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静亚 《湖南教育》2005,(24):38-39
寓释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中教学片断一《:(小稻秧脱险记》)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课文,听后自己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老师有感情地配音朗读课文,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师:怎么样?生:好——!师:请像老师一样读书。(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师:读到这里,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这些词语的意思同学们肯定懂了。谁知道“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  相似文献   

2.
一、上好第一节课。精心备课,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相似文献   

3.
幽默的老师最有人气。他能给学生带来愉悦,更重要的是他的幽默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意,散发着道德的芬芳和智慧的光泽。南方少雪。一场大雪之后,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地跑到校园里玩起了打雪仗。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师行走途中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惹祸”的学生们顿感惶然不安,不知所措——被击中的正是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老师。没想到这位老师却朝他们友好地笑了笑,丝毫不见责怪嗔怒之意,接着又摘下眼镜、掏出手帕擦去脸上带泥的雪水,更没料到的是他还对围上来道歉的两个学生说:“今天我就担心会被击中,可还是中了彩,看来这世上该来的事总归是会…  相似文献   

4.
葛敏芸 《江苏教育》2006,(12B):41-41
最近,我又一次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发现他的“名气”是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以苦为乐,自然生成的。  相似文献   

5.
怎样的老师学生最喜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曾作过一项调查:你认为一名好的老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可供选择的有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高度负责,严格要求……学生选择的结果,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渊博…幽默风趣”两项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6.
放大和缩小     
一个故事是于永正老师的。于老师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有一个学生的字写得实在不怎么样,按照通常的思维,似乎应该好好批评一番:“某某,你怎么又不好好写字呀?拿去重来……”但是,于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反复比较这几个字,把相对较好的字画上红圈圈。对于那些实在不好的字,又反复“欣赏”,在其中较好的笔画上做个记号,写上:“这一笔很有味道!”以示表扬。  相似文献   

7.
陈红林 《湖南教育》2008,(12):21-21
这几日,我在拜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其中《教学——一门遗憾的艺术》这篇随笔让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8.
对名青年教师来说,能与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同台上课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如果能在课后聆听于老师评课,展开对话与交流,那无疑是青年教师梦寐以求的。而我,居然都幸运地得到了。  相似文献   

9.
于永正教学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正老师许多关于语文教学的言论,不但简洁,而且精辟。仔细咀嚼品味,会使我们对语文教学有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桑玲 《山东教育》2007,(7):69-69
听过于永正老师的很多课,其中许多的闪光点早已为人所知,下面我仅从讲课备课的一些细微小节处,挂一漏万地谈谈于老师带给我——一名青年教师的启迪。因为有时候“小节”处不注意,也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甚至于全盘皆输。  相似文献   

11.
每当夜深人静时,忙碌了一天的我,不管有多疲惫,临睡之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因为我要它来滋养我这块心灵的净土。每一次拜读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相似文献   

12.
名语特级教师于永正前不久在邳州实验小学的一节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场读书比赛,过程是这样的:他先让学生推荐班级里读书最好的学生站起来读,然后老师和他比赛,看谁读得好。谁知这位学生读后,于老师并没有读,而是招式一变,又翻了一个花样,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老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环境等众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课堂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力求优化组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有幸聆听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的《翠鸟》一课,颇受启发。片断一:师:读第一段,同学们的头脑里是否会出现翠鸟的样子?请你们默读。(学生默读想象)师:谁能上来画出翠鸟的样子?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请几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自己画。师点评)师:下面我要请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向大家介绍翠…  相似文献   

14.
韩艳红 《青年教师》2004,(11):19-20
名师的课是一杯茶,品才觉得其中的清香;名师的课是一部电影,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动;名师的课是一阵春风,每每忆起总有一种温暖荡漾在心头……  相似文献   

15.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同情心使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兄妹俩到底说了什么能够如此打动这位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出示文字投影,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6.
尹波 《宁夏教育》2000,(5):39-39
大家还记得1999年7月13日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银川上课的情形吧?语文课上,于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练习把课文读通顺。学生齐声朗读之后,还有三四名学生在朗读。他们见周围其他同学都停了下来,虽然自己还没读完也赶忙停了下来。这时。于老师走过去热情地鼓励他们说:“别着急,勇敢点。继续把课文读完。”在于老师的鼓励下,  相似文献   

17.
黄佑生 《教育文汇》2005,(11):32-32
一次,于永正老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里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后,于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做游戏,让大脑轻松一下;有的说是复习功课,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复习一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于老师大声而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上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于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上厕所,  相似文献   

18.
细节决定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玲 《广东教育》2007,(10):26-27
听过于永正老师的很多课,其中许多的闪光点早已为人所知.下面我仅从讲课备课的一些细微小节处,谈谈于老师给我的启迪.因为有时候"小节"处不注意,也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甚至于全盘皆输.  相似文献   

19.
“我最喜欢发言错的学生。”这是于永正老师每次上课前总要说的一句话。一开始,学生不相信。于老师告诉学生:这是真的,因为这些学生至少动脑子了,至少敢说了,况且,“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人说错了,其他同学就更积极思考,正确的答案往往很快就出来了。从这一点看,说错的同学还有大功呢!于老师不光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20.
卢谦 《教学随笔》2007,(10):46-47
笔者多次听过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课,每一次听于老师讲课总有不同的感受。学生在于老师课堂中如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而且在精神上也能产生愉悦的感受。研读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案例,发现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语感、有情感、有美感,“语文味浓”。现撷取于永正课堂教学的几个片断,与大家共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