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应该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个体的主动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自己发现、分析、总结,参与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品德教学来自生活,生活不能没有品德,在我们周边处处蕴藏着品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品德题材,发现与品德教学相吻合的学生生活切入点,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生活化的教学走进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新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社区是社会的缩影,走进社区,便是走进社会。今年暑假,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在新初二年级中组织了一次"走进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查阅、调查、访谈、实践等形式,投身生活,了解社会,感受美好,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在活动过程中,社区养老、垃圾  相似文献   

5.
熊洁 《现代语文》2014,(3):144-145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阅读是感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起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感悟,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将作品和读者个体相融合,把文之神韵与读者的心神维系在一起,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引导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语言和语文环境中。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走进课文所蕴含的内容情建中。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经验、个性的认识去自主体验文章的情感、自主感受文章的语感。自主体会阅读探究的快感。自由获得阅读的独特体验。简单地说.引导是把学生引入到阅读文本之中。亦即问题生成环境之中。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教学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走进生活的教学。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更注重对地理知识走进生活的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让学生主动去获取地理知识,发现地理知识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为实现这一对话过程,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刘伯承手术前后超常人表现的语句整合相关资源,人情入境,在朗读实践中自主探究、发现、解疑、感悟,在读中实现师生与文本多维的对话过程,使刘伯承的军神形象逐渐清晰丰满,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人文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是经历、体验、探索、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接受的过程、探索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富有成效的数学活动,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把教学预设着眼于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引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停地思考,使学生把数学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指导中学生走进图书室、运用图书室,对中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走进图书室,邀游于知识的宝库中,学生会发现这里有自己需要的在课堂内和其他地方所缺少的知识资料,知识的海洋是如此之宽广、如此之博大,而自己所掌握的只不过是知识海洋里的一点一滴罢了。这种发现与认识,会激励学生积极走进图书室,通过在图书室里的探索与收获,实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美好愿望,并且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使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习精神得到发扬。  相似文献   

11.
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针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不科学性,许多学生对于基层工作明显出现了排斥的心理。本文就针对如何引导和鼓励学生走进基层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尝试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数学,积极发现与创新,发散自己的思维,感悟数学之美,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正逐渐走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课堂上的提问已经不仅仅是以提高和启发学生兴趣、思维为目的,而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带着问题走进语文课堂,并可以形成一种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许柬 《中国德育》2014,(7):61-62
正北京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72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学。学校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上更是不断探索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式:从2009年9月起广泛开展了"百位名人走进校园、百位校友走进校园、走进百个学生家庭"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又陆续开展"百位教师进班级、百所高校进校园、百节学科素养课"活动。至今"六百"教育活动已成为北京市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二中")德育课程的特色、品牌、亮点,使学生在向他人、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认识自我,从而学会判断、选择和规划自己。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视角,根据学生需要引导启发孩子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发现,顺应苏格拉底的教学理念,采用“导入歧途—死地求生—生行解惑—师以方向—再正视听-巩固强化”的过程,让学生走进问题中心,自行产生矛盾和问题,再自己找到原因并且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用情感去灌溉。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情感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多看学生优点,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点燃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文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用丰富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情达意;创设情境,使学生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实如此,资源开发和利用得当,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语文课锦上添花。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些教师走进了资源拓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冯敏 《广西教育》2013,(17):20-20
“我们该教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或许稍显稚嫩。然而当我们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却发现这个“稚嫩”的问题,依然是我们最揪心的话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既看到很多教师不厌其烦地照本宣科,带领学生在“结果性知识”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还有很多教师用自己约定俗成的思维来同化学生的思维和约束学生的探索过程……这样的教学,如何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呢?为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建构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历经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成铁 《小学生》2013,(7):63-63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学内容融于其中,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主体性。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与文本对话。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视界。阅读教学中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静思默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这样,学习过程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