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因子分析法,得出综合因子及因子得分,并以此为依据对体质给出一个综合的统计评判标准.使人群中的每一个人明确自己的体质状况在该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主要目的是给出体质评判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为中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方案或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2019年南京市12个区抽测的高一年级1003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在运用聚类分析确定中学生体质健康类别的基础上,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学生体质健康的4个类别,对每类别的学生体质健康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第Ⅰ类的特点为身体形态差、身体机能指标差、身体素质中,第Ⅱ类的特点为身体形态良、身体机能优、身体素质良,第Ⅲ类的特点为身体形态优、身体机能良、身体素质差,第Ⅳ类的特点为身体形态中、身体机能中、身体素质优;第Ⅰ类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预测准确率最高,其结果为99.1%;其次是第Ⅱ类,预测准确率为92.9%;第Ⅲ类预测准确率为92.1%;第Ⅳ类预测准确率为90.4%。基于聚类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122-123
<正>我国从建国之初政府就重视体质健康工作,早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即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受国家和政府机构的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然而,我国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仍不容乐观。调查发现,我国近40%的大学生存在易疲劳、体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亚健康状态,近5年我国大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素质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1979  相似文献   

4.
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1995年全国汉族7~22岁男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优这一层次;高中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差层次;初中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中等层次;小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分属于优、中、劣之间。同时显示出,该方法计算简捷,结果直观清晰,从而为体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学生体质状况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1995年全国汉族7~22岁男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学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优这一层次;高中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差层次;初中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中等层次;小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分属于优、中、劣之间。同时显示出,基于灰色关联度聚类的方法计算简捷,结果直观清晰,从而为群体体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当代国外女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共35名,百米平均成绩11″39±0.22,全距为11″01—11″82;国内共17人,百米平均成绩为12″13±0.16,全距为11″84—12″34。她们的总体情况见表1。每人的各项数据见文后附表。  相似文献   

7.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1995年和2000年二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取13~18岁的汉族城、乡、男、女四类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3~15岁为初中生,16~18岁为高中生)。(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超重及肥胖的判定标准、数理统计2.结果与分析(1)1995~2000年13~18岁男女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1995~2000年13~18岁中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均表现出增长趋势,差异非常显著(P≤0.01)。身体质量指数(BMI)也随之增长。(2)1995~2000年期间我国中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变化趋势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4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运用资料分析法,对我国13~18岁男女中学生1995年和2000年二次体质调研结果中的形态发育指标及其派生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过去5年间,我国中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营养过剩状况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常见营养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改善我国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测试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于2002年9月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笔者在2001年3—6月参与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的测试过程,并对浙江省试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测试问卷调查。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二中、宁波实验小学、宁波中城小学和嘉兴市嘉兴三中、嘉兴实验小学、嘉兴东栅乡中心小学共6所中小学校的6141名学生。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2001年5—6月,在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816份,占81.6%,有效问卷780份…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测试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在学生测试过程中的目的、接受程度等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有71.96%的男生和76.66%的女生都非常关心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指标总体上可接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省城镇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体质健康状况,掌握了四川省城镇中学生体质现状,填补了四川省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空白,为有关部门以及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体质的概念和评价标准,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试图阐明学生体质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原因,为提高我国学生体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一、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一九八三年全国女子足球赛(西安赛区)的十三个队,共一五七名运动员,包括陕西队十六人,广西队十七人,山西队十五人,云南队十二人,湖南队十八人,西安队十八人,上海队十六人,四川队十四人,甘肃队十三人,新疆队八人,青海队十人。根据试验设计方案,对每个人共测得四十三项指标,经分析及参考辽宁省男子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指标,我们采用了三十四项,其中单项指标二十一项,派生指标十三项。经检验,这三十四项指标均服从事态分布,三十四项指标见表一: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在我国屡屡发生中学生长跑猝死事件.受此影响,对生命的敬畏转化为对体育的畏惧,很多高校运动会长跑项目被迫取消,一些中小学体育课长跑项目取消.基于体育伤害事故的频发,全国也掀起了“体质普遍下降”的讨论.为促进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就必须探究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而采取才能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目的探讨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方面的主成份,为选材和训练提供依据。二、研究对象和内容本文研究对象为一九八三年全国女子足球比赛(西安赛区)的与赛队员(包括陕西、广西、山西、云南、湖南、西安、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出该群体的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本文通过资料法和信息查询法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做一回顾、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政府和学校的学生体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机能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台阶试验评定指数与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数,两者无明显关联。两项指标在身体机能评价中应分别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在宁波市随机抽取了象山、余姚、宁海、奉化、慈溪等乡村年龄在13~18岁的乡村学生1767人。其中:男生887人,女生880人。(2)研究方法:为乡村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引体向上(男)和仰卧起坐(女)等指标的测试,然后将所测得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统计处理,再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结果与分析(1)身体形态①身高:宁波市乡村学生身高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同龄乡村学生比较,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体质评价体系相关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我国19~22岁大学生体质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评价体系指标应增加“皮脂指标”和“台阶试验”;我国大学生体质评价体系指标中刺激强度较大的耐力性指标和容易受精神因素和激励因素影响的指标的可靠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