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高频动词的动宾结构再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借鉴隐喻与转喻的概念,可以对汉语高频动词的动宾结构关系进行更为经济、有效地再次分类。这样能从宏观上有效地阐述动宾结构的形成特点,进而再次证明隐喻与转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各民族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是系统性的,其反映在语言上即是结构语义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动词带宾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词教学的方法:动宾结构的整体教学法;汉外动宾结构的比较教学法;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提出汉语教材中动词编写的策略:教材中动宾结构的呈现要体现一定的全面性;教材对动词带宾结构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教材中动词带宾形式的编写顺序要由简单式到扩展式;教材中的不同动宾结构应该有一定的重现要求。  相似文献   

3.
生活的发展,带来词汇的变化.汉语动词系统增加了一大批新成员.过去的语法书说"动宾结构"不能作它动词,不能带外宾语.该文列举了124条例句,说明动宾结构充当它动词,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的词江中,动宾式动词数量较少,普遍的看法是:动宾式动词在句法上一般不带宾语。但是作为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始终是密切的,而且,现实语言生活也表明,动宾式动词带宾语日渐趋多。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动宾式动词与宾语的相互选择、相互制约所构成句法形式,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在轻动词理论框架下,对不同类型的英汉使役结构进行对比与解释。研究表明,英汉使役结构均可根据其所包含轻动词类别分为两大类,即显性使役结构和隐性使役结构。显隐性使役结构具有共同的底层结构。其中显性使役结构的形成不发生句法移位,而隐性使役结构要触发句法移位,使下层动词上移,并与之合并。  相似文献   

6.
轻动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轻动词理论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黄正德和林宗宏的轻动词理论成果,并总结了轻动词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的作用。轻动词被视为现代汉语句子的中心,具有帮助表达谓语功能、指派题元角色的作用,还可以将抽象的句式意义具体化。运用轻动词理论可以解释意义相同但语序不同的句子,也可以解释语序相同但句式意义不同的句子,对分析歧义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轻动词句法理论格理论,从"CAUSE"和"DO"的角度,通过核心动词移位,对汉语"动宾复合词+宾语"结构的形成原因作出句法和语义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核心动词"V"经移位,与"CAUSE"或"DO"合并,发生词汇化,合成"V大",生成"VO+O"格式,实现了从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刘迎霞 《考试周刊》2009,(43):202-203
本文作者在进行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同时,发现动宾式动词的教学存在一些难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个人关于动宾式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对近十年来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结构(符号表示为“VN+O”)的研究做一简述,并通过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对该结构目的前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语法认为轻动词结构中动词后面的名词充当宾语,但此观点存在一些疑问。与常规宾语不同,轻动词结构中的动词语义较轻,通常不能对其后续的名词产生作用或影响。从功能句法的角度考察,将轻动词结构作语法和语义层面的功能分析,有助于了解该结构的本质。结果表明:与常规宾语在句法的功能上存在不同,在语义上,该结构中名词与动词协同描述一个事件,协同完成一个及物性过程的表达。因此,采用功能语法的“动词延长成分”概念来描写轻动词结构中的成分,可以明晰该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动宾式动词+宾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各位学人对于“动宾式动词 宾语”句式的讨论,本尝试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整体、系统地把握该语法现象,在历时研究方面,考察其历史源流,在共时研究方面,分别考察这种语法形式在新时期“复兴”的原因、可实现性、搭配规律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动宾式动词 宾语"的句式最近几年流行起来,尤其是在传媒语言中更是常见.传媒的巨大作用还会使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入口语,乃至书面语.本文对"动宾式动词 宾语"这种日益流行的句式进行考察,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同时,旨在进一步弄清其历史源流、在新时期"复兴"的原因及其搭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一些动宾结构看似不合逻辑,传统语法很难对其语义关系做出合理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其生成和理解体现了人类认知上的转喻思维,本质上是语法转喻,是认知的凸显性、经济性以及概念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看汉语的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凡及物动词都能带宾语,但带宾语的动词不一定都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也能带宾语,而且呈蔓延之势,语言表达朝着经济简练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对动宾动词加宾语流行的语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为动宾动词加宾语起了外部引进作用 ,报纸等传媒语言的时效性为动宾动词加宾语提供了语用场合 ;动宾动词加宾语自身简明经济 ,能突显主要信息 ,音节上均衡匀称 ,它与不带宾语构成同义表达手段 ,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外部的语用环境和其自身的语用价值共同促成了动宾动词加宾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从"动宾式动词+宾语"看汉语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趋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汉语中出现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用法逐渐增多的语法现象,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探讨其存在的原因;结合语义、语法、语用分析说明了其搭配的条件;最后预测了这一句法结构发展的前景,揭示了汉语句法结构的层次性和趋简性.  相似文献   

17.
动宾关系体现在英语的基本的然而又是复杂多变的结构中。理解英语的动宾关系,有利于正确理解英语、有利于其语言实践以及英汉互译。本文想就英语中的动宾关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中“动宾补”结构即已有之,只是用得很少。唐宋以后的近代汉语中,随着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口语色彩浓重的“动宾补”结构,使用频率大大增高,且作为补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得”也已产生,形成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动宾补”结构特征。不仅如此,近代汉语中的“动宾补”结构,无论用“得”还是不用“得”,和现代汉语相比,都显示出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20.
在现代汉语里,“动+名1+名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已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些年的事,尤其是新闻的标题用语。本文以新闻标题为出发点,从受事宾语句和非受事宾语句两方面分析讨论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义、语法特征。揭示其简洁经济、突显焦点、均衡匀称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