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十论”中,其中“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它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执政为民、兴利爱民、崇尚科学与反战维和等四个方面,它们也是实现民本的四个保障——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动力保障和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从墨子"十论":兼爱与非攻、尚同与尚贤、节用与节葬、天志与明鬼、非乐与非命五个部分来探讨墨子的民本思想,墨子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国学中的“民本”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的完整说法是"民惟邦本"。在历史发展中,"民本"思想形成了四个要点:民为天之本、民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民为吏之本。"民本"思想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资格,这与现代政治文明是相通的。新时期以来,中央政府亦以"执政为民"为核心理念,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4.
人性论是关于人性本质的论题,对墨子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不能囿于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可从多方面加以观照。墨子的人性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提倡人人平等、反对天命论、主张尚贤举能、崇尚功利主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与以民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丹 《天中学刊》2005,20(1):11-15
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商至西周时期,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之中.以民为本思想体现在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中、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思想中、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中.民本思想和以民为本思想的共同点是:二者都重视民众的作用、都是对"官"提出的要求、都是为了富民;民本思想和以民为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于:两者都注重民的作用,但是民的地位不同;"官"与"民"的群体性划分的实质不同;实现利益的主体不同.  相似文献   

6.
墨子认为"义"犹利也,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应该一致,基于此点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墨子又提倡"节用",对统治阶级提出了要求,认为他们应该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强本节用"。在这里,"兼爱"和"节用"都体现了墨子思想中丰富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诸子中,墨子不仅是技术熟练的工匠,而且重视工匠技术的传授。从《墨子》中有关内容分析来看,墨子的工匠观主要体现在对工匠社会地位、工匠能力素质、工匠考核方式及工匠技术规范四个方面的认识。继而,从方法上来讲,成为工匠需要吃苦耐劳、知行合一、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对职业的专注和热爱。墨子的工匠观及其相关建议,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保证"农与工肆之人"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力;主动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道德教育要提倡兼爱,重视自我修养;重视职业教育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当然,墨子有关工匠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在教育实践中要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7,(6):96-99
"天人不相预"的唯物论、重"势"的进步历史观、"官为民役,民可黜官"的民本思想、儒家的法治精神等是柳宗元法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柳宗元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德礼刑政"的统一观、"赏罚必当"的判案观、"赏罚务速"的执法观、"贤者居上"的保障观等方面,其法治思想在当今司法实践中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主要的就是以民为本。邓小平理论是以民为本的理论。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他的决策中,贯穿于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人民群众民主权利以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各个方面。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的民本思想的涵意 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主要是围绕以民为本,从为人民生计出发这一基本点展开的,体现出其思想跨越时代的伟大前瞻性和强大生命力。学习和体会黄炎培的有关精神,我们可以把他的关于职业教育民本思想的涵意大略归结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罗汝芳在其任官期间,心思一直放在百姓身上。民本思想贯穿于他的施政实践中。他没有唯上心态,却有着为民众解决困难的担当精神。担当精神是他民本思想的主心骨所在,从"向民所欲""亲民之心""爱民不私"与"政为民立"这四个视野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北宋诗人张耒对当时社会现实认识深刻,一生创作了大量体现民本思想的诗歌.张耒诗歌中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与民休戚与共、为民祈天、与民休养等三个主要方面.这种民本思想的产生与儒家传统有关,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3.
墨子思想中蕴涵着丰厚且系统的设计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当今设计与民生,现代科技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断裂和冲突所带来的困惑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对墨子民本设计思想的研究,对现代设计进行反思,提升设计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渊源久远,它的萌生可追溯到"五帝"与夏禹传说期,它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成为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孔孟儒家创立仁学,标志民本思想成熟阶段的到来.汉代以后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了对人的关注,重视民众作用和地位,治国之要在于富民、利民.传统民本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伦理道德支撑与深层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5.
民本经济是法治经济——兼与单东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经济,导源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企业本位论"、"权利本位论"和"公民本位论"。民本经济是自主经济、法治经济,其中凸现了公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主体意义。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从"体制外"发展起来的、"适应政策许可的民营经济"向"拥有制度保障的民本经济"转变是必然的。兴民本经济富百姓与行民主政治强国家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的民本思想的涵意 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主要是围绕以民为本,从为人民生计出发这一基本点展开的,体现出其思想跨越时代的伟大前瞻性和强大生命力.学习和体会黄炎培的有关精神,我们可以把他的关于职业教育民本思想的涵意大略归结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墨子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学中得到承传,"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中承传、"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在量力性教学原则中承传、"不扣必鸣"在启发式教学原则中承传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材量启"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是一种综合型的承传了墨子教育思想的产物,体现了在高校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8.
桐城派文人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本思想,其中姚门四杰的民本思想表现在重民、养民、富民和教民四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民本思想,他们更多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提出了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养民裕国"是王夫之民本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他以"裕民力"阐发"养民裕国"之道,体现出中国人文传统对民本和民生的重视,其"养民以田"、"重农务本"、"善均贫富"等主张,对于当前如何解决农村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索王夫之民本思想的精髓,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他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战争应否发动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上。可以说,孟子的言论无处不体现着对百姓的关注,时刻不想着民意的不可忽视。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古今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