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联系,非象似性是指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其形式与他们所指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文章以英汉情感用语为例说明:语言使用排比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的特征;语言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特征;言语通过语义搭配形成转义或者歧义时具有非象似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英汉词汇重叠入手,在象似性理论的框架下,对其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所体现的象似性进行初步分析,展现其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中和具体语言层面中的象似性方式和程度差异,论证象似性在两种语言中的普遍性规律,进而为英汉词汇重叠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象似性不断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语言的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多个层面,英语和汉语中的词组、句子乃至语篇都体现出语言的象似性。本文以象似性为理论依据,通过列举一些实例,来探析英汉两种语言所体现的象似性,并指出象似性对于语言习得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同等重要 ,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同等重要的,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以久。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符合语言象似性原则,具有一定的认知理据。就单个符号而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普遍的,对符号组合来讲,其符合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强调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释性,理据性和非任意性。文章从英汉儿童文学出发,主要分析了象似性原则的四大方面,即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并针对目前对儿童文学象似性研究不足的情况,试图将象似性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初步探讨象似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方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方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等重要,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矜持的哲学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分析各种争论焦点,并在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论证了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语言结构)中。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自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提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以来,围绕此观点的争论在语言学界就不曾消停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挑战与质疑。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性是语言符号任意观的补充和发展,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任意性要受到象似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思思 《海外英语》2011,(8):134-135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家们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方面分析了语言象似性特征。其中,英语词汇本身具有很高的象似性特征。该文主要从词汇的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重叠象似性,标记象似性,以及对称象似性的特点方面分析,探析其对少儿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一些语言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肯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出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 ,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 (语言结构 )中。  相似文献   

13.
黄斌  毛梅娜 《英语辅导》2011,(2):74-77,149
一直以来,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中都存在着争议。近年来,随着象似性理论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弱化或者否认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存在,以强化和支持象似性的存在。文章认为这种观点有害于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正确理解,并且运用自组织理论和原型理论对其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是辨证的,两者看似相对,实则相辅,它们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此外,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辨证关系的认识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可以使英语的教和学更有意义,从而有助于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象似性理论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象似性研究从最初的语音、词汇及句法研究发展到现在与其它学科交叉的研究。文章拟从距离象似性的角度对话语的礼貌程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的礼貌程度就高,语言符号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以久。本文在分别阐述任意说、象似说的主要观点之后, 指出这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而是并存的。象似说是对任意说的一种补充, 二者只是讨论的角度不一样, 任意说讨论的是单个符号, 而象似说讨论的是符号组合。并认为就单个符号而言, 任意性是普遍的, 对符号组合来讲, 象似性是普遍的。  相似文献   

16.
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由来已久,任意性强调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无根据可寻的,但是象似性却指出符号与意义之间有理据可依。文章结合象似性原则分析同义反复句——X BE X结构,指出该结构的语义理解是有理据可依的,如数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最基本的性质,对任意性的批评越来越多。事实上,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皮尔斯的象似性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对符号的定义不同,侧重不同的语言层次,因此,二者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像似性或者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从语言符号的微观角度入手,以构成人类概念系统的基本方位词为例,对英汉语料进行考察和对比分析,从而提出像似性虽然普遍,但归根结底只是任意性的补充。另外,语言符号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语言符号的性质会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9.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