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建芬 《江苏教育》2012,(35):10-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社团活动日渐丰富起来,社团类型也日渐多样起来。当下,学生社团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它已成为学生锻炼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交往合作能力的有效渠道,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领导和组织的能力,追求并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同时它也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高校学生社团的互联网思维日渐凸显,网络参与度越来越高。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媒体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参与度逐渐提高,活动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有了新的延展。文章将针对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平台拓展,为高校学生社团在新媒体下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加强和改进社团活动、创新活动领域平台提供对策,为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和团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达成“人人有所获”的基本主张,在尚美社团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八大策略,有力地促进着学生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38):23-24
现代教育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在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动下,为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社团活动的形式与活动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且为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带来有效促进作用,同时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设。文章将通过完善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开展多元化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视社团活动成果展示以及科学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四个探究方向,对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近十多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类学校的推进,大学生热衷的社团活动也在高中校园悄然兴起,且日渐规范化、制度化。由此派生的日渐繁多的一些组织协调工作,不仅需要组织活动的主体负责单位——学校团委或德育处承担相关工作,甚至有部分工作也落到了班主任、任课教师身上。由于社团活动  相似文献   

6.
秦国金 《江苏教育》2012,(35):12-13
社团活动不但使孩子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且使学校倡导的核心价值取向逐渐内化为学生精神层面上的内容,这是一个内外结合、纵横交织、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发展过程。所以社团活动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价值取向指向哪里是关系社团活动品质高下、学生生命价值能否充分实现、未来生命精彩程度的大事,也是我们开展社团活动要遵循的宗旨。孩子的精神世界是五彩斑斓和多姿多彩的,而精神  相似文献   

7.
王旭平 《江苏教育》2017,(10):17-19
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小社团,大舞台——社团活动可以让核心素养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一是在构建社团活动的课程体系中培养核心素养:创新社团活动的课程开发、建设社团活动的课程载体、挖掘社团活动的课程资源;二是在转变社团活动的学习方式中培养核心素养:把"自主"作为社团活动的基本理念,把"合作"作为社团活动的重要方式,把"探究"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特征,让社团活动从"兴趣化"发展走向"课程化"实施。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等教育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社团工作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促进了大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东 《江苏教育》2012,(35):6-7
没有"社团"经历的学生生活是苍白的,或者说是狭隘的。这种说法或许夸大了,但我们无法否认,社团活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及社团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它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和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使孩子们能在自主、自信、自立中不断体验生命快乐、实现生命成长、享受生命之美。同  相似文献   

10.
从社团育人的视角,在社团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在实践中探索社团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校社团工作存在发展参差不齐、社团活动开展简单重复、社团活动缺乏横向联系、社团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研究并理清了社团发展思路、社团育人目的、社团育人功能、社团育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筑牢社团思想引领、完善社团内部管理、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等高校社团育人模式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装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笔画的装饰性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随着传统工笔画向现代工笔画的转变,部分画家在装饰艺术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当代工笔画的装饰性主要表现在装饰形式感的平面化处理与装饰色彩的现代形态两方面。工笔画的创新,可以立足于传统装饰艺术,拓展工笔画更加宽广的表现领域和更具有时代面貌的形式语言,在开放和吸收中得以开拓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花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303-303
中职学校的社团活动还处在起步的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如:社团宣传不够、制度管理不完善、经费匮乏等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我校的社团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的创建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社团活动,使社团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帮助成员服务学生、服务学校的目的,也加强了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满有元 《甘肃教育》2022,(21):42-45
在当前,各种学生社团在学校中越来越活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给学生全面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可拓展的空间。这些社团的活动理念和活动主题虽各不相同,但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开展社团活动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从社团活动的育人价值入手,探析通过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绘画形式语言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无论材料技法、色彩、造型等均给中国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来看,将材料肌理的偶然、神秘、生动性等融入到艺术实践之中给工笔画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对当代工笔画形式语言进行研究,以期为工笔画艺术价值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艺术在今天的国际艺术大开放的背景中,古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世界艺术思潮在碰撞中融洽接轨,当代有思想的艺术家为建构我们这个时代的工笔画新面貌,以前所未有的胆魄和勇气进行探索,使工笔画这个古老的画种在新时期又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工笔画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喜爱,成为中国画教学中与水墨画并置的一个重要学科。工笔画注重色彩的表现,因而工笔画色彩的学习和运用是工笔画教学的重点:学好工笔画,技法固然重要,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真正学好工笔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活跃的力量,是发展学生个性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促进了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社团日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呈现的特点、发展困境加以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远古的帛画,以线赋彩,成为中国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祖先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绘画手法,逐渐形成了双勾填彩、双勾细染的画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重要阶段。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无论是富丽的色彩或是浓厚的宗教题材,都体现着先贤们娴熟的工笔表现手法。唐代的工笔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道子、张萱、周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其工笔人物画线与墨、线与彩的完美结合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宋徽宗赵佶喜爱绘制工笔花鸟画,改革了画院体系,提高了宫廷画家的地位,建立了画院制度,从而使院派工笔画达到了历史上的辉煌期。工笔画走向民间当在元、明、清时期。尤以明清后,由于诸多因素,导致工笔画日渐式微;在文人水墨写意画主流冲击下,虽有仇英、“二袁”等职业工笔画家的努力,但是工笔画一直处于消沉状态。近代的工笔大家陈之佛、于非虽成果斐然,却仍未摆脱工笔画的低迷窘境。现代中国工笔画的复苏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而近20年经济繁荣、“西风东渐”,迎来了工笔画发展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19.
唯美与幻象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是两种主要而又不同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态。唯美是人们审美需求的产物,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充实,在审美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唯美形态自觉融入当代审美特征,形成多种多样的当代唯美工笔画风。以幻象因素作为工笔画主要表现形态观念,反应了大批当代年轻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特征,为当代工笔画的演变和发展又多了一种可能。分析唯美与幻象两种因素在工笔画中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是对工笔画的当代性进行最好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高校学生工作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理念及其原则,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具体体现和贯彻于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社团活动等三个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全面的创造观,正确处理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之间的关系,把对学生的创造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