓的"完美教育"就是给孩子设计一条完美的人生路线图,不遗余力地让孩子沿着这务路线图努力,从而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味地追求完美,将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灵创或望女成凤的家长带来一些警示……  相似文献   

19.
提到赏识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一味地夸奖、赏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跷起大拇指的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是让人学会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牛辉 《宣武教育》2008,(1):51-51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的确如此,每个孩子都是细腻的,多变的,敏感的,在他们的心灵中,充满着天真和幼稚,也充满着成长的渴望和不安……需要我们细心解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为了读懂学生这本书,我深人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