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资促进政策帮助东道国从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中获益。在这一过程中设置绩效要求、实施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园以及设立投资促进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目前并没有参与到研发国际化过程中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可以从其它国家的经历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是否提升了中国的自主研发优势这一个重要命题。在阐述经济全球化含义和构建反映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自主研发优势指数后,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8年3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结合主成份分析法,从国际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自主研发优势,投资一体化的自主研发效应并不显著,基于生产、贸易和投资"三位一体"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显著正的。  相似文献   

3.
《科研管理》2012,33(6)
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是否提升了中国的自主研发优势这一个重要命题。在阐述经济全球化含义和构建反映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自主研发优势指数后,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8年3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结合主成份分析法,从国际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自主研发优势,投资一体化的自主研发效应并不显著,基于生产、贸易和投资"三位一体"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显著正的。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路变了跨国公司的研发布局,促进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世杰  李伟 《科研管理》2020,41(4):23-31
本土制造商在面对进入中国市场并拥有成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跨国公司,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地位;而流通领域中拥有品牌、渠道优势的大型零售组织,也形成对本土制造商的买方势力;横向竞争劣势与纵向买方势力,恶化了中国本土制造商所处的市场环境。本文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出发,考察了本土制造商相对于国外制造商的横向竞争劣势,以及下游企业相对于本土制造商的纵向买方势力对自主研发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竞争劣势和纵向买方势力的增强降低了本土制造商最优研发水平,是导致本土企业创新较弱的重要原因。基于此,论文提出了本土制造商与大型零售商进行纵向合作研发,促进本土制造商研发能力提升的应对策略。通过构建三种成本分担形式下的合作研发决策模型,给出了本土制造商合作研发的最优模式选择:当买方势力较小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利润增量决定研发成本分担;当买方势力较大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本土制造商自身利润最大化决定研发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了产业政策对研发投资增长及差距的影响机理与效应。以2008-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更高,并且研发投资增长速度快于未受支持企业;受政策支持的行业内部企业研发投资差距增大,出现了研发投资分化的“马太效应”。产业政策的支持偏向性分析显示,研发投资强度大、研发人员密集度高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增长更快,在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内部资源配置存在择优汰劣的选择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在产业政策和研发投资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引致性研发投资增长,财政补贴是加剧研发投资行业内部差距的主要因素,而税收优惠促进研发投资共同增长但不会增大研发投资差距。此外,在制造业中政策支持企业相对未受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增长低于非制造业企业,产业政策通过提高研发投资有利于提高专利申请数量。研究结论为产业政策的实施优化以及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从行业视角的实证分析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行业决定因素是行业市场规模、行业技术创新及FDI行业分布;竞争对手、行业人力资源及行业政策环境三个变量有待进一步验证,这三个变量在中国具有其特殊性;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主要目的是支持其在华生产和市场营销.基于研究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有效地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引导FDI行业分布、区别对待不同行业的跨国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投资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构建模型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考察了国内研发和人力资本吸收要素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分别在1992年和1990年达到了国内研发和人力资本的"吸收门槛";长期内,对外直接投资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在1990年达到了国内研发存量的"吸收门槛",而人力资本则未显现"门槛"效应。总体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国内的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战略职能的转变,知识溢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研发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省市为空间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研究了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知识溢出存在显著相关性,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系数大于其他传统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改善我国引资结构的政策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区域的知识溢出强度,加快构建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资能否实现“利润率溢价”现象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企业研发投资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企业研发投资并不能促进利润率的提升,相反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及进一步的分视角研究,以上结论依然成立.其次,运用广义倾向评分匹配方法(GPS)刻画了不同的研发密集度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差异,发现企业只有选择适度研发投入(研发密集度小于1.48〖WTB3〗%〖WTBZ〗)时,研发投入与利润率之间才存在正相关的因果关系.因此,研发投资无法为本土企业实现“利润率溢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