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真庆 《青海教育》2006,(11):31-31
活动课是历史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活动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对某些历史现象、历史问题进行综合探讨,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使学生达到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上好这些活动课呢?1.教师应由原来的主演者变为导演者。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导演的作用。在活动前,教师必须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  相似文献   

2.
陶勇 《文教资料》2010,(29):171-172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记忆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能否取得良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全体历史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作者就自己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和广大历史教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本文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少民 《考试周刊》2011,(10):26-2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  相似文献   

6.
吴春荣 《教育现代化》2005,(11):115-115
历史研究性课堂学习是指在历史课堂中。在教师以问题为载体、精心创设一种类似历史的科学研究的情境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的学习。这种课堂学习改变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尝试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与学生、教师、教材、教法相关的理念要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二期课改的理念结合历史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实现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体现在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所包含的各个能力要素上。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是中考历史命题的目标,必须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命制相关试题,让试题成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资源。初中历史教学应优化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与过程,突出能力培养的学科特色与价值取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新教材的学习在方法上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主动实践等方法的运用,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体验。根据这一新理念的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走出教材学历史。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悟历史知识,到实践中去体验历史场景,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和实践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段艳军 《河南教育》2007,(7):105-105
历史新课标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又提到: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教材的编写也突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依据目标、依托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实践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出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创造,具体的方式与方法运用等实际本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为将来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一、历史…  相似文献   

14.
周颖 《中学文科》2008,(1):91-92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应与学科教学整合,提高其实效。以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主体论”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入研究性学习的自主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和开放式学习方式,进一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功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马斌 《成才之路》2009,(16):65-6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自主学习活动为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进行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把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素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以抛砖引玉。一、学科能力素质历史学科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历史学习中问题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科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其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利于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以上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活动来完成。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内容丰富,历史图片增多,实用性增强,并以贴近学生的方式设置了“动脑筋”栏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参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吕伟娟 《广西教育》2010,(20):61-61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主体教育论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独特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的、交叉的、矛盾的历史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