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倩  于伟 《教育研究》2022,(12):48-56
随着晚近工业化及学校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儿童”与“学生”的关系日趋复杂。“学生”角色在不断扩大儿童成长边界的同时却吊诡地将儿童困在制度化的时空内。这导致了一种新的儿童形象——“学生化儿童”的形成。学生规范开始固着于儿童的自我形象中,并成为儿童存在的规范。这种“学生化儿童”形象直接成型于工具主义儿童观以及学校、家庭和其他社会团体对儿童日常生活实践的学校化处理。在现实中,“学生化儿童”表征为儿童日常生存空间学校化以及儿童符号系统以学生为核心。儿童的学生化形象阻碍了儿童自由、主动和全面发展,回归儿童内在价值并开放儿童的生命空间是解构“学生化儿童”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严忠沅 《教师》2014,(10):52-52
正体育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智障儿童的体育教学更是肩负着促进智障儿童康复和弥补智障儿童缺陷的使命。但是大多智障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健全,导致肢体不灵活甚至残疾,还有些智障儿童指挥肌肉的神经系统机能尚未成熟,动作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体育学习。由于体质和生理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难以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研究智障儿童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让智障儿童在体育课中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在讲授《小英雄雨来》时,遇到“打听”一词。“打听”一词,健听人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是知道的。原以为聋生应该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没想到学生打出的手语“打+听”;解释词意时,学生打出的意思是“打仗(枪)的声音+听到”。教师告诉学生,“打听”在这里应是“询问”的意思,学生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呢?“打听”虽然是新词语,但“打”和“听”都是以往学过的生字,于是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把“打”和“听”的手语连起来,再把“打”和“听”的意思连起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儿童/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这一百是一百个一百的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种。/学校和文明,/使他的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儿童:/不需用手去做,/不需用头脑去想,/只需听不要说,/只要理解不要快乐,/爱和惊奇/只属于复活节圣诞节。/他们催促儿童/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儿童的一百个世界/他们偷走了九十九个,/他们告诉孩子:/游戏与工作/现实与幻想/科学与想象/天空与大地/理智与梦想/它们是水火不容的。他们就这样告诉儿童:/一百种并不存在。/儿童却说:/其实真的有一百。——[意]马拉古奇《其实有一百》  相似文献   

5.
儿童对音乐的理解与成人对音乐的文本性理解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非文本信仰——超越文本对音乐的理解并使传统的儿童音乐教育回归到人性和儿童本性,从而使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缪斯”得以解放,实现这种信仰的方式就是游戏。因为游戏与音乐是同根同源的,并能实现音乐教育给儿童带来本性解释和全人格发展的最终目的,文章最后总结了非文本信仰基础上游戏范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刚教完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几位老师就生发了对学生习作的感慨——  相似文献   

7.
田勇 《双语学习》2007,(9M):93-93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游戏引入课堂,把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如何让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儿童感受到身边的数学,喜爱数学,考虑到孩子们的特点及能力。下面就此谈一谈我对数学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品读     
《江苏教育》2012,(16):2
宁可让学生迟一年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儿童视野下的阅读教学就是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学习心理以及学习实际能力展开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要从语言的儿童化、互动的游戏化、阅读的自主化、评价的正向性、表达的指向性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文本的表达艺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中心”理念一方面把儿童视作柔弱的、需要得到关怀和尊重的个体,另一方面又将儿童看成能力强大,能够提出独到见解的个体,因而值得尊重和肯定。这种矛盾理解的原因在于对儿童缺乏准确的认识。不同于“儿童中心”思想在欧美各国数百年的发展史,“儿童中心”在我国产生晚,研究深度还不足,因而导致了学校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混乱理解。学校教育需要将儿童当成学生。学生既意味年龄幼小,又表明他们肩负学习的义务。基于其弱小和待发展的特点,需要对学生予以教导和帮助;基于其接受教育的义务,需要要求学生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一切唯学生马首是瞻。如此,或可走出“儿童中心”理念存在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1.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展迟缓,普遍存在语言障碍。针对多数智障儿童具有的语言能力不佳问题,以手指游戏《五个苹果》以及拓展的学习活动为例,为智障儿童提供听、说、读、写的学习机会,从而增强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介绍了选择和使用手指游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手指游戏的内容;根据教学主题单元设计游戏活动;成人指导游戏活动;不断重复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2.
谈到角色游戏指导,幼儿教师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有些教师对于进入儿童游戏的时机如何把握、何时进入儿童的游戏才能保证不破坏儿童的游戏并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觉得有一定的困难。本文试从游戏指导的悖论、游戏可被有限指导、游戏指导的切入点、游戏指导的策略、游戏指导的观念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一、游戏指导中存在一个悖论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必须始终以对游戏规则及游戏中儿童言行的准确了解为前提。在游戏活动中,儿童有自己的规则,即游戏规则,他们说着只有在这一游戏活动中的人才能听懂的话,做着只有在本游戏活动中的人才能弄懂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常常能看到空洞的意义铺陈,而儿童生活应有的意趣和真情却偏偏奇缺。这其实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所在——过于严肃、严谨,没有儿童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利益相关者和旁观者游戏,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阶段的667名学生的公平偏好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学生眼中的公平观,分析学生公平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小学不同年龄学生的公平偏好是发展性的,学生最初倾向于均等主义的公平观,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受到同伴关系、认知发展、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由运气、绩效和效率导致的不平等,体现了差异化的公平观。家庭背景与学校教育在塑造儿童公平偏好过程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的学历和教育水平会影响儿童的公平偏好,父母学历越高,学生越容易接受由运气导致的不平等分配。中国比较独特的班干部制度的育人价值不仅体现在班级管理与领导力提升等方面,也体现在塑造儿童不同的公平偏好上。因此教育者在不同的年级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考虑到不同的公平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正脱离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游戏”,逐步转向以”学习”为主的主导活动,这种转变不是随着学生跨进小学大门而自然发生的,而是从以游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是:①无意注意占优势;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一种娱乐性活动,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更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如果将游戏活动有机的融进教学之中,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在学习上没有压力。游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充分显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种游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樱株 《孩子天地》2017,(5):200-201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把学生作为主体学习对象,以发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在儿童的性格特点中,自主性发挥是性格中的自然组成部分。如何在学习实践中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是现在教育内容中的关键。在现代的儿童教学中,将游戏教学贯穿在教学课程的始终,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将新课标的理念得以有效的实现。但本文作者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在大多数儿童游戏教学中,孩子的自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往往被动型的方式仍然在教学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本文将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自主性发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使儿童在游戏中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1.顺应儿童天性。游戏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把游戏与习作结合,正是顺应了儿童的天性。2.丰富学生体验。教学设计时,注意创设让学生访问、观察、参与、交流的情境,加强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