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头放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扉页上还有不久前自己留下的两行字:十年后重读此书感恩,重新出发……这本貌不惊人的书,是教育局十年前发的,但它对于我,意义非凡———它改变了我的教育生活,进而扭转了我的生活方向。2003年,新课程改革刚启动,教育局就组织全县十几位"好读书"的教师成立读书班,开展教育名著阅读活动,读的第一本书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我第一次拥有教育专著,作者名字似乎曾听说过,但长长的名字念起来还有些  相似文献   

2.
读者信箱     
河南姜俊芳《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编辑,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也是你们的一位忠实读者。第一次读到这本杂志是2002年在另一所学校参加教研活动时,无意中翻了一下,却被其中的内容给吸引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等到又一年报刊杂志征订的时候,我找到校长建议订《中小学音乐教育》时,校长欣然地答应了。自此以后我们学校一直订着这本  相似文献   

3.
时空连线     
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你们好!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我非常喜欢《初中生学习》这本杂志,就在我一次读这本杂志的时候便对它爱不释手了。我衷心地希望《初中生学习》能走每个中学生心里。我与《初中生学习》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它给过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解题技巧这方面。哥哥姐姐们,你们知道吗?由于在考试前我认真阅读了手头上《初中生学习》中关于解题技巧的知识,我在考试中做出了一道非常难的题,这道题连班上的尖子生都没做出来。我真为自己骄傲,更为《初中生学习》骄傲。我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非常喜欢读文章,所以我希望编辑部的哥哥姐…  相似文献   

4.
张汝佳 《新作文》2010,(10):40-40
那些美丽的瞬间,那些温暖的感动,我们为你采撷你们好!今年我妈妈给我订了《新作文》这本杂志,我可喜欢了。拿到第一本,我就缠着妈妈给我读。因为,我才上一年级,还有一些字不认识。小朋友们的作文写得真好,我听着听着都乐了。妈妈说:“要是你喜欢,也可以将自己的口述日记投稿啊。”我有点害怕,但我很想试一试,所以就给你们写信了。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     
《乒乓世界》的灿灿你好:曾经想,如果有一天给《乒乓世界》写信,我要告诉你们我是张怡宁的"朋友",因为这本杂志,我才会像朋友那样陪伴她,知道她每个月开心还是郁闷,知道她的爱犬是长胖了还是在掉牙。曾经想,如果有一天给《乒乓世界》写信,我要告诉你们,因为这本杂志,我认识了四面八方的"大亲友",我们边发短信国啃书,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女儿,你已经读五年级了,最近爸爸妈妈决定将这本记载你十年生活的<潇潇成长日记>交给你,让你续记自己的人生岁月.你浏览了一遍,如获至宝,无限深情地搂着我们说:"爸爸妈妈真好."同时也"无情"地申明:这本日记已物归原主,你们今后不能偷看我的过去.  相似文献   

7.
回音壁     
《读与写》成都工作室:我第一次看到《读与写》这本书就爱不释手,很喜欢里面的一些文章,我投稿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乎被选上,而是真的想看看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给了我们这些中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舞台。我很喜欢语文,特别是古诗词,我希望我能多给你们投稿,支持你们。  相似文献   

8.
舒容 《八小时以外》2013,(2):114-115
书名《瓦尔登湖》作者[美]亨利·戴维·梭罗译者徐迟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时间2009年6月定价25.00元"什么时候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好呢?这本从19世纪以来一直畅销的书。"小浣问我。"一口气读完,然后放在床头,每天读一两页。特别是像明子这样的人,最应该好好读。"我说。前不久我刚给明子推荐过《瓦尔登湖》,我也借机重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你们捧着这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第八册新书在做什么呢?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把第一单元的课文给看完了吧。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拿到书,就先把课文统统看完了。怎么,你们不信?不信就让我来给你们说一说吧。从第一单元的课文中,老师看到了……哦,好,你们来说。你看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和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你看到了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你们读过《开学第一课》这篇文章吗?如果没有读过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吧!  相似文献   

11.
意见和建议     
<正>编辑哥哥、姐姐们: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很兴奋。我订阅《素质教育博览》已经3年了,我非常喜欢这本杂志。自从我开始订阅《素质教育博览》,我就对“小侦探”一见钟情。但是, 到后来,我发觉这个栏目有点美中不足,就是里面缺少了点幽默感,像今年第2期和第4期。希望你们能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杨梅 《生活教育》2011,(19):90-91
记得张庆老师曾倡导语文教学要简,其实我觉得不光语文教学,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都需要简单。尤其这个暑假,当我再次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更坚定了这样的想法。举个简单的例子: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条已明确指出"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对于这条,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说得明白,还打了个特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20来桶。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你好!我叫冯思超,来自江苏南通市,今年13岁了。当我第一次看到《小溪流》的时候,我就被它里面奇妙的故事和有趣的作文吸引住了,每次看完一本,都让我回味无穷。我希望可以将“梦幻童话”的内容再增多一些。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我不期待你们给我回信,我只要你们看到我的信我就很高兴了!各位编辑:大家好,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小溪流》的女孩。《小溪流》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每天放学,我总要先看看这本杂志。同时,我有几个建议和问题想和你们说说:1、《小溪流》特别好看,希望能多排点内容,让我们一次看个够!2、每一期都…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小学教学设计》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也是你们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2002年收到你们送给我的样本开始,一直到现在我都订阅贵刊。我觉得这本杂志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其中的教学设计部分,总能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漫画     
写小说甲:"你看我最近完成的这本小说怎么样?"乙:"啊,不错不错,就是人物多了点儿。"这时,精神科的护士冲进病房对着甲乙喊道:"你们两个,把电话本给我放下!"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阅读与作文》的所有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高一前未读过《阅读与作文》,高二开学时同学推荐我读,怎么说呢?现在每天打完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读《阅读与作文》,伴着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我便在精神的殿堂里遨翔。这是我第一次向你们投稿,还是在朋友的鼓舞下才有的信心,平常我喜欢读诗,读李白的明月酒愁,读杜甫的杜陵春伤,读李煜的亡国深秋,读李清照的黄花深闺……有时也写首小诗表达一下自己浅陋的体会。谢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是你们让我在黑夜找到了天空中最亮的星,是你们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找到了世界最暖的火,是你们让我在人…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尹后庆先生的新书《见证变革——站在基础教育转折点上》,怀着激动的心情捧起这本著作,我整整读了两遍。  相似文献   

18.
编读互联网     
放假喽——豆豆知道,现在大家的心情可以说是轻松加愉快啊!同学们打算怎么度过这个来之不易的假期呢?和好友聚聚?出去旅游?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把落下的功课补一补?无论怎么过,假期结束的时候,都不要埋怨自己虚度了一场哦!好了,言规正传吧!《初中生学习》的哥哥姐姐: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忠实读者,读《初中生学习》已经3年了,我非常喜欢看这本杂志,尤其是中文阅读版。我一直都想给你们写信,但却没有勇气。其实我非常想给《初中生学习》投稿,又怕自己会失败,所以希望哥哥姐姐们能为我指点一下,我怎样才能写出不枯燥的好文章呢?我…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细阅读,该书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从他建议教师有关读书的内容谈谈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勇敢的声音 这节课的第一句话被我故意压低声音,显得很神秘:"我先写--两个字,你们可能--读不出。"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勇敢"二字(自认为是硬笔书法)。同学们一看就这俩字呀,认识,全都满不在乎地读着,还得意洋洋地等着我的表扬。 "错了!你们全错了!"我的评价让他们大失所望。可是不读"yonggan"又读什么呢?眼睛全都疑惑地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